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如何临摹?

我该如何临摹?

做设计的必定需要掌握两把刷子,一是技术,二是思路。任何人的成功都不会是一蹴而就,就像是多数人的设计之初都是从临摹开始的一样。思路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沉淀的过程,而技术的提升则是实打实的时间堆砌。

饱览众多的设计佳作之后,审美在思想层次上得以提高,以至于眼高手低的时候,便会自然而然的萌生许多疑惑:为什么别人有这么好的创意?为什么别人能展示出如此令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首先,需要承认一些客观事实一“他们” 经验丰富。那如果我们想要拥有这两把“刷子”,临摹我想是最有效地提升方式。

我们该如何临摹?

第一,临摹技术。尤其是在当今扁平化风格冲击的情形下,完成这点尤为艰巨。我本人平时也是比较喜欢做做扁平化的风格的作品,为啥?产量高、顺应时代、实现简单。但我并不偏向拟物化或是扁平化任何一方,却始终坚持- -点:两者结合才是一个完美的设计。 所以,扁平化作品的练习更多的是对思路的总结。如果要练技术,请还是老老实实的临摹拟物化的作品吧。

第二,总结思路。这个思路可以是你的,也可以是他人的。思路就好比是一个设计的灵魂,无声的语言,别人自然而然地可以从作品当中捕捉到。临摹他人的作品,总结思想、规律、技法、创意等等,这些都会沉淀成两个字一“经验”

临摹的阶段:

技法:简单→复杂→简单(返璞归真)思路:浅显→深入→综合(循序渐进)

接下来所以我以实例来说明一下,我该如何临摹(不太适合初学者)

我该如何临摹?

(图片来自dribbble artua 的作品)

1. 有针对性的选择高质量的临摹对象(这种对象含金量都比较高,更具挑战)。

在这里要说明一一下,大家对“临摹”有个误区就是一定要和原作很像,原封不动?其实不然。在这里,我临摹的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种对质感的把我和自我总结, 取的是参照对象的构图和想法。当然, 你要临摹的完美无缺也是可以的,但这样就少了自我创造的乐趣,和想象的空间是吧?

我们来分析一下来自Artua的《Waffle ilustration》这幅作品的特点:

色彩搭配引人注目,桃红和黄色以及明暗对比相辅相成。

细节多而不繁琐,可以看到这里细节都是点到为止。

阴影运用娴熟,整个素描关系和投影把握的很好,立体感强。

利用反光质感和食物来讨巧,我想没有人会拒绝。

2. 打草稿。

为什么要打草稿?因为草稿是最有效、简洁把握设计思路的一种方式,修改起来也非常便利。通过草稿把握所要刻画的形态,明暗关系初步总结一下。当然能有一手扎实的手,上功夫那真是如虎添翼,在这里我就一笔带过了。

我该如何临摹?

关键词:音乐、光盘、ipod、耳机、质感

3. 寻找实物参考,构建脑海中的形象。

就像是_上文说的任何经验都不是一簇而就, 插画师的凭空塑造的能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合适的实物参考,辅助我们把脑袋里的形象塑造起来。

我该如何临摹?

4. 运用固有色决定你的整体色彩基调。

这里要自嘲一下,由于过程图是边做边截取的,文字是经过修改的所以难免由于个人实力原因有所出入,请酌情吐槽。(基调你妹啊!和完成图的基调完全不符,有没有! )

不管符不符合,这步都是必须要做的。

我该如何临摹?

5. 由浅入深,先从能够把握的地方刻画。

一张作品能不能做到统- - -,其实背景很重要。它烘托了环境关系,同时也会去影响其他元素。所以,在制作木质地板时,需要挑选具有丰富细节的素材,并且确定好光源方向。(又是吐槽点)

我该如何临摹?

可以看到这张木质素材并不是非常适合做地板,所以应该适当地减少细节,将木板之间的缝隙减少。如下图所示,光源定好之后,可以考虑一点,生活中越近光源的地方越是清晰,明度和饱和度越高。所以根据这个特质,适当调整细节和冷暖的关系。

我该如何临摹?

6. 画面中的金属质感是比较能讨巧的地方,所以尽可能将它表现的精致一些。

可以看到图中,MP3受到光源的影响比较少,光源的刻画相对简单,这里需要注意物体的透视关系,和金属质感的表达即可。这里你可以再去找一-些参考,说不定还有什么其他的灵感,好么?

我该如何临摹?

7. 让自己放松一会儿,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休息了一会儿,我发现原先定位的蓝色CD-BOx其实没有那么吸引人。好吧妥协一下,采用原作者的桃红色。

前文提到Artua利用高质感这种比较讨巧的做法,来提升整个画面的吸引程度。所以在这里我用光盘这种高质感、又制作方便的东西去瞬间提升整个作品的质量。这里需要注意光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接下来的步骤需要适当地调一下颜色, 会使得整个画面更协调。

我该如何临摹?

8. 深入刻画主视觉内容,成败在此一举。 (启动坑爹模式)

一个画面的主视觉区域一定要引人注意,否则整个画面显得平淡无趣。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临摹原作来思考一下,他运用了精致的反光,和明确的明暗对比关系来使得这个地方成为整个视觉的焦点。

如果这个地方刻画的好了,基本上作品就成功了70%。

我该如何临摹?

9. 当初的思路是否最好?能否更好?

人在思考的时候往往是个渐进的过程,当初的想法会随着思考逐渐完善。在绘画草图的时候,原本放光盘的位置现在并不合适。两张光盘会使得整个画面元素质感单一,同时从视觉上来讲会相互影响,故在斟酌之后选用一本质感醇厚的书,来代替会有高反光的光盘元素。当然借用乔帮主的人物光环也是可取的。

我该如何临摹?

10. 最后,优化细节,整体进行调整。

即便到最后的阶段也要让自己静下心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值得修改的。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的很好。从多方面考虑,透视对不对?明暗关系有没有掌握好?哪些地方能再精致一点?哪些可以弱化?

我该如何临摹?

最后,最终稿完成! (撒花~)

我该如何临摹?

总结

学会总结便是掌握思路的捷径,下面是干货:运用到的小技巧总结。

---整体调节---

1.如何画透视线?

其实在Photoshop上的透视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笔刷完成,放射线笔刷解决你大部分透视问题。 (自制笔刷吧) 4000x4000

我该如何临摹?

2.常用的调色方法

用曲线来调整物体的明暗对比关系;

用渐变映射+不同透明度来为整个图片增加更丰富的颜色;用照片滤镜加强整个画面的统一-性,当然也可以用图层样式;用色相/饱和度并去饱和度查看整体明暗关系;用色相/饱和度更换颜色;

用有颜色的正片叠底刻画暗部,什么你只用黑色!好吧~

---局部刻画---

1.如何画光盘?

图层样式角度渐变+曲线。

2.如何画耳机线?

Al路径扩展再导入到photoshop中,然后用笔刷先画暗部,接着物体反光+亮面刻画体积感,最后用投影刻画空间感(重要)。

3.如何体现出高质感的物品?

主要在于对高光和反光的刻画,并且越是光明的地方与黑暗越接近高光边缘清晰,其他物体会在其附近体现清晰边缘的投影(见光盘对CD-Box_上盖的影响),同时也需要注意透视。

4.书本封面上的材质如何体现?

先寻找适合的材质去色,对于整体偏白的材质可以用正片叠底,对于明暗关系感觉不是很明显的材质可以用曲线调整,然后柔光。最后可以用明度+一定透明度+黑白渐变的图层来使得光暗渐变更自然。

5.学会用柔边笔刷。

俗话说的好,不会笔刷的UI用不好photoshop。笔刷使用方法灵活,在这里我通过柔边笔刷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不会出现笔触的因素;第二、灵活多变。

6.变形工具的应用,用最省力的方法改变形状。

通过变形工具简单方便完成透视(光盘透视的变形)。

柔边笔刷+变形+颜色减淡打造特殊形状的发光效果。

结合智能对象让改变不影响已做好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