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與族譜之間的關係

人有姓氏,血脈不會紊亂;家有譜諜,宗親才能凝聚。

姓氏文化和族譜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許多古文化,早已隨著創造它的種族一起淹沒在洶湧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而中國姓氏和族譜文化,歷經數千年,始終在延續和發展。姓氏和族譜文化一直代表著中國傳統的宗族觀念,它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豐富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在中華民族的同化和國家統一上一直起著獨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姓氏文化與族譜之間的關係

姓氏和族譜,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姓氏是族譜得以存在的基礎和前提,姓氏的產生、演變和傳承是族譜的重要內容,族譜就是姓氏繁衍續存的重要載體。姓氏出現在前,族譜出現在後;姓氏區分個體,族譜記載世系。

姓氏是族譜之本,族譜因姓氏而生。中華姓氏,至今已有五六千年歷史,大量姓氏的產生是在夏商至秦漢這一歷史階段,至今也有三四千年。隨著大量姓氏的產生和世系的延續,以及姓氏家族繁衍帶來的人口激增,族譜也隨之產生和發展,於是就有了口述族譜、結繩族譜、甲骨族譜、青銅族譜、石碑族譜等。而甲骨族譜、青銅族譜、石碑族譜就是用文字記載一個家族的姓名及關係,因此成了我國曆史上最古老的實物族譜。

姓氏文化與族譜之間的關係

族譜在命名時,通常是在"族譜"之前,冠以姓氏,如《張氏族譜》、《李氏族譜》等。姓氏穩定,族譜也就穩定,姓氏的包涵內容發生變化,族譜記載也隨之變化。姓氏信息的演變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由單一到豐富的歷史發展過程,族譜以前側重於姓氏及關係,隨著姓氏所含信息的增加,族譜所記載的內容也隨之增加,續修的族譜通常比始修族譜增加了很多內容和篇章。

歷史上,姓氏級別的不同,也決定了族譜的叫法不同,如皇帝姓氏的族譜稱帝系、玉牒,記載諸侯姓氏的族譜成世本,記載普通姓氏的族譜稱族譜或宗譜等。

族譜理順了各姓氏家族的縱橫脈絡。作為姓氏文化的表現形式,族譜記錄了家族的歷史,聯結起了以血脈關係為紐帶而繁衍生息的人們。各姓氏家族內部的血緣關係,必須十分清楚,這種組織才能夠延續和傳承。即使他們的家族分裂成了橫向許多新家族,在族譜裡面各新家族之間的血脈關係也必須理順。

姓氏文化與族譜之間的關係

姓氏在族譜裡排序,從奠基始祖或始遷祖開始,依次排列世系順序,始祖及始祖母是誰?他們有幾個兒子,名字是什麼?他們的妻子又是誰?又各有幾個兒子?不分政治地位,不分富貴貧賤,入譜的姓氏、生卒、婚姻及子孫後代等,縱向一代續一代,中華姓氏幾千年來,就這樣以垂直方式在各自的族譜裡理順並記載了下來。

姓氏裡所攜帶的信息要靠族譜傳承。族譜既是姓氏的歷史讀本,又是姓氏的文化讀本。每個姓氏,每個家族都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族系,都有著自己的文化、歷史。許多人都很想了解關於自己姓氏的有關信息,尤其是家族的淵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出自己的族譜,這樣自然就有了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不管怎樣說,族譜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特有的一個亮點,這方面有著最權威的記錄。

姓氏文化與族譜之間的關係

隨著族譜的不斷延續及姓氏信息量的不斷增加,族譜每隔一段都要續修,因此,就有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之說。豐富的姓氏傳記等信息,常為其它史料不能收錄。族譜是一個個姓氏人生的記錄,是血脈流淌的記憶,是一座豐富的歷史文化寶藏。古為今用,今為後用,大量豐富的姓氏信息,靠口傳心記,延續是有限的,而族譜則是最有效的傳承方式。

姓氏和族譜相輔相成,有著十分特殊的關係,族譜就是一個個姓氏譜。姓氏在族譜裡排序,姓氏在族譜裡傳承,姓氏在族譜裡尋根,姓氏在族譜裡凝聚。族譜是姓氏的主要載體,族譜裡流淌著一個個姓氏割捨不斷的血緣關係,族譜裡積澱著源遠流長的姓氏和民俗文化,族譜保證了姓氏傳遞的穩定性,族譜的出現本身就為姓氏文化的發展賦予了新的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