關注丨精彩稿件回放

《河南法制報》

关注丨精彩稿件回放

創新舉措增添動力擦亮品牌為民服務

襄城縣法院審判改革頻現閃光點

本報訊(記者胡斌通訊員王高產 崔佳 付屹)近年來,襄城縣法院緊緊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在鞏固原有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擦亮家事審判、道路交通一體化處理、環境資源審判新品牌。

創新舉措服務家事審判

今年4月,中共河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發《紅青黑管理制度之紅榜事項——關於4月份全省改革亮點情況的通報》,通報了全省8項改革亮點,其中,“襄城縣法院家事審判工作受到最高法院表彰”赫然在列。

2015年7月7日,經襄城縣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襄城縣法院成立了專門的家事合議庭,對家事糾紛案件進行集中的專門化審理。2016年4月21日,襄城縣法院被最高法院確定為全國100家“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工作法院”之一。

2017年2月21日,該院又成立了家事審判庭。襄城縣委政法委、縣綜治辦出臺了《關於創建“五個家庭”建設“平安襄城”的實施方案》,藉助綜治、文明、婦聯、教育、民政等部門在政策、調解、幫扶等方面的優勢,訴調對接,著力打造平安、文明、和睦、智慧、幸福“五個家庭”。

該院還將“家事文化長廊”、家事圓桌審判庭、“家事文化主題日辦案”活動、“互聯網+家事”模式等一系列創新舉措融入審判,受到群眾好評。

推動道路交通一體化處理

7月5日,在全省法院道交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襄城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秦學海作了典型發言。

2017年7月,全省首家道路交通一體化處理中心在襄城縣投入運行。襄城縣法院牽頭,交警、律師、保險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法官等均參與中心日常工作。該中心實行交通事故案件“預鑑定”模式,立案前,法院先出具委託鑑定書,督促鑑定機構於1至3日內鑑定完畢,通過平臺理賠計算機進行賠付預算,讓當事人心中有數。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並申請司法確認後,法院在線作出裁定,利用平臺“一鍵理賠”功能提醒保險公司在1至3個工作日理賠到位。這一舉措有利於統一交通事故賠償標準,精準預判賠償數額,做到類案同判。

目前,該中心共收到案件365起,成功調解237起,調解率64%,收到群眾送來的錦旗36面、感謝信41封。

促進生態環境建設

6月4日,在世界環境日到來前,河南省高級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2017年度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並公佈環境資源審判十大典型案例。其中,襄城縣法院審理的“10餘年致力荒山開墾種石榴,搬來個鄰居排廢氣”“網上非法買賣象牙製品,男子被判十年刑”兩個案例入選。該院還因審判環境資源案件數量多、質量高被河南省高級法院通報表揚。

在辦理此類案件時,該院摒棄了傳統審判模式,對生產過程中給周邊環境帶來輕微汙染的企業,不一律關停,而是讓他們主動治汙。通過加大調解力度,督促企業進行汙染地塊植綠工作,修復環境,實現三方共贏,企業正常生產,原告實現權益,環境得到恢復。

2016年8月19日,“襄城縣法院森林生態恢復基地”在紫雲山駱駝嶺建立,基地內設有“法官林”“果樹林”“觀賞林”“環保志願者林”“環保執法者林”等。對濫伐林木的行為人,該院堅持既依法嚴判,又重罰栽樹,為生態環境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

关注丨精彩稿件回放

《許昌日報》

关注丨精彩稿件回放

法院傾力執行,他們拿到了三十九萬元工資款

本報訊(記者 李小娟 通訊員 崔佳 李揚)6月30日一大早,家住鄢陵縣張橋鄉陳樓村的村民陳某、吳某,帶著一面上書“懲惡揚善執行神速 廉潔奉公真誠為民”16個金色大字的錦旗,趕到襄城縣人民法院,感謝該法院執行幹警嶽豪遠幫他們要回了血汗錢。

陳某等12人本為鄢陵縣某食品有限公司的務工人員,雙方系僱傭關係。2016年7月,因工資一直被拖欠,陳某等12人訴至鄢陵縣人民法院。後經法官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該公司於2016年10月15日前一次性償清陳某等人39萬元工資款。

讓陳某等人沒想到的是,當眾人拿著調解書到該公司索要工資款時,該公司董事長楊某以各種理由不予支付,且態度強橫。2017年7月份,陳某等12人向異地執行法院襄城縣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由於涉案主體具有特殊性、群體性,立案後,此案承辦幹警嶽豪遠及時採取措施,發現該公司因經營不善瀕臨倒閉,董事長楊某下落不明且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陷入僵局,暫時終結了本次執行程序。

今年3月份,陳某等人發現了楊某的蹤跡,此案恢復執行。楊某主動履行了3萬元,承諾抓緊時間籌措剩餘的工資款,之後卻再次失去聯繫。

6月2日早上,上班途中的嶽豪遠接到了陳某的電話,稱發現了楊某的線索。事不宜遲,嶽豪遠立即組織8名執行幹警驅車趕往鄢陵縣某小區,堵住了正欲離開的楊某,並依法將其傳喚至襄城縣人民法院。

在法院,面對執行幹警苦口勸說,楊某始終不願履行法律義務,合議庭合議後決定依法拘留楊某。看著陳某等人失落的樣子,嶽豪遠決定再聯繫一下楊某的家人,做做他們的思想工作。經過近2個小時的釋法明理,當天23時許,楊某的家人將剩餘的36萬元工資款帶到了法院。

拿到盼望已久的血汗錢,陳某等人終於露出了笑容,當場表達了對法院及執行幹警的感激之情,並於6月30日專程送錦旗致謝。

关注丨精彩稿件回放

襄城縣人民法院藉助智能評估 加速財產處置

本報訊(記者 李小娟 通訊員 李揚 崔佳)7月15日,在淘寶網司法拍賣平臺上,由襄城縣人民法院上傳的拍品——一輛奧迪牌轎車,進入第二次拍賣流程。與其他拍品不同,該拍品的評估價由淘寶網智能車輛評估系統一鍵確定,這在襄城縣人民法院尚屬首次。

據瞭解,這輛奧迪牌轎車車主王某,曾在2013年至2017年通過現金及轉賬結算等形式,欠姚某本金30萬元。為要回欠款,今年1月份,姚某訴至法院,法院審理後判決王某還款。該案進入執行程序後,因王某無法償還欠款,襄城縣人民法院查封了王某名下的一輛奧迪牌轎車,並擬對該車進行司法網拍。

“按照傳統的司法評估模式,我們要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對該車進行價格評估,當事人需承擔5000餘元評估費,且評估週期短則1個月,長則2個月左右。對急於解決糾紛的當事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漫長的等待期。”該法院執行指揮中心負責人蘇鵬介紹。

為節約司法拍賣成本,提高執行財產的處置效率,該法院建議雙方當事人通過淘寶網智能車輛評估系統,完成車輛評估詢價。據瞭解,該系統利用大數據、算法以及互聯網評估定價技術對拍賣資產進行智能評估定價,不僅耗時短、效率高,而且零成本。

在王某、姚某一致同意和見證下,6月27日,該法院通過淘寶網智能車輛評估系統,對被查封的奧迪牌轎車進行現場評估。工作人員將這輛2012年上牌、行駛里程6萬公里的轎車信息錄入系統,不到1分鐘就得出19萬元的評估價。對此,雙方當事人均表示認可。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拍賣、變賣財產的規定》的相關規定,經雙方當事人及其他債權人同意的,對財產可以不進行評估而拍賣。6月27日,該車以19萬元的起拍價在淘寶網司法拍賣平臺上掛拍。流拍後,7月15日,該車進入第二次拍賣流程。

“今後,我們將進一步提高執行信息化水平,大力推進拍賣資產的‘詢價智能化’,提高司法拍賣效率,真正實現執行當事人利益最大化,確保如期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該法院執行局局長陳京偉說。

《東方今報》

关注丨精彩稿件回放

襄城縣法院傾心調解化糾紛當事人贈送錦旗表謝意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韓爭強 通訊員李揚 崔佳

近日,許昌市襄城縣人民法院執行局,一名當事人手捧書寫“鐵面無私 公正執法”的錦旗,專程向案件承辦法官嶽豪遠表達謝意。雖說法官無須掌聲,唯求公正,但這面姍姍而來的錦旗卻體現了當事人對法院執行法官的認可和敬意。

2015年4月22日,被告王某以需資金週轉為由向原告朱某借款15萬元,後被告王某陸續償還原告2萬元。2016年9月原告朱某父親腦出血癱瘓在床急需用錢治療,原告向被告催要借款,被告遲遲不予歸還。2017年5月15日朱某將王某訴至法院,勝訴後同年9月27日案件轉入執行。案件承辦法官嶽豪遠對案卷材料進行了深度梳理,結合法理與情理,耐心細緻地向雙方當事人辨法析理,緊緊圍繞雙方借款合同的法律關係、案件爭議焦點及被告可能承擔的法律後果主持調解。經過前期大量的準備工作與後期多方共同努力,雙方當事人終於達成一致調解意見,被告願意付清全部欠款並當場履行了一半金額,剩餘款項也在承辦法官嶽豪遠的督促下於今年6月20日全部履行完畢,案件最終得以圓滿解決。

一面錦旗代表的不僅僅是感激,也是對法院公正執法、一心為民的肯定,更是襄城縣人民法院踐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的鮮活縮影。

关注丨精彩稿件回放

道路交通事故網上一體化處理工作做得好 襄城縣法院全省做典型發言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韓爭強 通訊員 崔佳/文圖

7月5日上午,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組織召開全省道交糾紛網上一體化處理試點工作推進視頻會議,襄城縣委政法委、襄城縣人民法院、襄城縣公安局、襄城縣司法局、保險公司等相關人員在襄城縣人民法院五樓視頻會議室共同參加了會議。

襄城縣人民法院作為“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試點,在道交糾紛調解工作中,不斷探索“全流程”網上辦理機制創新,有效推進開展訴訟服務“一站式”辦理和“互聯網+立案”理念的全方位實踐,勇擔試點職責,積極總結工作實踐經驗。襄城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秦學海通過視頻會議做出發言,從黨委牽頭、各方聯動、科技當先、訴調對接、先予鑑定、案結事了、文化引領、建章立制、成果轉化、成效初顯等十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襄城縣人民法院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中心的主要做法,並表示將繼承和發揚焦裕祿對老百姓的親勁、幹工作的韌勁、幹事業的拼勁“三股勁”精神,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

关注丨精彩稿件回放

山東省臨邑縣法院來襄城縣法院“取經” 學習交流打擊拒執經驗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韓爭強 通訊員 李揚 崔佳

7月12日上午,山東省臨邑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同合與黨組成員、副院長張偉共同帶隊,率該院刑庭庭長、執行局法官及執行局幹警一行8人來到襄城縣人民法院就如何推動打擊拒執罪審判管理和執行工作經驗開展學習交流。襄城縣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冀超良、執行局副局長王志堅、刑庭庭長王國戰及執行局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座談。

座談會上,襄城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王志堅介紹了該院打擊拒執工作的經驗做法。襄城縣人民法院打擊拒執犯罪自2016年以來,牢牢抓住最高人民法院“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的契機,堅持一性兩化,更加突出強制性,“打”字當頭,主動作為、重拳出擊,嚴厲打擊拒執犯罪,取得突出成效。截至目前,襄城縣人民法院共移交追究刑事責任77人,已判處30人,已歸案9人,公安機關正在抓捕中38人。已判處案件中,公訴案件22件22人,自訴案件8件8人。其中,李水朋拒不執行判決一案入選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拒執案例。

山東省臨邑縣人民法院副院長張同合表示,此次到襄城縣人民法院學習交流收穫頗豐,我們將認真學習研究、借鑑襄城縣人民法院打擊拒執工作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有益工作經驗,進一步提升執行工作水平。隨後,雙方還就執行工作中遇到的共性問題進行了交流,並觀看了襄城縣人民法院拍攝的微電影《我不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