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六件「珍寶」

銅製雙象耳簋式香爐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六件“珍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六件“珍寶”

名稱:銅製雙象耳簋式香爐

年代:宣德/明代

規格:重880.3g 高6cm 底徑8.5cm 口徑10cm

介紹:此爐取材精銅鑄造而成,銅胎厚重,包漿醇厚古樸。造型端莊典雅,圓,微束頸,圓鼓腹,腹部置對稱雙象耳,底呈圈足。爐身通體無飾,打磨精良,盡顯銅質之美。整器工藝考究,獨具匠心,底部落款蒼勁有力:“大明宣德年制”。從器形、款識三個方面都是一件無可挑剔的、出眾的全美品!

爐身雙象耳,底承三如意足,秀美挺立。爐的外底中央鑄有四字陽文篆書款。銅質精良,線條流暢圓潤,包漿色澤凝重,氣韻沉穩渾厚,為爐中佳品。香爐以精銅鑄造,爐腹渾圓,下承三乳足,形制與鼎相類,口沿方唇外折,束頸,腹部兩側飾對稱銜鋪首,器形小巧別緻,內斂自然,凝重含蓄,饒有古趣,可充文房,亦可供高堂。

銅香爐是銅做的焚香器具,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工藝品。銅香爐雖然質地相同但是不同時代的能工巧匠們卻把他們做成了作成種形式。銅香爐用途亦有多種﹐有薰衣銅香爐或陳設銅香爐或敬神供佛銅香爐,銅香爐中最知名的是明朝製造的宣德爐。

青花纏枝花卉紋酒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六件“珍寶”

名稱:青花纏枝花卉紋酒壺

年代:景德鎮制/民國風格

規格:重0.5kg 高22cm 底7.32cm 口徑5.46cm

介紹:本拍品瓶小唇口,短頸,豐肩,斂腹,底足平緩。此瓶器形端正,周身遍佈纏枝花卉紋,肩部以如意雲頭紋區分,上下裝飾花卉紋。構圖疏密有秩,青花髮色豔麗,筆觸點染以仿蘇麻離青效果,自然靈動,青花髮色青翠亮麗,器身繪四組紋飾,頸部均飾一週十字花卉紋,肩部及足圈飾石榴花紋紋和蕉葉紋,器身飾纏枝花卉紋,繪工精細,其青花翠麗,略有暈散,繪工精細,由江西景德鎮窯創燒。其以紋飾新穎,色彩淡雅而名重於世,

許之衡《飲流齋說瓷》:“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梅瓶是儲酒實用、陳設裝飾等多重用途的器物。瓶原是用於盛酒的容器,考古學中梅瓶與錫制酒壺、酒杯等一同出現。

民國三年甘肅版一角銀毫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六件“珍寶”

名稱:民國三年甘肅版一角銀毫

年代:民國

規格:重2.5g 直徑1.8cm

介紹:此枚“民國三年甘肅版一角銀毫”重2.5g 直徑1.8cm,錢幣被歲月染上了風霜,但整體紋飾很清晰,幣面清秀硬朗,包漿流光如油滲,銘文字體雕刻清晰。整幣設計古樸而不失高貴,簡潔又不失別緻,落落大方,精緻優美,十分漂亮。

正面圖案是袁世凱的側面像,在頭像的上方是紀年"中華民國三年"。左右兩邊鑄有“甘肅”二字;背面兩條嘉禾左右交互,下繫結帶,紋飾線條粗細均勻,線條流暢自然,浮雕感強烈,用手觸之,可以感受到紋飾凹凸有致的觸感,手感極佳;中鑄"一角"字樣,其質地精良,圖案文字清晰,表面平整光潔,邊齒極佳,鑄造工藝也非常精美,形制規整,可見匠師的雕刻工藝十分精湛,值得收藏。

這枚錢幣非常罕見,不僅記錄了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事件,特別是數量品相較好的更為稀缺,收到眾多收藏愛好者的青睞,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現收藏價值很高,是不可多得的收藏投資之選。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六件“珍寶”

名稱:宣統三年大清銀幣

年代:清代

規格:重26.8g 直徑3.8cm

介紹:曲須龍--清代機鑄幣中龍。因龍鬚稍短而曲折而得名,與長鬚龍對舉。宣統三年清朝銀幣是從1911年開端鑄造的,鑄造了多個版別,但由於種種原因,只要“曲須龍”版其他宣統三年清朝銀幣正式鑄造並流轉,其他版其他就歸於試鑄樣幣,未曾流轉運用,因而民間見到的宣統三年清朝銀幣為數不多“曲須龍”的版別。此版別在為數稀少的長鬚龍樣幣中, 更為罕見, 此枚刻模深峻, 鑄造細緻精美, 五彩銀光, 版底完美無瑕, 品相殊為難得.

和其他四款樣幣相比,“曲須龍”可能少了一些誇張和革新,多了一些協調和傳統,相信這是中西方雕刻師爭執與妥協的結果,也是最終能通過“比稿”原因之一。事實上,“曲須龍”並不缺乏威嚴霸氣,更是在細節上表現得更加細膩和精美,成為“國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中大“川”戶部大清銅幣十文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六件“珍寶”

名稱:中大“川”戶部大清銅幣十文

年代:清代

規格:重6.8g 直徑31mm

介紹:銅幣形制規整,包漿厚重,沉穩大方。片狀圓形,正反面由連珠紋分成兩區,正面內區繪雲龍紋,線條細膩,做工精細,造型經典,栩栩如生。龍頭朝前,雙眼圓凸,鋒牙利齒,髮髻後揚,長爪尖銳,其身修長蜿蜒,四足粗壯雄健,騰於雲間,火焰纏繞,氣勢威猛,熊熊勃發。外區刻“光緒年造”和意譯英文。銅幣背面內區刻“大清銅幣”四字,外區由滿漢文共注“戶部、當制錢十文”等字。字體工整,章法嚴謹,渾厚有勁。銅幣外緣凸起,刻凹形凸齒紋一週。整體觀之,做工精湛,包漿自然,歷史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極具觀賞價值及投資價值,清代老幣確鑿無疑。十大名譽錢幣之“大清銅幣”藏品背面神龍紋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鑄造工藝神乎其技,且龍身紋路精美,並有雲海襯托,看上去彷彿是一幅神龍翱翔天際油畫,極其瑰麗,美得動人心魄.在中國,收藏家極其喜歡這枚錢幣,因為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在民間傳說,“大清銅幣”背面的龍,能增加一個人的氣 運,使其時刻在龍氣的保護下,趨吉避凶。

精品田黃石凍料擺件

深圳雍乾盛世展出六件“珍寶”

名稱:精品田黃石凍料擺件

規格:重3.585kg

介紹:此田黃石質地寶潔、透明、通靈,肌裡紋路隱約如絲,明顯細緻,宛如蘿線紋。田黃田,黃石是壽山石系中的瑰寶,素有“萬石中之王”尊號。其色澤溫潤可愛,肌理細密,自明清以來就被印人視為“印石之王”。數百年來田黃石極受藏家至愛,正如俗語所說:“黃金易得,田黃難求”。

田黃石,是壽山石品種中的珍品。由於它有“福”(福建)、“壽”(壽山)、“田”(財富)、“黃”(皇帝專用色)之寓意,具備細、潔、潤、膩、溫、凝印石之六德,故稱之為“帝石”,併成為清朝祭天專用的國石。史載,清時福建巡撫用一整塊上等田黃雕刻了“三鏈章”,乾隆皇帝奉為至寶,清室代代相傳;咸豐帝臨終時,賜予慈禧一方田黃御璽;末代皇朝解體,溥儀不要所有珍寶,只將那枚“三連章”縫在棉衣裡。至於民間相傳,田黃石是女禍補天時遺留在人間的寶石,又說是鳳凰鳥蛋所變,還傳田黃石可驅災避邪,藏田黃者能益壽延年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