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文明新风拂面来

客家新闻网 李月财 特约记者黄扬扬

盛夏时节,行走在全南县城厢镇黄埠村,和风拂面,生机盎然。

距离全南县城7公里的黄埠村风光秀丽,产业兴旺,是典型的农业大村。近年来,该村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不断注重提升乡村发展“软”实力,通过推进移风易俗打造农民精神高地,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用乡风文明勾画出乡村振兴的“同心圆”。

破立并举 乡风民风美起来

“红黑榜又贴出来啦,这次上红榜的是曾四英!”“四英是个热心肠,帮过不少人,她上榜是应该的”......近日,黄埠村最新一期的道德红黑榜一经贴出,便迅速吸引了不少村民在宣传栏前围观议论。

全南:文明新风拂面来

图为黄埠村移风易俗宣传栏。

扬善举亮陋习,弘新风破陈规,该村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乡风民风美起来。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调解理事会和“五老”理事会,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新风尚;开展“三沿六区”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整治乱埋乱葬现象;举办道德“红黑榜”评议发布活动,让正面榜样看得着、信得过、传得广,让反面典型得警示、受教育、被鞭策;开展“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移风易俗文明户”“星级文明信用户”等评选活动,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守望相助蔚然成风。加强阵地建设,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设置移风易俗宣传专栏,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宣传册、小物品,让村民真切感受清风净流带来的美好生活。

如今在村里,孝敬父母、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尚新理念正渐入人心。铺张浪费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讲科学文明的多了......乡风净、民风纯、思想齐、干劲足,黄埠村里里外外呈现一派全新景象。

送育结合 文化生活美起来

“竹板一打台上站,大家听我说一段,今天不把别的谈,就把移风易俗来宣传......”7月24日,走进全南县城厢镇黄埠村,文化小广场上人山人海,该村“众说舞台”理论微宣讲员正在用快板向村民普及乡风文明知识,不时引来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样的场景在黄埠村并不算罕见。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顺应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热切期盼,该村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让村民乐在其中。打造文化小舞台,组建农民文艺演出队,开展“众说舞台”理论微宣讲,将舞台搭在老百姓的家门口,把惠民政策、家乡变化、乡风文明等内容融入小品、车马灯戏、采茶戏等多种文艺形式中,让大白话里的大道理蹦到村民心坎上。

除了输送文化下乡,黄埠村还注重培育文化“种子”,真正激活乡村文化活力。该村挖掘神农文化,传承农耕文明,结合《曹氏家训十四则》和《涂氏家训家戒》,修订了符合本村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大力弘扬耕读传家、辛勤耕作的精神。新建农家书屋,举办“红色经典诵读”“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开展“传承好家训 培育好家风”等活动,家家户户门口悬挂家风家训格言牌,让村民抬眼望见祖上之德、低头审思行为之垢,潜移默化促进村民崇德向善。

“大家现在农闲时都会去农家书屋看看书,或者到文化广场跳跳舞、健健身,喝酒闹事、打牌赌博的人越来越少了。”黄埠村村主任曹春华说,丰富的文化生活对民风的改变很大,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治建同步 人居环境美起来

清晨的阳光从山间而来,穿过七星湖边的依依杨柳,恰到好处映下点点金光。在黄埠村沙坝仔“曹家大院”农家乐的院落中,三五个人围坐闲聊,赏着惬意美景,享着微风带来的丝丝清凉。

这样的场景,曾经的黄埠村村民不敢奢望。

全南:文明新风拂面来

图为黄埠村沙坝仔干净整洁的农家小舍。

迎着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该村成功引进深圳同缘梦集团打造占地4800亩,总投资约20.19亿元的黄埠教育小镇。这个过去土坯房林立的破旧山村,转身迎来了华丽蝶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田园生活,眼下在黄埠村有了现实的诠释。

为有力提升村民人居环境,该村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全面推进危旧土坯房、“空心房”拆除,完成了神农广场、七星湖、民居改造等绿化、美化、亮化项目,推进了一批林相改造、河道整治、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淬强村庄基础设施“筋骨”。引进专业化的保洁公司,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有效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同时,该村还积极引导村民自觉维护门前院后环境卫生,开展了“美丽示范农户庭院”“清洁家庭”等评比活动,既改善村容村貌又提升村民精神面貌,“室内干干净净,庭院整整齐齐,邻里和和睦睦”刚开始是硬性规定,到现在已成为黄埠村民人人自觉养成的文明习惯。

走进如今的黄埠,只见白墙黑瓦与蓝天碧水交相辉映,翠竹绿树与楼台建筑相得益彰,实现了田园变公园、乡村变景区的嬗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