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故事汇」他居然让“沉默”的数据也能“说话”!

「创新故事汇」他居然让“沉默”的数据也能“说话”!

「创新故事汇」他居然让“沉默”的数据也能“说话”!

写在开篇

近日,2017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揭晓,两名科技工作者荣获科技突出贡献奖,140项成果荣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两家单位荣获企业技术创新奖。

事实上,重庆科技奖的获奖人物、团队和企业,是我市近年来创新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即日起将开设“创新故事汇”专栏,讲述重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团队经历,让读者了解他们在创新道路上勇敢前行、敢于开拓的故事。

「创新故事汇」他居然让“沉默”的数据也能“说话”!

第一期

杨新民

「创新故事汇」他居然让“沉默”的数据也能“说话”!

杨新民,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现任最优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运筹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成员,中科院优化与应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破解困扰运筹学界的学术难题

为什么要选择运筹学?杨新民解释,通俗地说,运筹学是将复杂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理论去求最优解的学科。

01 / 不满足“铁饭碗”

「创新故事汇」他居然让“沉默”的数据也能“说话”!

1979年,年轻的杨新民考入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4年后,他毕业留校,当上大学老师,捧起了“铁饭碗”。然而,杨新民没有满足于“铁饭碗”。他继续深造,在1985年考上重庆大学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正是运筹学。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解决了数个国际运筹学界的多年难题,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02 / 攻破多道难题

「创新故事汇」他居然让“沉默”的数据也能“说话”!

多年来,被杨新民攻破的难题,包括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汪寿阳提出的向量标量化方面的公开问题、困扰运筹学界多年的分式多目标优化问题中有关分母函数问题等。

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加拿大科学院的学者们引用,并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次)、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因为突出的学术贡献,他于2015年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并于2016年被授予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

通过运筹学让沉默的数据“说话”

虽然在理论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但杨新民绝非“两耳不闻窗外事”。钻研运筹学理论的同时,他同样关心基础理论的实践应用。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与另一位学者合作,共同完成政府部门的“重庆产业政策研究”课题,探讨哪些产业应当作为重庆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而最能客观反映重庆各类产业发展情况的,就是记录在纸上的一个个数据。

那时,电脑还没普及,杨新民带着学生,把两大车纸质原始数据手动录入学校的计算机,再进行统计、建模、分析,得出了应该以汽摩、机械等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结论。

探索将运筹学与人工智能相融合

运筹学发展至今已近百年,作为该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杨新民却很“潮”。他总是在关注前沿科学动向,思索如何让运筹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01 / 让人工智能“举一反三”

「创新故事汇」他居然让“沉默”的数据也能“说话”!

从一年前开始,他和团队就在探索将运筹学和人工智能相融合,开展交叉学科实践探索。

“数学建模、算法,正是运筹学的专长。”杨新民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进入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基础科学领域的学者,他意识到,相关的基础研究应该及时跟上。

按杨新民的设想,运筹学可以对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普适性进行优化,也就是说,能够让人工智能“学”会举一反三,从目前的解决具体问题发展为解决类型化的多种问题。

02 / 人才不可或缺

「创新故事汇」他居然让“沉默”的数据也能“说话”!

但这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人才,是科研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杨新民深知这一点。

今年上半年,在他的建议下,重庆师范大学数学学院遴选出50名学生进行试点,在他们的课程中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目标是培养具备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数学人才。

就在最近,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杨新民还向教育部提出建议,希望组织专家编写相关教材、对大学教师进行培训、为数学、计算机等专业的大学生增设大数据、人工智能课程。

部分素材来源新华网

「创新故事汇」他居然让“沉默”的数据也能“说话”!

│大家都爱读│

「创新故事汇」他居然让“沉默”的数据也能“说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