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卖两次,“爷爷孙子”齐上阵,收益翻倍,这些车企真会赚钱!

中国人口众多形成了一个能量巨大的市场,这也是一个很神奇的市场:只要产品符合中国国情,了解大众消费心理,这个市场能创造一个令你自己都惊讶的奇迹。

比如大众朗逸,就凭着外表酷似帕萨特,照顾了大多数人的面子。然后增加轴距,增大空间。这款以特供车身份进入国内的车型,就能一直依靠着老旧PQ34平台,并无更新新技术。十年时间卖出350万辆的绝佳成绩,一直处于销售顶端,被誉为神车。

这些合资车是或许经过长久的摸索或许歪打正着却符合基本国情!通过一些神奇的销售方式,使销售额达到最高,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一车卖两次,“爷爷孙子”齐上阵,收益翻倍,这些车企真会赚钱!

首先是中国近些年各地区发展的差异,存在着消费需求有多种层级。新车出现后老款不会退出市场而是降价销售,新旧各个车型主攻不同的区域市场与消费人群,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把资源最大化。

北京现代就是玩“多代同堂”的高手。例如当时伊兰特销售在中国一直很成功,多年后终于要推陈出新后,却没有把旧款车型退市。于是,伊兰特、悦动、朗动“三代同堂”,一时成为当时独特的现象。现在伊兰特已经停产。

德系:新朗逸和朗逸经典

美系:新福克斯和福克斯经典、

日系:凯美瑞和凯美瑞经典。

当然玩的最溜的还是德系,一汽大众先引入二代捷达,取得空前的成功,于是引入四代捷达命名为宝来,同时把老款进行改款,成功实现两款车以不同名字的同堂销售。尝到甜头后,在引入第五代捷达的时候,又赋予不同于捷达和宝来的名字——速腾,最终实现三款车同堂销售的壮举。而引入第六代捷达的时候,没有继续“进化”,而是用其对速腾进行了换代更新,结束了每换一次代,增加一款车的销售趋势。

一车卖两次,“爷爷孙子”齐上阵,收益翻倍,这些车企真会赚钱!

不过老款经过若干年,其安全动力配置已经明显落伍,存在隐患。同款车型多代同堂销售,是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化发现的产物。那就来看看另一种玩法,这估计也是合资车的专利。

面对中国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外资国内企业纷纷联合形成合资企业。有的外资企业和国内多家企业同时合作形成不同的合资企业。如东风本田和广州本田;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

所以就有同一款车,同一个平台制造,换个不同的壳子,投放给两家合资销售渠道。例如同是雅阁利用广本销售渠道称为广本雅阁,利用东风本田销售渠道,称为思铂睿。不过广本雅阁和思铂睿销量上真的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本田的XR-V与缤智,UR-V与冠道,都分别生产于同一个SUV平台,但在不同的销售渠道上都获得了市场的成功。

一车卖两次,“爷爷孙子”齐上阵,收益翻倍,这些车企真会赚钱!

除上叙这几款外,还有:

韩系:北京现代索纳塔 VS 东风悦达起亚K5,北京现代途胜 VS 东风起亚KX5,北京现代名图 VS

东风起亚K4。

日系:东风本田XR-V VS 广汽本田缤智,一汽丰田卡罗拉VS广汽丰田雷凌。

法系:东风标致301 VS东风雪铁龙爱丽舍。

美系:上汽雪佛兰迈锐宝VS上汽别克君威,上汽雪佛兰科鲁兹VS上汽通用别克英朗,上汽通用雪佛兰创酷

VS 上汽通用别克昂科拉,

德系:一汽大众捷达VS上汽大众桑塔纳,上汽大众斯柯达明锐VS一汽大众速腾,上汽大众帕萨特VS一汽大众迈腾。

随着中国各区域,发展代差逐渐缩小,整体发展趋于平均。人们的消费观念也趋于理性,多代同堂销售,新老款存在差别太大。老款其动力、安全、配置都过时,更新的速度已跟不上现在人们换车的周期,另外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多代同堂和同一辆车不同销售渠道的孪生车型,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销售模式,我相信也终究会挤压淘汰,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一车卖两次,“爷爷孙子”齐上阵,收益翻倍,这些车企真会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