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明朝處於內憂外患時,女真統一,歐洲人妄圖侵略我國

在十七世紀時,東北亞多種政治力量發生激烈的碰撞,日本的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準備對大明朝以及朝鮮發動侵略戰爭。而由於十六世紀的重大發現,使得歐洲的許多國家開始覬覦亞洲的土地,紛紛發動戰爭妄圖侵略我國土地。

十七世紀,明朝處於內憂外患時,女真統一,歐洲人妄圖侵略我國

早在1557年,葡萄牙人就佔據了澳門。1622年,荷蘭侵佔了澎湖列島。西班牙侵佔了臺灣南部地區以及沙俄對我國黑龍江地區的掠奪。也是在那段時間,東西方的文化發生第一次碰撞。

當時的明王朝不僅有著外部敵人的攻擊,還面臨著深深的內患。1600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部,準備對明朝發動攻擊。到了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了大金政權,開始積極發展他們的對外關係。一方面他們對大明朝各個地方進行消耗,另一方面偷偷地想要聯合蒙古地區。雖然蒙古地區分裂為三,但當時最厲害的莫過於漠南部,明政府也積極拉攏他,然而由於漠南部的統領為人殘暴,導致他的人都默默投靠了後金政府。

十七世紀,明朝處於內憂外患時,女真統一,歐洲人妄圖侵略我國

到了1919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正式對明朝發動攻擊。在至關重要的戰爭薩爾滸一站中,明朝被各個擊破,直接導致了明朝由攻轉守。當時明朝內部宦官魏忠賢當權,殺了好幾個忠臣良將,導致無人再帶兵出征。

十七世紀,明朝處於內憂外患時,女真統一,歐洲人妄圖侵略我國

後金聯合女真各部對大明朝防線的一一突破,導致最終明朝對於他們的無能為力。在崇禎九年,正式建立了滿清政府。

十七世紀,是一個混亂的世紀。由於明朝中央的腐敗渾濁,在處理內憂外患時的不明智,最終導致王國的覆滅。

十七世紀,明朝處於內憂外患時,女真統一,歐洲人妄圖侵略我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