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完了,大学也完了

读到欧神关于复旦的言论,实在有趣有意义

不过现实确实如此,如今的财大似乎更受欢迎些。

简单归纳来说,在科举制发明之前,社会上下层是固化的,上层可以轻易的通过举荐制屏蔽所有下层屌丝。有钱有头脑都是没用的,有一把力气的倒是可以去军队里试一把运气,也许回来之后还能封侯什么的。但是屌丝与其参军翻身,不如直接造反来得快些,而镇压这种事情又浪费生产力又浪费金钱,所以基本是不稳定的。

而科举制的发明,给了底层向上的通道,虽然难是难了点,但总比没有的强,所以才能有如此长久的封建制存在。

打个比方,彩票么,给每一个人一个500w的梦想呀。

古时读书就是为了做官上升阶层的。至于其他治水,判案,写书等等技能,都只是无关紧要的附加技能而已。

所以古时的私塾只需要教如何才能考科举就够了,但是现代意义的西方大学主要教的反而是附加技能,因为西方本来也没有科举制,他们都是世袭制,屌丝想翻身,只能出海找新大陆自立为王了。

科举完了,大学也完了

在人人平等的分成农民,工人,干部的时代,以前国内大学生毕业后,可是国家干部身份,相当于做官。

所以扩招前的大学,虽然也教很多有用的知识,但一场高考,基本就是一场科举,胜者为官。

扩招后的大学呢?哪有那么多官可以做?

所以大学生们只能先是打牌,后是打游戏,出来之后卖猪肉也不稀奇了。

这就是从传统意义的大学向西方大学转型的阵痛。

现在很多50,60年代出生的人,仍然根深蒂固的以为只有大学才是出路,殊不知那扇科举的大门早已关闭,现代的大学只是用来培养企业的工人而已。

对于工人来说,有钱总是实在些,所以财大要优于复旦。

1.因为财大本来教的就是跟钱打交道的专业技能。综合性的大学虽然不免英才,但平均值还是低了些(文史哲毕竟拖后腿啊)

2.财大的人毕业后自成系统,到处都是同门。类似的还有北邮。综合性大学不免吃亏,毕竟撒的到处都是,除非各个都顶尖到北清这样,否则很容易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

科举完了,大学也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