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科隆以羅馬式教堂和哥特式大教堂聞名於世。萊茵河邊的科隆大教堂高157.31米,它有兩座哥特式尖塔,北塔高157.38米,南塔高157.31米,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雙塔教堂。這個圖片是傍晚7點拍的,陰天,很像邪惡勢力的古堡吧!科隆市政府規定市內所有的建築不能超過科隆大教堂的高度,所以很多大型的寫字樓地下有很多層地下室。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科隆大教堂的正式名字叫聖·彼德大教堂,始建於1248年,直到1880年才最後竣工,每年還在維修,很多教堂去了幾次都是圍著這些腳手架,米蘭大教堂,威尼斯聖馬可,弗洛倫薩聖百花,吳哥窟都是如此。

科隆大教堂實際比烏爾姆的大教堂還低幾米,但由於是雙塔結構,從下仰視十分高大。客戶來歐洲遊玩,回來和我說的感受似乎在歐洲的記憶只有教堂,各個地方都是看教堂。的確是這樣,每個城市都以當地有所大教堂做為城市的象徵之一。但科隆的教堂絕對與眾不同,外形高大不說,內部可看內容很多並且有代表性。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太高了,好像塔尖都伸到雲裡去了。教堂前的廣場還是人們舉行各種慶祝活動的場所,每年的5-9月,每逢週末人們都要在此舉行民俗慶典活動,場面十分熱鬧。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科隆城市不大,但每年有很多大型的展會在科隆,做火車從科隆到法蘭克福之類的路線如果不預訂座位經常是要站著的。站著拍照的位置是當地最有名的咖啡館,裡面做的點心很有名。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聖壇還保持著初建時的模樣,這個聖壇是中世紀德國教堂中最大的聖壇,聖壇上的十字架也是歐洲大型雕塑中最古老、最著名的珍品。聖壇的兩則還排列著有104個座位的坐椅。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地上用馬賽克拼成的圖案,難度很大的,估計是先畫好圖像,在燒馬賽克拼。這塊區域只有固定時間做彌撒的時候才開放,做禱告的時候會有唱詩班樂隊在這上面表演,平時遊人進不去。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這是中世紀的黃金匣,用黃金做的,外面鑲滿了寶石。

這裡的主教可神氣了,在大廳裡遇到一個,披著紅紅的披風,一直拖到地上,抬頭挺胸,像只高傲的公雞,呵呵!

大教堂和小教堂裡的教士從神態和穿著上可以分辨出他們也是分幾個階級的,小教堂的傳教士更顯清貧,而這裡的教士穿著和氣質都透著雍容華貴。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順著角落的石階可以一直登上大教堂的頂端,石階很窄,而且旋轉的角度很大,一共509級。上到一半時看到這個大鐘,這個鍾是機械操作的。號稱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吊鐘。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在大鐘上竟然還寫有數學算式。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特別喜歡教堂馬賽克玻璃,五顏六色,好像看萬花筒一樣。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教堂內右側有一個盤旋階梯,可以一直登到教堂頂,門票2歐元。樓梯很窄,上下行都有行人時需要側肩才可以通過。或者隔一段就會向外凸出一個小平臺,靠近平臺的人就先站著等一下,等別人過去在繼續行走。很多石階已經被踏的在中間凹下一塊,到盤旋角度大的地方要將腳側過來才可以踩實。

這就是上教堂頂的石階,牆壁上有世界各地遊客的題詞。上面的題詞更多。昏暗的燈光,自己一個人走裡面,感覺很好啊,要是發生點什麼就好了。

通道沒有窗戶,每隔一段有一盞昏黃的電燈泡,環境陰森森的,教堂的鐘樓經常會鬧出一些鬼怪或者靈異事件,可能和這種陰森的氣氛大有關係。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再走上一段見到一個小的窗口,透過窗口看出去外面有鐵質的十字架,寒風夾著雪花從石頭窗戶中飄進來,下雪了!!!!!!!!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走完石梯,來到一個半露天的平臺,現在已經站在教堂的尖塔中了,平臺中間有一個鐵梯。雪花不斷的從鐵架的空隙中飄落到地上,在鐵梯子上結成了一層薄薄的冰,踩上去十分的滑,扶著兩邊的扶手走了幾步就停下來。透過鐵架向外面看去,地上的汽車就像火柴盒大小,走了幾步乾脆就死死抓住扶手站在梯子的第二層不敢動了。頂上風很大,凍的要死啊!可以看到和另一座塔間相平行,外面的雪花很大,科隆籠罩在霧濛濛的白色中。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告別了大教堂。出門就是科隆最熱鬧的商業街,它有個繞口的名字-震厄街。這裡是“步行者天堂”,兩邊擠滿了各種各樣的服飾店、咖啡點、香水店。科隆有個比較出名的香水牌子叫“4711”,號稱是最古老的香水。當年這裡曾經被拿破崙的軍隊佔領,店鋪的門牌號變為“4711”,法國士兵十分喜歡這種香水,後來它的名聲就慢慢傳播開來。一進專賣店,一個巨大的“4711”的香水瓶擺在門口,裡面的香水象泉水一樣在透明的管子裡循環流動。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經過科隆的舊市政廳、新市政廳、萊茵河遊船碼頭,遠遠的看到一個船形的建築,那就是巧克力博物館了。這座船形建築是博物光同時也是巧克力IMHOFF的工廠。介紹從製作咖啡最主要的原材料咖啡豆開始,產地、分佈、產量、質量和製作工藝。隨後就是有趣的生產線了,除了不能觸摸機器,完全可以走到很近的距離觀看巧克力的製作。從攪拌、混合奶脂、造型、包裝。流水線這頭進入的是原材料,從另一頭出來的就是包裝完好的巧克力了。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參觀的途中還有工人大嬸用餅乾蘸著新鮮熬出的巧克力汁給遊客品嚐,真是美味。玻璃的展示櫃裡有用巧克力做出的各種造型,印象頗深的是有個用巧克力製作的一比一的足球,足球上的黑白方格就用黑色和白色的巧克力製作。一樓的大廳是巧克力工廠的銷售大廳,這裡有各種各樣造型和口味的巧克力,雖然是巧克力工廠,感覺價格還比別的地方貴很多。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夜晚的火車站也與白天大不相同,相機拍下後就象一個透明的玻璃盒子。

德國——以大教堂聞名於世的科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