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音乐故事之四——《阳春白雪》

中国经典音乐故事之四——《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阳春白雪”一词曰:“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高深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下里巴人’对举。”一提起“阳春白雪”,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战国时期楚国文人宋玉的《答楚王问》中的一段对话来,据《楚辞·宋玉答楚王问》记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当然,宋玉与楚王的这番对话的本身并不是讨论歌曲本身的雅俗,而是借以歌曲雅俗之间的差距为自己的才德不为人所认可而给以的辩解。为论证“夫圣人魂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辅以佐证的。

据传,《阳春》、《白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两首高深的歌曲名,是由楚国著名歌唱家莫愁女在屈原、宋玉的帮助下演唱传开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已失传。其曲调、歌词是什么样的,现已无资料可考。又传,为两首古琴曲,明代《杨抡太古遗音》载,乃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乐师“师旷所作也,昔天帝使素女鼓五弦之琴,而奏阳春,故师旷法之而制新曲。”至唐时也已失传。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吕才曾依琴中旧曲“定其宫商,而作是曲。”并配以歌词,又得以传谱。《神奇秘谱》列《阳春》于上卷宫调,列《白雪》于中卷商调,并在《白雪》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师旷,是晋平公驾下的乐官,掌管国家的音乐大事。他的耳朵非常聪敏,能辨别八方吹来的乐调。他的琴也弹得很好,据说,只要他一弹琴,就连天上飞的玉羊、白鹤都会下来欣赏。师旷的音乐素养非常好,不管演奏什么乐曲,也不管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只要经过他的耳朵一听,就可以知道它的声音是否谐和,音律是否准确。有一次,晋国准备举行一个大型的祭典活动。晋平公命人铸造了一口大钟,并召集全部的乐工们来听这口钟的声音,那宏亮的钟声让乐工们大饱了耳福,都惊奇地感到这口钟的完美无瑕,谁也找不出什么毛病。晋平公听了乐工们的溢美之词,心中十分高兴,欲重赏铸钟者。这时师旷走过来,躬身施礼对晋平公说:“国君,这钟声不谐和,要重铸!”晋平公很不高兴地说:“乐工们都说很谐和了,难道他们都错了吗?”师旷说:“钟声的谐和与不谐和,并不能因为大家都说它谐和它就谐和了呀!况且这口大钟的不谐和是很难辨别清的。”晋平公听后,也不言语就愤愤地离去。后来,卫灵公访问晋国,带来了他的乐师师涓。晋平公忙叫师涓也来听钟声,师涓听了钟声说:“这口钟一点也不谐和。”晋平公这才相信了师旷的话,并让人重铸了一口大钟。后来,晋平公说:“只有师旷才是神乐师。”

师旷还是一位性格直率的乐师。有一次,晋平公和群臣在宫廷内欢宴饮酒,尽情作乐,君臣们个个喝的是烂醉如泥,哭的哭,笑的笑,倒的倒,闹的闹。晋平公趁着酒兴,大声的对着臣僚们说:“唉,天下最快乐的,莫过于作人君了吧?只要他说一句话,谁也不敢违抗。”此时,乐师师旷已到了垂暮之年,眼睛也看不见了,但仍然还在晋平公身旁。他作为晋国的一位老臣,一直忠心耿耿,所以受到了晋平公的敬重。这时,当他听了晋平公的这段话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当着众臣的面,又不好直接责备,于是,他二话不说,猛然抱起放在膝上的琴向晋平公坐的方向砸去。平公见琴突然飞来,急忙闪身躲过,琴在墙上砸碎了墙也给琴撞了一道很深的口子。“太师,你在砸谁呢?”平公吃惊地问。师旷气愤地说:“我刚才听见有小人在国君面前胡说八道,所以拿琴砸他。”平公赶紧申明说:“那是我呀!”师旷紧皱眉头,面色十分难看,摇着头说道:“是吗?这可不是一个当国君的应该说的话呀!”晋平公自觉羞愧,一时无话回答师旷的责备,那堵被琴撞的墙,侍臣们想把它补平,平公却拦阻说:“算了吧,就让它那样,用来作为我的警戒。”

中国经典音乐故事之四——《阳春白雪》

师旷肖像

至今广泛流传并脍炙人口的《阳春白雪》,实际上已经是著名的传统琵琶大曲《阳春白雪》了。就是这首琵琶曲产生的年代目前也是没有资料可以说明,只见明代诗人王穉登曾作诗为《长安春雪曲》说:

嫒玉琵琶寒玉肤,

一般如雪映罗襦。

抱来只选《阳春曲》,

弹作盘中大小珠。

根据这首诗的记载,应当说《阳春白雪》早在明代就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了。

现存《阳春白雪》曲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的传抄琵琶谱(名为《六板》),后又见于《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名为《阳春古曲》)、《养正轩谱》(名为《阳春白雪》)及汪昱庭传谱的《阳春古曲》等版本。这些版本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取材及结构安排均有所不同,现一般称李芳圆、沈浩初整理的十段与十二段的乐谱为《大阳春》,汪昱庭所传的七段乐谱的版本为《小阳春》或《快板阳春》。

琵琶曲《阳春白雪》不仅不曲高和寡,而且还通俗易懂,很受群众的欢迎。这首短小精悍的乐曲广泛流传于我国各地,从广东到内蒙,从四川到山东;从客家音乐到江南丝竹,从河南板头曲到山西八大套……几乎到处都可寻到它的踪影。这是因为,如果追根求源的话,它就是由我国最为流行、最为通俗的民间器乐曲《老六板》(也称《老八板》的音调,经过许多琵琶演奏家的加工演变而来的。目前流传的就是汪昱庭先生的传谱《小阳春》。全曲由七个小段组成,每个小段都带有小标题,分别为:一、独占鳌头,乐音清脆,声如珠落玉盘,表现出清新有力、活泼跳跃的效果;二、风摆荷花,三、一轮明月,主题略有展开,在情绪上造成一个小的起伏;四、玉版参禅,五、铁策板声,六、道院琴声,形成全曲“起承转合”中的“转”部,乐曲略有平稳,旋律进行有了浓郁的民间色彩,与活泼的主题形成了对比;七、东皋鹤鸣,具有再现和结束的意义,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全曲。这些标题看似优雅,然而它们与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却毫无关联,只是文人的故作风雅罢了。《阳春白雪》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我国传统的琵琶曲有着许许多多的珍品,但是象《阳春白雪》这样清新淳朴、秀丽雅致、乐观热情、明朗向上,缺少文人气息的作品却是为数不多,这可能就因为它取材于民间的《老六板》有着极大的关系吧。

本篇琵琶演奏者刘德海刘德海,祖籍 河北沧州,1937年8月13号出生在 中国第一大城市── 上海。刘德海酷爱民族音乐,从小就开始学习琵琶、二胡、笛子、三弦等民族乐器,打下了坚实的功底,并表现了突出的音乐才能。1954年刘德海拜琵琶演奏家 林石城为师,得到了林先生的真传。1957年考入了 中央音乐学院,他在浦东派演奏技艺的基础上广采博纳,以后又向崇明派的曹安和先生、上海汪派的 孙德裕先生和平湖派代表人物 杨大钧先生等学习请教,采各家之长,兼收并蓄,大大发展了琵琶演奏的基本功,并具备了深厚的传统音乐修养。1960年首次演奏吕绍恩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在内容和技术技巧上,对传统乐曲有了较大突破,大大提高和丰富了琵琶的演奏技巧,对现代琵琶演奏艺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经典音乐故事之四——《阳春白雪》

琵琶演奏家刘德海

1970年任中央乐团琵琶独奏演员。1973年和 吴祖强、王燕樵合作创作了琵琶协奏曲《 草原小姐妹》,首开琵琶大型协奏曲之先河。之后与美国 波士顿交响乐团、 西柏林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使琵琶艺术走向国际音乐舞台。1983年起任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为当代琵琶演奏的代表人物。刘德海的演奏技术娴熟、自如,表演深刻、细腻又洒脱,富于激情。近年来不断探索琵琶指发的创新,积极开拓琵琶乐曲创作的新路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改编《 浏阳河》、《倒垂帘》、《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曲目,参与创作《狼牙山五壮士》、《草原小姐妹》,创作了《天鹅》、《老童》等技巧出新的乐曲,发表有论文多篇。

1962年自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民乐教师。1964年调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70年任中央乐团的琵琶演奏员。1983年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器乐系主任,副院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