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爲什麼沒有發生工業革命?

彬彬170139481071112


工業革命的產生需要市場條件

大家都知道,工業革命意味著勞動效率的提高,開始以更高的動力代替人力,畜力以及風力,水力。工業革命發生在歐洲我是不意外的。


第一:外部市場日益擴大,能傾銷的商品卻跟不上市場需要。尤其是歐洲殖民者們佔領了十分富饒的美洲,亞洲,非洲等地。

第二:白銀,黃金產量越來越高。有錢卻買不到商品成為通病。


工業革命產生的競爭因素

大家都知道歐洲國家小,國家多。在新航路開闢後,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加入了殖民掠奪中,大肆掠奪殖民地。歐洲國家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前期是西班牙,葡萄牙,後來是荷蘭。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掌握了制海權。並且開闢了北美,印度,澳大利亞等市場。但是英國人口少,面對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的競爭,有心無力,迫切需要提供更多商品,獲得更高的動力。蒸汽機便出現了,瓦特改良蒸汽機後,英國工業革命如火如荼,英國一躍成為頭號霸權國家,日不落帝國誕生了。



工業革命產生的制度,人才條件

英國率先完成了資本主義憲政,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在制度上,維護了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基礎。人人爭先開闢殖民地,以獲得鉅額財富為目標。


航海家們,科學家們,文學家們,藝術家們等,文藝復興解放了人們思想,同時,封建制度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平民可以接受教育,湧現出源源不斷的人才。


同時,反觀中國!那麼大的國內市場,那麼廣闊的歐洲市場,此時此刻,中國在做什麼?

第一:西學東漸,關鍵因素被打破

大家都知道明末,越來越多的歐洲人進入中國。明朝後期,國際貿易極度發達,明朝的手工業品傾銷世界市場。源源不斷的財富流入中國,同時西方的文化也和古老的中華文明產生了碰撞,最著名的是徐光啟翻譯的《幾何原本》,利瑪竇親手繪製的《萬國全圖》等,玉米,土豆,紅薯,番茄,辣椒傳入中國。清朝的“紅薯盛世”也因此而來。

第二:清政府愚民手段,統治者目光短淺

首先是嚴禁國內外交流。這一點,康熙是非常聰明的人,學習了西方先進的天文地理數學知識,但是康熙深知這些東西對清政府統治非常不利。直接閉關鎖國,留幾處通商口岸。清政府喪失了正確世界市場,傾銷商品的機會。

其次是大興文字獄,鉗制人民思想。萬馬齊喑,學術界一片死氣沉沉,200年沒出人才,全部是奴才。智力資源極大浪費。開眼看世界的人沒了,最後連清政府自己都不知道外部世界是什麼樣子,鴉片戰爭都不知道英國有多大,在何方?真是可笑之極。

最後是清政府不思進取,坐以待斃。說到這裡,會有人噴我,咱們看看清政府所作所為就知道了!1840年到清政府滅亡,大約有70年奮起直追的機會。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屈膝投降,簽訂了賣國條約《南京條約》,此後一發不可收拾,簽訂了1000多個賣國條約。最後差點成為殖民地國家。國家主權被破壞殆盡,最後僅僅直隸地區控制,其他地區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70年,清政府在最後幾年終於認識到自己的落後,開始憲政,結果氣數已盡。


說到最後,中國缺乏制度,人才,市場,社會環境。當殖民者大肆侵佔世界市場的時候,清政府把自己圈養起來,不敢開眼看世界。最後,中國喪失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差點成為殖民地的亡國滅種!最後,經過辛亥革命,以及北伐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終於建立,人民當家作主。在改革開放後,終於趕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車,為什麼中國科技落後?因為中國參與世界市場的時間太短,中國只要有機會,一定會復興的。而西方,比如芯片是幾代人的結晶,西方佔據了世界市場的高端市場,是西方几百年來積累的結果,中國要想實現工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以上,僅僅代表個人看法!


顏良但是文丑


工業革命需要的幾個條件都不具備,第一人才,我們一直處於人才流失的狀態,第二內需,你不可能靠出口推動工業革命,第三貿易壁壘,你不能被其它先進國家的產品打壓。過去幾十年我們受制於這三個條件,無法進行工業革命,最近幾年這三個條件逐漸成熟,中國進入最有可能工業革命的時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