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足,買郊區大房子,還是市區小房子?

房價高,但是上班七八年攢了錢就這麼多,家裡老人看不過去自掏腰包貼補點,買房的錢還是緊緊巴巴,沒有足夠的選擇空間。

怎麼辦?是買郊區的大房子,還是市區的小房子呢?大嘴就此分析一下。

錢不足,買郊區大房子,還是市區小房子?

首先,考慮經濟之前必須要考慮到家人的問題。

買的房子是要給家人住的,不是隻要一個“已經買房”的名頭,也不是要一個不動產產權證書,更不是僅僅是想上車。所以說家裡的每個人都要照顧到,老人容易生病,周邊的醫療配套怎麼樣?孩子要上學,周邊的教育資源一定要好,自己和另一半要上班,交通一定要便利。順著這個方向,才能考慮下面選擇的問題。

錢不足,買郊區大房子,還是市區小房子?

其次,沒錢並不代表著一定要買郊區。

如果家裡沒有老人,那麼不要說沒得選擇只能買郊區。告訴你,每天的來來回回兩個多小時的通勤時間能改變你一生,信不信?郊區交通不夠便利,如果你有車你也得考慮早起的問題,先送另一半上班,再送孩子上學。如果你沒車,更要考慮要不要買這個大戶型的郊區。

每天天不明就出門,晚上八點多到家,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地鐵再方便也有二十多站,轉乘、進站、出站這都是時間吶。過不了多久這種日子,後悔都來不及。不如買市中心的小戶型,過了幾年,孩子大了,這個小戶型在市中心的位置絕對升值,再置換個大點的房子。

錢不足,買郊區大房子,還是市區小房子?

再次,重視家人生活環境可以選擇郊區。

如果你說你特別喜歡那些空氣清新,人口稀少,就是相中那個項目的環境了,可以選擇郊區,畢竟家人的健康最重要。

或者說,這個地方現在雖然是郊區,但是看規劃,在短時間內一定不亞於市中心。你對這個地方的發展特別有信心,何樂不為。不過,如果你處在一個一二線的城市,買了郊區的房子,就要有車輛限行限號的心理準備。

最後,買房必定存在取捨。

有的購房者,認為買房一定要考慮它的價值。沒錯,和錢相關的考慮未來價值不錯,弄不好以後會賣個好價值。但是一定要弄清楚事情的本末,居住、健康、便利,滿足了這三要素,再去考慮它的升值性、經濟性。

如果只能滿足這三者,經濟性放棄也罷。如果魚和熊掌能兼得,那最好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