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鱼为什么长那么丑?难道是没打疫苗

苗事件最近受到社会的关注,假疫苗,无效疫苗大量流入市场。相关部门都已作出批示。责令严惩相关负责人(有没有严惩,小编不了解)。

尚且不谈这些,回到正题,深海鱼为甚么这么丑?跟随小编一起探究一番。

用几张图感受一下深海世界

深海鱼为什么长那么丑?难道是没打疫苗

深海鱼为什么长那么丑?难道是没打疫苗

(深海鱼:底下这么黑,我们也就随便长长,长成这样怪我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海洋的分层

深海鱼为什么长那么丑?难道是没打疫苗

海洋从上到下可分为:

表层(光合作用层,真光层),0-200m;

中层(弱光层),200-100m,有些深海生物如发光生物在此层可以见到;

次深层,1000-4000m;

深层,4000-6000m;

深渊,>6000,周边是大陆坡和海底山脉。

深海鱼类主要分布在次深层以下的水域中,而我们知道一般海洋中的最小含氧层位于700-1000m左右,而且在这个深度营养也是最丰富的,再往下的次深层就意味着没有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盐也开始降低,这些不适宜鱼类生存的地区约占了海洋中不适宜生存区的3/4。

深海环境比较严苛,常年温度保持在3~ -1.8 °C(海底热液口除外,那里的温度可达到350°C),海水液压随着深度每10m增加一个大气压。在深海中,由于没有光,因此主要的营养物质都是靠上层落下来的海雪(marine snow)来提供,但是在下落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表层中层生物所吸收,因此深海鱼的生存条件确实不太尽如人意。

在这种环境下,为了适应环境,深海鱼的身体的生理机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于海底的高压,深海鱼身体内部的压力也很大,这使得它们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因为体内细胞由于压力都被挤到一块去了,同时为了适应这种环境,提高生物过程的效率,它们细胞膜脂质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也增加了。

大部分的真光层海域动物组织比水的密度高,因此他们需要鱼鳔来控制其在海水中的深度,但深海鱼由于所处的高压环境,通常没有这个器官,他们进化出了类似翼状的组织来控制其上升下降。

随着深度下降,深海鱼的肌肉组织变得更加透明柔软,鱼骨骼变得非常薄且容易弯曲;肌肉组织变得特别柔韧,通过增加脂肪含量,减少骨骼重量使得肌肉组织变得更加紧密。

更有趣的是,鱼皮组织变得仅仅是一层非常薄的层膜,它能使鱼体内的生理组织充满水分。

大部分的深海鱼都可自体发光,拥有适应于环境的超大眼睛。约有超过50%的深海鱼类、虾和鱿鱼可以自体发光,通常发光只需占用身体能量的1%但是却有大的生物学意义,寻找食物,吸引猎物,寻求配偶,宣示领地主权等等。

由于光合作用水平比较低,深海鱼类主要依靠表层沉降下来的有机物,甚至有些依靠海热泉来获取营养。由于深海猎物较少,且出现频率也不是很频繁,因此深海鱼的器官就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进化来捕食猎物:有些长出了触须来感知猎物同时吸引异性;深海鮟鱇鱼(就是那个附在母鮟鱇鱼身上变成蛋蛋的鱼)从面部长出一个钓鱼竿状的器官,身体后面有一块发光的皮肤来吸引猎物;有些鱼类为了吞食比自己大的猎物,长出锋利的牙齿及铰链状的下颚,例如吞噬鳗。

深海鱼为什么长那么丑?难道是没打疫苗

吞鳗(Eurypharynx pelecanoides)

部分内容来自知乎Mark_Waitingalone

END

垂钓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更是一种修行。深海钓更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深海钓客俱乐部,带你到深海之上,领略不一样的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