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起三落的四朝元老,郭子儀的故事

汾陽郡王郭子儀,唐朝華州鄭縣(今陝西省華縣)人。他活了八十四歲,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功高不震主的勳臣,而且壽終正寢,蔭及後人。郭子儀一生經歷了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是名副其實的四朝元老,大唐的中興之將,古之罕有。郭子儀出生於華州鄭縣的一個士大夫家庭,因為家道中落,所以郭子儀沒有參加文科,而是參加了武科。成為武狀元后,郭子儀以左衛長史的身份前往單于都護府任職。

三起三落的四朝元老,郭子儀的故事

經過多年的磨礪,郭子儀積功成為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安史之亂暴發後,郭子儀臨危受命,出任朔方節度使,率大唐軍隊收復了河北、河東等被叛軍佔領的地區,被封為兵部尚書之職。

從扶唐肅宗登基,成為新朝廷的頭號大功臣起,郭子儀備受肅宗、代宗、德宗三朝猜忌,屢屢被解除兵權。既便如此,他都能憑藉對唐王朝的忠誠和超人的軍事才能,奇蹟般地一次次拯救了唐朝。更為難得的是,他深知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處處謙虛謹慎。

從郭子儀的一系列典故中,都可以看出此人絕非凡品,得以壽終正寢也離不開他的步步為營。

1.坦然功過

在郭子儀的領軍生涯中,前後共三次被剝奪兵權,棄而不用。但可貴的是,他從來不會因為暫時的挫折而灰心喪氣,而是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心態。

第一次是唐軍與叛軍戰於相州時,因狂風突至,唐軍潰敗,損失慘重。唐肅宗並沒打算追求誰的責任,但是宦官魚朝恩早就嫉妒郭子儀的軍功,趁此機會把責任都推到郭子儀身上,在肅宗面前大進讒言,致使郭子儀被解除了兵權。

第二次是宦官穆元振專權擅事,嫉妒宿將大臣,認為郭子儀功高難制,在皇帝面前極力挑撥離間,罷免了他的副元帥職之職,去充當肅宗山陵使。

第三次是官軍在便之山與叛軍交戰遇挫,叛軍欲乘機攻取陝州。面對嚴峻形勢,代宗又想任命歷經戰陣的郭子儀為副元帥,以迅速平定叛軍,卻因宦官穆元振的阻撓而作罷。每次陷入困境,郭子儀總是坦然面對,毫無怨言。

2.感化政敵

大曆二年(公元767年),郭子儀擊敗了再次進兵的吐蕃。就在他即將凱旋還朝時,他父親的墳墓被盜,盜賊卻一直未抓獲。因為備受恩寵的宦官魚朝恩素來與郭子儀不睦,所以人們普遍懷疑是魚朝恩指使的。大臣都擔心郭子儀會大怒,甚至舉兵造反,由是滿朝戰慄。沒想到郭子儀入朝後,代宗將此事告訴他,他反而流淚道:“我長期在外帶兵,不能完全禁止士兵損壞百姓的墳墓,別人挖我父親的墳墓,這是上天懲罰,不是有人和我過不去。”這番話一出口,朝廷人心才算安定下來。

後來,魚朝恩請郭子儀赴宴,宰相元載派人對他說魚朝恩將對他不利,部下也都要著甲冑跟隨前往。郭子儀沒有同意,只帶十幾個家僮前去。魚朝恩問道:“您的隨從怎麼這麼少?”郭子儀把聽到的話告訴了他。魚朝恩感動得哭道:“令公如果不是忠厚長者,怎麼能不起疑心呢?”正是郭子儀的寬厚心懷,感化了他的政敵魚朝恩,從此不再與郭子儀作對。

三起三落的四朝元老,郭子儀的故事

3.強藩畏服

大雄軍節度使、雁門郡王田承嗣割據魏州時,跋扈不遜,驕橫無禮。但當郭子儀遣使至魏州時,田承嗣卻向西朝著郭子儀所在的方向跪拜,並指著膝蓋對使者道:“這個膝蓋很久沒向人下拜了,今天要拜一拜郭令公。”

郭子儀麾下宿將數十人,都是貴為王侯公爵之人,郭子儀卻可以頤指進退,就像對僕人一般對待他們,而他們對郭子儀則是必躬必敬。這說明,郭子儀的威望,足以懾服天下。

4.識人避禍

退休家居的郭子儀,為避功高震主之禍,總喜歡在外人面前顯示自已縱情聲色,尤其是從前的同事、下屬來看望他的時候,他都會讓無數的歌伎舞女在客廳裡一字排開。

有一次,郭子儀病了,一個叫盧杞的年輕下級官員前來拜訪時,郭子儀則完全是另外一番樣子。他讓所有女眷包括歌伎一律迴避,自己坐在案前和盧杞攀談。盧杞走後,家人和歌伎不解,問:“平日接見客人,不論多麼重要的人物,您從來都不讓我們退避,為何今天一個後生,您卻如此慎重?”郭子儀嘆了口氣,幽幽地說:“我一生什麼場面,什麼人沒見過?剛才那個後生,別看現在官不大,將來一定會爬上高位。但他心胸狹窄,睚眥必報。他的長相極其嚇人,半邊臉是青的,你們女人見了會嚇著,甚至會發笑,這會傷了他的自尊。等他得了勢,你們和我的兒孫就會有滅頂之災了。豈能不防?”

郭子儀的判斷是正確的。果然不久之後,被《新、舊唐書》列入奸臣系列的盧杞當了宰相,凡過去輕視過他,得罪過他的人,都被他一律尋事處死了。而對郭子儀,他卻十分尊敬。他經常私下對人說起對郭子儀的敬意,認為郭子儀對他有知遇之恩。

三起三落的四朝元老,郭子儀的故事

正是郭子儀的識人慧眼與謙抑自退,使他能“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古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他這般機智通透呢?人生閱歷的豐富是任何人都模仿不來的,也是這些閱歷成就了一位獨特的四朝元老郭子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