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川菜大師庹代良

清明將至,京城名廚匯聚前門便宜坊烤鴨店,回憶追思川菜大師庹代良先生,座談會由國際養生研究會張文彥先生招集舉辦,尊老敬老是中華之美德,此次座談會是繼回憶開國第一宴、緬懷郭文彬大師、回憶金永泉大師、追思武玉盛大師的又一座談會,我有幸被邀出席。

緬懷川菜大師庹代良

庹代良先生、重慶人、曾任北京前門飯店總廚師長,1923年7月出生,2014年11肖1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2歲。庹師傅幼年家貧,1935年十二歲就進入廚約。師承重慶名廚陳明清學藝,經努力終成一代名師,他善長川菜烹製,為川菜的繼承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1950年他在重慶市軍管會工作時,曾為當時的市領導劉伯承、鄧小平主廚。1956年調入北京前門飯店工作1959年參與建國十週年慶典國宴工作。

緬懷川菜大師庹代良

庹代良的庹姓不常見,庹,釋義為成人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之間的距離,約合五尺。在平常的估計中,估長用庹。康熙字典:庹,音佗。姓也。關於庹姓起源,一直眾說紛紜,疑雲莫辯。一說庹姓出自熊姓,為顓頊高陽氏的後裔;一說古代有掌度量衡的官員,其後以官為姓,為度氏,後部分因故改庹氏;四川庹氏族人認為庹姓發源於古巴蜀,原為度姓,由古巴人(賨人)七姓之一,於宋元之交改姓而來;湖南庹氏族認為庹姓源於田氏,明洪武三年大庸土家族土司田虎作亂,事敗後其長子田宗朝避亂由田改庹。

緬懷川菜大師庹代良

緬懷川菜大師庹代良

國際養生研究會張文彥先生邀請京城名廚,李士靖、王義均、陳連生、孫大力、王志強、孫立新、張鐵元、周秀來、趙樹鳳、杜廣貝、馮懷申等,以及庹代良的弟子約60人出席活動,座談會由曾鳳菇主持,到場佳賓發言緬懷庹代良先生。

緬懷川菜大師庹代良

當年和庹大師一個單位的同事王志強、杜廣貝等大師紛紛發言緬懷。庹代良曾參與了多次歷史上的重大宴會,尤其重慶談判那一年,馮玉祥吃完飯,專程到後廚看望了他。那時候庹代良不過弱冠之年,讓馮玉祥驚歎好手藝出自少年手。解放後,他開始給劉伯承、鄧小平做飯。那時候鄧小平住了一年的前門飯店,庹代良就為鄧小平做了一年的飯。得知庹代良是重慶人,鄧小平曾親切敬了他一杯酒:“我們還是老鄉喲。”,說到這裡,庹先生笑的很開心,對他而言,用心做飯,讓人吃得香,便是幸福,尤其還是這麼重要的人。不論過去多久,回憶起來都是一輩子值得驕傲的事。

緬懷川菜大師庹代良

庹代良進京是當年周總理特批的,在前門飯店工作,後任總廚師長,退休後還在教徒育人。有時難免手癢,偶爾也會一試身手。年過九十,仍可親自上灶煎炒烹炸。而那一招一式,如行雲流水,依然不輸往昔。周圍人莫不歎服敬仰,他則處之淡然。在庹先生看來,沒有比做好每一頓飯,每一道菜,能帶給他更大的快樂了。

緬懷川菜大師庹代良

最後一次見庹老是在電視《上菜》節目。《上菜》是一檔美食節目,孫立新任美食顧問兼佳賓,這期任務要拍一期百年前的宮保雞丁,孫立新約好帶劇組人員到家,發現師孃不在,只有大師和有華在家,覺得情況不妙,原來師孃昨天身體急然不適,叫120送醫院了,但庹大師說即然應了電視臺,就先拍吧,有華怕老爺子歲數大不放心,別忘了庹老可是92歲高齡了,於是讓家人在醫院,他在家陪著老爺,節目州順利拍完,庹老趕快去醫院看護老伴。從這事了看出庹老為人的齋高風亮節。庹老和老伴婚齡七十年,二人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相敬如賓,老伴病了心急如焚,此後一月,師孃和庹老盡然先後辭世,雙雙駕鶴西去,讓人唏噓不己。


緬懷川菜大師庹代良

說到宮保雞丁這是一道世人皆知的名菜。原屬丁府獨有的“私房菜”,但後來越傳越廣,經流傳有許多流派,在北京川廚大師就有峨嵋伍鈺盛、四川飯店陳松如、前門飯店庹代良、北京飯店羅國榮範俊康。雖都是宮保但各位的味道都不一樣,前門飯店庹代良炒的是重慶老家百年前的味道,由雞丁、幹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做的味道不同於現在流行的麻辣荔枝口宮保雞丁的酸甜口味,講究酸、甜、麻、辣、香五味皆全,讓食客們每一口下去都有不一樣的感覺。


緬懷川菜大師庹代良

庹代良弟子發言緬懷,感謝張文彥先生為師傅舉辦的追思座談會,庹大師的的弟子,在烹飪界都較有聲望,現在都是行業內的中堅力量,大家回憶庹大師對工作是以身作責,認真負責,在近二十多年裡,每年均被評好先進工作者,代表菜有乾燒魚、宮保雞丁、家常海參、乾燒魚翅、開水白菜等,時至今日,庹代良先生雖己西去,所幸有傳承後人,繼承了他的做菜之道,也傳承著他一直以來的心願,沿襲了一代宗師庹代良先生之前的菜譜,努力還原傳統川菜本味。讓更多喜愛美食的人可以吃到,在下不才特獻藏頭詩一首以示懷念。

緬懷川菜大師庹代良

庹姓川南源土苗
代庖鼎鼐講味道
良廚大師出巴蜀
川人自古善烹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