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来临乾隆皇帝说:谁都不许通知,淹死这些刁民,结果死伤惨重

乾隆作为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但也是从他开始,清朝开始极速衰败,他在位60年,实际掌权64年,乾隆对自己一生的评价甚高,那么我们不妨从下面这件事上看看乾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洪灾来临乾隆皇帝说:谁都不许通知,淹死这些刁民,结果死伤惨重


“自古江淮熟,则天下足”这句话不是白说的,从长江、江淮流域,每到每年6、7月份,因为梅雨的关系,雨水充足,但这造成了大量的洪涝灾害,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27次,并且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洪灾来临乾隆皇帝说:谁都不许通知,淹死这些刁民,结果死伤惨重


乾隆在位时,最让他头疼的的一件事就是“淮河水患”,大家都知道,在天灾面前,人力是非常渺小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得乾隆非常难抉择,当时很多官员提议开闸放水,把水泄到安徽或者江苏。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早在东汉年间陈登所修的高家堰堤坝,后在万历年间翻修过,这本是非常好的防洪建筑,但是这其中却有一个问题,如果把淮河水泄出来,高家堰堤坝会把洪水挡住,这样洪水势必会倒流会安徽。

洪灾来临乾隆皇帝说:谁都不许通知,淹死这些刁民,结果死伤惨重


这样一来安徽的百姓不乐意了,纷纷请愿说如果要泄洪,要先把高家堰堤坝拆除,要不然安徽就要遭灾,但是江苏百姓则说不行,高家堰堤坝本身就是为了防御洪水所筑,如果拆除洪灾可能会淹没江苏。时间到了七月,水患在安徽泛滥严重,于是百姓纷纷请愿,但是这个当地官员也决定不了,百姓眼见官府不作为,为了生存,准备自己动手拆除高家堰堤坝,但是如果拆除江苏那边就要发生水患,于是江苏百姓纷纷前来阻止,双方打作一团。

洪灾来临乾隆皇帝说:谁都不许通知,淹死这些刁民,结果死伤惨重


这件事越闹越大,乾隆得知后, 认为错在安徽百姓,高家堰堤坝不能拆,他给当地官员下了死命令,不得拆除高家堰堤坝,如此一来,随着梅雨的连绵不绝,淮河水位还在持续上涨,如果在不放水,安徽百姓可能会伤亡惨重。于是当地官府便向乾隆再次启奏,询问是否疏散当地百姓,减免损失,但是乾隆却答复到不允许疏散,因为乾隆考虑到如果疏散百姓,安徽的百姓肯定会强行去拆高家堰堤坝,自古江南富足,朝廷的税收全指着这里,所以江苏不能有丝毫损失,于是告诉安徽巡抚谁都不许通知,淹死这些刁民。

洪灾来临乾隆皇帝说:谁都不许通知,淹死这些刁民,结果死伤惨重


何况,安徽百姓本身就想私自拆除高家堰堤坝,在乾隆眼中这些刁民淹死就淹死了,于是在他的授意下安徽巡抚没有下令通知疏散百姓,高涨的洪水吞没了安徽,之后,无数安徽百姓死在这场洪灾中,侥幸活下来的,家园也被毁掉,也变得流离失所。

洪灾来临乾隆皇帝说:谁都不许通知,淹死这些刁民,结果死伤惨重

从这件事是,站在全局的角度看,乾隆并没有大的过错,但他隐瞒消息,致使安徽百姓死伤惨重,却也是不道德的,乾隆总结一生用了“十全老人”这个称号,大家觉得他算不算得上“十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