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官員奏摺寫「天下有道」,朱元璋:說我是盜?結果悲劇

朱元璋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他統一中國懲治貪官,大興海禁虐殺功臣,他既戰功卓著也劣跡斑斑。在武臣擁護朱元璋稱帝后,他曾打擊文人,引發了一場“文字禍”。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隨著社會越來越穩定,那些成天舞刀弄槍的武臣漸漸失去了用處。朱元璋知道,打天下需要武將,但治理國家還得靠文臣。於是,朱元璋開始依賴文臣治國,因而引發了一眾武臣的不滿。

明朝一官員奏摺寫“天下有道”,朱元璋:說我是盜?結果悲劇

不甘心遭冷落的武臣開始向朱元璋進讒言,讓他堤防文官,並說:“當年張士誠厚待文人,而文人卻給他起了‘士城’這個名字,《孟子》裡有一句話是‘士誠,小人也’,您看文人多壞,表面起了個好聽的名字,背地裡卻暗藏禍心”。自此,朱元璋便對文人起了疑心,再看他們寫的文章時,總會留心是否有字句暗諷自己,而文章這種東西,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朱元璋疑神疑鬼,於是看什麼都像罵自己。

當時明朝有一個上賀表的制度,凡逢年過節、皇家慶典或是官員向皇帝表示謝恩時,都需要寫一篇賀表(即短文),裡面要頌揚皇帝,表示感恩。但賀表有規定,要規避皇帝的名號,比如可以出現一個“朱”或者一個“元”字,但是兩個字不能同時出現,如果實在避不開,就要將該字缺筆,少寫一橫或一點。而許多文人,就因為這份賀表,掉了腦袋。

明朝一官員奏摺寫“天下有道”,朱元璋:說我是盜?結果悲劇

有一次,朱元璋給浙江的官員加了薪水,於是官員們聯手呈上一篇《謝增俸表》給朱元璋,朱元璋對賀表中的一句話十分不滿,即“作則垂憲”,意思是皇帝制定了準則為後人提供了法律依據。而朱元璋不這麼想,他覺得“作則”的諧音是“做賊”,官員們暗諷他當年參加義軍是做賊。於是,朱元璋一怒之下,將代筆之人處死了。

之後,北平文人寫了一篇給朱元璋祝壽的《萬壽表》,因裡面有“垂子孫而作則”被殺;桂林學府文人在新年裡給朱元璋寫《正旦賀表》,因裡面一句“建中作則”被殺;而有人的賀表裡寫“天下有道”,朱元璋以為,“道”即是“盜”,於是也下令將此人處死。還有一名杭州府徐教授,他寫的賀表裡寫“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朱元璋說,“生”即是“僧”,我曾做過和尚,“作則”也就是做賊的意思,於是徐教授被殺。

明朝一官員奏摺寫“天下有道”,朱元璋:說我是盜?結果悲劇

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現在不單“則”不能寫,“生”也不能寫了,跟“僧”近音的不寫,跟“發”有關的也要慎寫,曾有大臣因賀表中有“取法”,跟“去發”近音被殺的。甚至很多時候,官員都不知道文字錯在什麼地方,就得罪了皇帝。

而除了官員,其他上書的人也不能倖免。有一位高僧,給朱元璋寫了篇謝恩詩,其中有這麼兩句話,一句是“金盤蘇合來殊域”,另一句是“自慚無德頌陶唐。”朱元璋說,你用“殊”是說我“歹 朱”,還說什麼“無德頌陶唐”,是說我無德?於是,來謝恩的高僧也難逃一死。

明朝一官員奏摺寫“天下有道”,朱元璋:說我是盜?結果悲劇

這些朱元璋時代“文字獄”的極端事件,雖然很多在我們看來是無事生非,文人們賣弄文字卻引來殺身之禍,但是否真有其事學者們各執一詞,明朝人將這些真真假假的事情演繹得靈活靈現,實在讓人無法分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