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穿上″校园贷″外衣 实为拆东墙补西墙

“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在高校的延伸,因为具备门槛低、零首付、额度大和快捷方便的特点,深受在校学生的青睐。但由于“校园贷”平台风险防控能力薄弱,贷款不经风险审核、担保与监控,极易遭到滥用。近日,经天津市津南区检察院起诉,在高校内利用“校园贷”实施诈骗的被告人张洛风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一个报案,脱去“校园贷”的马甲

2017年元旦刚过,天津市津南海河教育园区在校生林梦茜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在为某学校大四学生张洛风办理“校园贷”的时候被骗。

事情是这样的:2015年3月,张洛风找到林梦茜,说如果能召集同学办理“校园贷”产品,每一单业务就可以给她100元-500元不等的好处费,而归还贷款的事儿,则由张洛风自己负责。林梦茜动心了,“这钱太好赚了”。如果多找几个同学,收益岂不是更大吗?于是,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她与张洛风一起发展了十几名同学承揽这项“业务”。而后,那十几名学生又发展了自己的下线。就像滚雪球一样,参与此事的人越来越多,张洛风的腰包越来越鼓。仅从林梦茜为27名学生办理的贷款中,张洛风就获利80多万元。直到有一天,林梦茜接到了贷款公司的催债电话,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业务的经营者,而是一个骗局的受害者。

接着,又有数十名学生陆续报案。2017年1月7日,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张洛风抓获归案。经检察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意见、复核受骗学生信息,及时发现被遗漏受骗学生,确定该案受害人为58人,涉案金额高达110余万元。

巧妙包装,他找到了发财捷径

2014年底,张洛风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分18期,每期还款200多元。在与别人闲谈中,他发现可以将分期贷款买来的手机变卖套取现金,就有充足的资金购买自己喜欢的游戏装备或出门旅行。至于贷款,可以按月找父母要钱归还。

张洛风如愿了,但他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酝酿了一个更大的计划。正是这邪恶的计划,让他陷入了犯罪的泥潭。张洛风发现,多数学生家长溺爱孩子,面对子女非理性消费形成的账单,会选择乖乖买单。于是,一个类似传销的“经营”计划在他脑海里形成了。

经查,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张洛风以刷单办理分期贷款、谎称按期足额代为偿还贷款并承诺给予一定好处的方式,骗取多所院校在校学生的信任,通过“爱学贷”、“分期乐”等手机网络APP软件以及“玖富超能”、“达飞”、“富鸿”、“即有分期”等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或小额贷款公司平台办理了购买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的零首付分期贷款业务或直接贷款业务,办理贷款本金共计人民币约130余万元。

业务办理后,张洛风将被骗学生转交给他的贷款及贷款所购商品折价变卖套取的现金,部分用于偿还分期贷款及给付贷款学生好处费,其余均用于个人挥霍。由于他所谓的经营根本没有赢利,只是做着“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流转游戏,最终难以为继。

贪图钱财,戕害自己损伤友情

在办案过程中,洪莉向检察官说起自己的烦恼。洪莉与方莹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天,方莹见洪莉新买的苹果手机不见了,就问她怎么回事?洪莉也不掩饰,向方莹合盘托出了自己的赚钱门路。方莹家境一般,除了上学,还要打一份工贴补日常开销。有了这样的机会,她自然不会放过,自愿成了洪莉的下线。张洛风资金链断后,洪莉的父母替她还上了贷款,而方莹在贷款公司的催讨面前,则一筹莫展。从此,两个好朋友形同陌路。

吴宏文是整个骗局中损失最大的一个。他先后在多个金融服务平台办理了分期贷款,购买了十余部苹果手机。因为是在案发前不久才被发展为下线,贷款刚还了几个月,张洛风就没钱继续为他还贷了,他的损失近7万元。想起被贷款公司催债的日子,至今他都心有余悸:一天24小时,无论你在哪里,在干什么,随时有贷款公司的催债电话打进来,睡着了耳边都仿佛有电话的响声,真是惶惶不可终日。“多亏检察官介入,为我找来心理医生,安抚我的情绪,还与涉案贷款平台、涉案数码手机店进行沟通,避免了‘暴力逼债’”。

检察官发现,被害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更没有妥善的财务规划能力。本案中,很多学生对贷款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无法偿还贷款的后果并无清醒的认识。

检察官建议,面对校园借贷市场快速扩张和高风险并存的情况,高校应当开设一些金融理财知识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理性消费观念的养成教育,培育大学生“财商”,防止掉入“过度消费”与“盲目创业”的陷阱。另外,学生家长也要走出“大学生已经成人,无须多管”的误区,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诈骗穿上″校园贷″外衣 实为拆东墙补西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