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海推薦|帶孩子逛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

很快暑期就要來了,不少父母都會選擇帶孩子去博物館、科技館參觀。一方面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另一方面可以帶孩子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然而,要想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僅有“打卡式”的參觀是不夠的。

博物館的學習,絕不僅僅是對展品的學習,還有更多的關於博物館本身的歷史、建築的學習,並由此引發的思考和創造。

在國外,雖然各大博物館的主題、藏品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每間博物館都熱鬧非凡,隨處可見抱著小寶寶,甚至推著嬰兒車逛博物館的父母。

為什麼要帶孩子去博物館?

蘭海推薦|帶孩子逛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

1、陳列展品的信息對於孩子來說是知識領域的擴展。同時都能夠為孩子提供比較完整、系統和準確的知識內容,有助於建立更高水平、更完善的知識結構系統。

2、參觀的方式和引發的思考對於孩子思考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價值很大。

3、提高孩子的學習動力,增進親子關係。與孩子參觀有趣的展覽,有效驅動孩子的好奇心、好勝心、能使之成為孩子學習動力的促燃劑。同時,在對新知的共同探索中,爸媽、孩子就是朋友似的“同學”了。

如何逛博物館更有趣?

蘭海推薦|帶孩子逛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

首先,父母提前做功課。博物館一般都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可以提前登陸瞭解,用幾分鐘來瀏覽,不僅可以瞭解最基本的開放時間及票務情況,有時可以驚喜的瞭解到某個特別活動會進行、臨時展覽的情況及博物館的珍藏品推薦、博物館內是否有餐飲休息處等信息。對此信息的瞭解,可以讓你更合理的安排參觀時間。

第二,需要把相關信息和孩子分享,孩子可以提前做好準備。除了分享展品信息外,有些博物館本身就已經是一件藝術品了。比如被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的盧浮宮,始建於1204年,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

第三,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興趣點。參觀時,把更多的選擇和決定的機會交給孩子。

從博物館回來後要做哪些功課?

從博物館回來後要做哪些功課?

蘭海推薦|帶孩子逛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用認為參觀完就萬事大吉了,要和孩子一起回顧,試著讓孩子把看到和學到的東西講出來。對於孩子來說,真正的學習發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而不是被動接收信息的過程。

從博物館回來後要和孩子進行哪些討論?

1、是什麼?

是什麼博物館、展品都有什麼,你最喜歡、印象最深的都有哪些?這些展品有什麼關聯?

2、為什麼?

為什麼要進行這些展品的展覽呢?這些展品背後的故事。比如,為什麼會有《清明上河圖》這樣的作品?為什麼在科技館會有這麼多的互動項目?為什麼法國政府會把盧浮宮,這個宮殿作為博物館使用呢?

3、怎麼做?

如果你要給這個博物館提建議,會是什麼?如果你是博物館館長,針對某某問題,你會怎麼解決?如果讓你來設計這些展品陳列,你會怎麼辦呢?

幾歲帶孩子去博物館最合適?

幾歲帶孩子去博物館最合適?

蘭海推薦|帶孩子逛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

建議三歲以後。在選擇博物館時,可以在年齡基礎上,綜合4個緯度考量選擇。

1、閱讀能力 : 在不同類型博物館的學習需要相應的文字閱讀、圖像閱讀能力,

父母可以提前瞭解博物館的展出內容水準,結合自己孩子的閱讀能力,判斷匹配度

2、理解能力:不同博物館所展出內容的深度不同,比如像《中國通史》這類的綜合展覽,低齡段的孩子就不太適合。

3、知識水平:某種程度上博物館的學習具有不同程度的跨學科,比如像國畫展或者書法這類的,孩子如果不是學習過,有一定根基,一般很難適應。綜合知識水平有一定的基礎,才能更好的去整合和利用這樣的跨度。

4、興趣愛好: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選擇走進哪些博物館開啟學習的重點要素,時時關注孩子的興趣點,才能找到與博物館學習的結合點。

對於低年齡段孩子首選博物館肯定是互動性強的

比如孩子天然喜歡動物、植物、汽車、星星、宇宙等,其實每個城市都有動物園、自然館、天文館、軍事博物館、汽車博物館等許多選擇。父母們可以根據孩子興趣有選擇性的挑選博物館;

對於已經上學的孩子,可以儘量匹配他們的學習內容,既可以滿足學業需求,又能培養孩子的修養底蘊,一舉兩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