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加速落地 昆明炒房客「岌岌可危」?

進入2018年以來,關於房地產稅相關政策出臺的聲音日漸清晰。

首先是在今年3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上,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全國人大、財政部和相關部門正起草完善房地產稅法律草案,總體思路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再到今年6月,地方立法權、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加上國地稅的合併,意味著徵收房地產稅不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又明確表示:將會加快房地產稅相關政策舉措的推進,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雖然這更多還只是原則性的表態,但在統計部門的新聞發佈會上提到房地產稅,也足以說明房地產稅的落地已是大勢所趨。

房地產稅加速落地 昆明炒房客“岌岌可危”?

相比起在嚴格的政策調控下房價漲勢已經得到控制的一線城市,國內房地產市場漲勢正熱的二三線城市可能更需要房地產稅的出臺。

以昆明為例,從今年年初開始,昆明政府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就因為昆明樓市問題兩次被住建部約談,並被央視曝光和七部委點名。之後,昆明市相繼在3月1日和7月1日出臺了一系列限售限購政策,意在為樓市降溫。但“昆十條”和限購政策實施之後,昆明房價仍保持上升態勢,截至目前,已經連漲25個月。

房地產稅加速落地 昆明炒房客“岌岌可危”?

限購之後,昆明主城五區和三個國家級開發(度假)園區的房價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是昆明的周邊地區,如玉溪、安寧、嵩明、晉寧等區域的房源卻成為購房者眼中的“香餑餑”。

土地市場方面的走勢也是如此,2018年上半年,昆明主城區合計供應土地68宗,面積2880.59畝;成交土地69宗,面積3059.75畝,比2017上半年減少了1615.22畝,同比大幅下降。成交均價730.37萬元/畝,自2017年上半年開始,一直持續上漲,成交金額223.48億 元。因歷年關係土地供應相對減少,但成交面積、單價、金額均有一定幅度上漲,土地市場一路飄紅。

房地產稅加速落地 昆明炒房客“岌岌可危”?

目前昆明市場的調控越來越嚴苛,主城拿地難度越來越大,導致地王頻現,開發商公開拿地競爭十分激烈;未來主城土地越來越稀缺,開發商拿地區域開始 往主城周邊區域外溢。

房價與土地成交價的持續上漲,讓昆明一度站在全國房地產行業的風口浪尖。

因此,面對昆明房價的持續熱漲,有業內人士認為,只有加速房地產稅的出臺,才能讓昆明的房價得到有效控制,讓房地產市場恢復健康平穩發展。

“昆明樓市2017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昆明有6成的房子被“外地人”買走,其中雲南省州市購房人群佔比24%,省外購房人群佔比高達36%,本地購房人群佔比僅為40%。而房地產稅的出臺,可以通過對“持有”的房產進行徵稅,增加持有多套房的成本,以此達到剝離房產投資屬性的目的,讓房子迴歸“房住不炒”的本源。

房地產稅加速落地 昆明炒房客“岌岌可危”?

目前我國其實已有上海、重慶、香港對房產的持有環節徵稅,不過三個城市目前的徵收力度都較為溫和,所以持有稅對這三個城市的房價走勢,目前來講影響並不算大。但房地產稅的實施將是一個較為漫長和複雜的過程,不能因三個試點而低估了這項稅收可能發揮的威力。其實在很多國家,房產稅相當嚴苛,在美國一些大城市,每年需要繳納的物業稅可以高達房屋市值的3%。如果再加上物業管理費、中介託管費等其他持有成本,還會高出3%。也就是說,一套市價500萬的房產,每年的持有成本最高可以高達15萬,即便按照中位數1%的稅率來徵收,也高達5萬元。

房地產稅加速落地 昆明炒房客“岌岌可危”?

由於我國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同區域區情不同,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程度也不同,地方對於稅收的承受能力也有差別,因此,我國的房地產稅不會全國一盤棋,而是根據各個地區不同的房地產發展狀況進行“因城施策”。就昆明目前的現狀而言,土地資源的開發市場尚未飽和,房地產的發展還有很大空間,所以,如此嚴苛的房地產稅以及徵收力度落地昆明,可能會直接逼退進駐昆明的房企和房客。其次,在城市經濟發展的確實需要和“一帶一路”的政策背景下,昆明在城市搶人大戰中的優勢逐漸凸顯,如果開徵房地產稅,或許會導致人才與產業的加速流失。

因此,如何把握房地產稅的徵收力度,在保障昆明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同時,抑制住昆明炒房的不正之風,將成為新一輪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