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野雞大學“武漢經貿大學”被曝光

又有一批“野雞大學”浮出水面,迷惑大眾。“野雞大學”通常採用與知名大學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稱,以混淆視聽的方式招收學生,以各種手段鑽相關國家法律漏洞,濫發文憑。野雞大學所涉及的欺騙既有假學校,也有假學歷。學生一旦進入野雞大學,將會面臨無學歷的風險。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最近,有網友發現,一家名為“武漢經貿大學”的網站與“河北經貿大學”網站內容高度雷同。 甚至校領導介紹都一模一樣。湖北168所正規高校中,並沒有“武漢經貿大學”,該網站屬違法網站。依據互聯網有關法律規定, 網信辦對該網站進行了關停。(來源:都市現場)

關注焦點》》

虛假大學大曝光!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新聞拓展》》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小貼士》》

如何辨別虛假大學?

1、網站域名。國家的高校官方網站的域名後綴是“.edu.cn”,虛假大學是用“.com”或“oip”或“.cn”

2、虛假大學網站的學校新聞、公告,一般常年不更新。

3、上教育部公佈的高等學校名單和新批准學校名單一查便知。

馬上要報志願,記住沒有天下掉餡餅。如果承諾包就業包出國包拿雙學位,一定要提高警惕。只有教育部公佈的學校,才有資格招生。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更多看點》》

只有網站但找不到的"大學"

記者調查發現,前兩年被曝光的400多所虛假大學基本已被打掉,但民間機構"上大學網"根據網友舉報再次甄別出20所疑似虛假大學,涉及北京、安徽、山東、甘肅、河南、黑龍江、湖北、吉林、陝西、江蘇、遼寧和上海等12個省市。"上大學網"創始人夏雪告訴記者,今年高考前後,"上大學網"收到不少來自網民舉報的疑似虛假大學信息,他們將進一步進行甄別。記者打開疑似虛假大學"北京貿易管理學院"的官方網站,發現其簡介內容與此前已曝光的虛假大學"北京商貿工程學院"一樣,自稱"創建於1983年,是一所多學科全日制綜合性民辦本科院校,現有教職工230多人,各類學生8000多人"。

但官網上沒有地址和聯繫方式,互聯網地圖服務網站和手機應用中也找不到該學校。記者通過網絡檢索發現,有網友稱該校位於北京通州經濟開發區,也有人說是在通州梨園鎮。記者日前來到位於張家灣鎮的北京通州經濟開發區,發現當地基本都是廠房。張家灣鎮中心小學職工和當地居民均表示,從沒聽說過北京貿易管理學院。記者隨後來到梨園鎮,梨園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當地沒有這所學校。北京市通州區教委辦公室主任李壬戌介紹,通州區沒有名為"北京貿易管理學院"的學校。在北京市教委2016年公佈的84所正規民辦高等教育機構名單上,"北京貿易管理學院"也不在列。

"陝西孫思邈國醫藥學院"是"上大學網"提供的疑似虛假大學,其官網顯示地址是西安市雁塔區,但無詳細門牌號。記者在網上搜索出其地址為"西安市丈八東路12號副一號",但實地採訪發現,丈八東路12號是一家醫院,門衛說不知道有這個學校,也不知道副一號在哪裡。附近的居民均表示不知道有這個學校。記者就這所學校的情況詢問了陝西省教育廳民辦教育處,得到的答覆是這所學校在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裡都沒有,有一所名字很接近的學校叫"陝西孫思邈國醫藥專修學院",2014年至2016年年檢均不合格,已停止招生。教育廳曾在2016年4月發佈過警惕所謂"陝西孫思邈國醫藥學院"虛假招生的預警。夏雪介紹,虛假大學是指子虛烏有的大學,"沒有實體,根本找不到,電話是假的,唯一存在的方式是網站,而且絕大多數是在境外註冊的域名。"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2000元買五萬條考生信息 賣假文憑牟利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根本不存在的虛假大學不可能靠招生來牟利,高考生通過正常渠道填報志願,不會成為虛假大學的受害者。虛假大學的真實目的是賣假文憑牟利,那些相信花錢可以買到文憑以及知假買假的人,才是虛假大學的目標客戶。高考落榜生是虛假大學的潛在目標,也是他們主動出擊進行詐騙的對象,而考生個人信息的洩露降低了他們的行騙成本。記者在幾個諸如"高考名單""2017招生資源"QQ群中發現,類似"河南名單誰有""湖北江蘇全省高招名單需要速聯繫"等買賣考生信息的聊天內容不少。

一位自稱掌握多省高考資源的網友表示,2000元就可以買五萬條四川綿陽的考生名單。當記者詢問"能不能先發幾條,看看名單是否真實可靠",對方發來一張考生名單截圖,包含學校、姓名、性別及聯繫電話。記者通過打電話和微信搜索等方式,驗證截圖中18位考生的身份屬實。拿到名單後,這些虛假大學大量群發短信或所謂的錄取通知書,坐等上鉤者。由於成本極低,哪怕只有極少比例的人上當受騙,他們的利潤也非常可觀。據調查,為方便行騙,很多虛假大學網站均有虛假的在線學歷查詢等入口,為假文憑做假認證。(來源:中國經濟網)

注意!中國381所“野雞大學”被曝光!千萬別去!

聚焦評論》》

野雞大學越曝光越滋潤 究竟是誰養肥了它們?

“野雞大學”越曝光越滋潤,難免讓人感慨:都什麼年代了,“野雞大學”竟然還活得下去,上當受騙者恐怕不能裝竇娥了吧?不要說上網,志願填報書上一查便知的事情,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能怨不了自己的執念與貪心?

每年的高考一打烊,“野雞大學排行榜”就開始熱鬧於朋友圈了。這些所謂“大學”的騙術其實並不高明,絕大多數只是在名字上仿冒了正規普通高校或其他正規學校的名稱。比如,目前我國只有正規高校北京郵電大學、中國民航大學,沒有此次被列入虛假名單的“中國郵電大學”、“中國民航學院”等。不過,真要查處起來,難度係數並不算小。比如許多虛假大學網站的服務器都在我國香港地區、美國等。域名註冊方便,教育部門和網監部門監管難度大。因為在一些歐美國家,個人都能註冊“大學”,國際化的騙子總能找到設局做套的幌子。從這個意義上說,指望職能部門對“野雞大學”一劍封喉,顯然不太靠譜。

其實,“野雞大學”如星星之火,如果非要找出難以滅絕的理由,大概離不開兩個要素:一是這些年的院校升級潮鋪天蓋地。 正規院校都在瘋狂改名的路上執迷不悔,給“野雞大學”提供了寶貴的生存空間。這事兒弄得教育部《關於“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特別提醒,要堅決糾正部分高等學校貪大求全,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綜合性、多科性發展的傾向,嚴格依據標準審批“學院”更名“大學”。正規高校的江湖花名都亂了陣腳,“野雞大學”渾水摸魚也就不足為奇了。二是在高校擴張的野蠻路徑上,少數學費堪稱天價的三本院校及職業學院等,在教育教學中跟“野雞大學”的做派也無甚區別,這在事實上給公眾造成了一種錯覺:“野雞大學”也有合法的。

非法的“野雞大學”,監管自然是第一責任人。這就像面對假貨,不能總指望消協來炮轟一樣。不過,在養肥“野雞大學”的路上,願打願挨的“剛需”、失範失調的高校格局,顯然也是難辭其咎的重要肇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