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起三落的四朝元老,郭子仪的故事

汾阳郡王郭子仪,唐朝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人。他活了八十四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功高不震主的勋臣,而且寿终正寝,荫及后人。郭子仪一生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大唐的中兴之将,古之罕有。郭子仪出生于华州郑县的一个士大夫家庭,因为家道中落,所以郭子仪没有参加文科,而是参加了武科。成为武状元后,郭子仪以左卫长史的身份前往单于都护府任职。

三起三落的四朝元老,郭子仪的故事

经过多年的磨砺,郭子仪积功成为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安史之乱暴发后,郭子仪临危受命,出任朔方节度使,率大唐军队收复了河北、河东等被叛军占领的地区,被封为兵部尚书之职。

从扶唐肃宗登基,成为新朝廷的头号大功臣起,郭子仪备受肃宗、代宗、德宗三朝猜忌,屡屡被解除兵权。既便如此,他都能凭借对唐王朝的忠诚和超人的军事才能,奇迹般地一次次拯救了唐朝。更为难得的是,他深知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处处谦虚谨慎。

从郭子仪的一系列典故中,都可以看出此人绝非凡品,得以寿终正寝也离不开他的步步为营。

1.坦然功过

在郭子仪的领军生涯中,前后共三次被剥夺兵权,弃而不用。但可贵的是,他从来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而是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第一次是唐军与叛军战于相州时,因狂风突至,唐军溃败,损失惨重。唐肃宗并没打算追求谁的责任,但是宦官鱼朝恩早就嫉妒郭子仪的军功,趁此机会把责任都推到郭子仪身上,在肃宗面前大进谗言,致使郭子仪被解除了兵权。

第二次是宦官穆元振专权擅事,嫉妒宿将大臣,认为郭子仪功高难制,在皇帝面前极力挑拨离间,罢免了他的副元帅职之职,去充当肃宗山陵使。

第三次是官军在便之山与叛军交战遇挫,叛军欲乘机攻取陕州。面对严峻形势,代宗又想任命历经战阵的郭子仪为副元帅,以迅速平定叛军,却因宦官穆元振的阻挠而作罢。每次陷入困境,郭子仪总是坦然面对,毫无怨言。

2.感化政敌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郭子仪击败了再次进兵的吐蕃。就在他即将凯旋还朝时,他父亲的坟墓被盗,盗贼却一直未抓获。因为备受恩宠的宦官鱼朝恩素来与郭子仪不睦,所以人们普遍怀疑是鱼朝恩指使的。大臣都担心郭子仪会大怒,甚至举兵造反,由是满朝战栗。没想到郭子仪入朝后,代宗将此事告诉他,他反而流泪道:“我长期在外带兵,不能完全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惩罚,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这番话一出口,朝廷人心才算安定下来。

后来,鱼朝恩请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派人对他说鱼朝恩将对他不利,部下也都要着甲胄跟随前往。郭子仪没有同意,只带十几个家僮前去。鱼朝恩问道:“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他。鱼朝恩感动得哭道:“令公如果不是忠厚长者,怎么能不起疑心呢?”正是郭子仪的宽厚心怀,感化了他的政敌鱼朝恩,从此不再与郭子仪作对。

三起三落的四朝元老,郭子仪的故事

3.强藩畏服

大雄军节度使、雁门郡王田承嗣割据魏州时,跋扈不逊,骄横无礼。但当郭子仪遣使至魏州时,田承嗣却向西朝着郭子仪所在的方向跪拜,并指着膝盖对使者道:“这个膝盖很久没向人下拜了,今天要拜一拜郭令公。”

郭子仪麾下宿将数十人,都是贵为王侯公爵之人,郭子仪却可以颐指进退,就像对仆人一般对待他们,而他们对郭子仪则是必躬必敬。这说明,郭子仪的威望,足以慑服天下。

4.识人避祸

退休家居的郭子仪,为避功高震主之祸,总喜欢在外人面前显示自已纵情声色,尤其是从前的同事、下属来看望他的时候,他都会让无数的歌伎舞女在客厅里一字排开。

有一次,郭子仪病了,一个叫卢杞的年轻下级官员前来拜访时,郭子仪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他让所有女眷包括歌伎一律回避,自己坐在案前和卢杞攀谈。卢杞走后,家人和歌伎不解,问:“平日接见客人,不论多么重要的人物,您从来都不让我们退避,为何今天一个后生,您却如此慎重?”郭子仪叹了口气,幽幽地说:“我一生什么场面,什么人没见过?刚才那个后生,别看现在官不大,将来一定会爬上高位。但他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他的长相极其吓人,半边脸是青的,你们女人见了会吓着,甚至会发笑,这会伤了他的自尊。等他得了势,你们和我的儿孙就会有灭顶之灾了。岂能不防?”

郭子仪的判断是正确的。果然不久之后,被《新、旧唐书》列入奸臣系列的卢杞当了宰相,凡过去轻视过他,得罪过他的人,都被他一律寻事处死了。而对郭子仪,他却十分尊敬。他经常私下对人说起对郭子仪的敬意,认为郭子仪对他有知遇之恩。

三起三落的四朝元老,郭子仪的故事

正是郭子仪的识人慧眼与谦抑自退,使他能“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古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他这般机智通透呢?人生阅历的丰富是任何人都模仿不来的,也是这些阅历成就了一位独特的四朝元老郭子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