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寶媽不得不了解的寶寶視力及促進視力發育方法

寶寶不同年齡,視力達標的標準是什麼?

人類並非一出生便擁有1.0的視力,而是隨著外界的刺激才慢慢發育出各種視覺機能,出生後到3歲期間是視力發育最重要的階段。

寶爸寶媽不得不瞭解的寶寶視力及促進視力發育方法

眼睛大又萌的咘咘

剛出生的寶寶,看東西是模糊的,沒有色彩感,也沒有立體感

滿月時,視野窄小,僅能看到眼前20釐米的物體,但依然是模糊的。

2個月時,視野明顯增大,左右眼會同時追視人的動作,能辨別少量顏色以及較大的物體。

3個月時,可追視移動的小物體,也可以辨別各種不同的顏色。

4個月時,會看自己的手,能用手去抓看到的小東西。

6個月時,雙眼可以對準焦點。此階段眼球逐漸成熟,可分辨上、下、左、右不同的方向,立體感的建立也接近完成,拿東西更加準確。

1歲時

,視力僅有0.2或0.3,視野寬度慢慢接近成人。

兩歲時,視力達到0.6。

四五歲時,視力達到0.8左右,有精細的視覺反射運動。

六七歲時,視力在0.8-1.0之間。如果六七歲的寶寶,視力達不到0.7,可能有弱視。

寶爸寶媽不得不瞭解的寶寶視力及促進視力發育方法

嬰幼兒的視力發展需要一定的時間

在家如何檢查寶寶的視力好不好?

孩子視力在3—6歲期間逐漸發展,到12歲左右完全穩定。通常兒童視力疾病最好的治癒期也是在6歲之前,專家介紹說,有些視力疾病錯過了最佳治療期,治癒的概率會大大降低。所以父母應儘量多注意孩子的視力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可是由於孩子的年齡比較小,認知水平的低下,表達能力的欠缺,使得視力疾病的發現變得比較困難。

簡單方法評估嬰幼兒視力:

光覺反應:新生兒都有光感,當強光照射時會引起閉目、皺眉,兩個月時對光反應就很強。如果小兒對光照射無反應,就表明有嚴重的視力障礙。

注視反射和追隨運動:出生後2個月的小兒開始能注視眼前較大物體,並能在小範圍內追隨目標轉動眼球;3個月時可隨意注視和追隨玩具,頭也隨之轉動;5個月時,嬰兒黃斑中心的發育已趨完成,能分辨人的面貌,對喜歡的顏色表現歡悅。如果不能穩定注視目標,或表現出無目的尋找或眼球有節奏地擺動,表明視力不佳或有眼球震顫。

遮蓋試驗:即交替遮蓋兩眼,觀察小兒行為。當遮蓋視力差的那隻眼時,孩子不在意,而遮蓋視力好的一眼時,小孩會用手推開遮蓋其眼的手或物,因為此時被迫用視力差的眼視物,小兒會因視物不清而煩躁哭鬧。

一般來說,當父母發現孩子有以下表現時,就應該提高警覺心:

A、看電視習慣走到電視跟前

B、經常出現眨眼睛,揉眼睛的情況

C、看人看物的時候喜歡斜看

D、出現斜視(也就是俗稱的鬥雞眼)

E、經常眯眼看東西,經常側著頭看東西。

寶爸寶媽不得不瞭解的寶寶視力及促進視力發育方法

幼兒的視力檢查很重要

當經常出現以上情況中的某一種或者幾種時,尤其是B至E項,家長這時可以帶著孩子到專門的醫療機構做擴瞳驗光,以確定孩子是否有視力損傷情況。

寶寶出生時都是遠視。一般認為初生嬰兒大多為遠視眼。因為嬰兒眼球比成人小,6個月的嬰兒眼球只有成人的2/3大,其眼軸距離較發育完全的正常眼睛還短,所以影像會成形在視網膜之後,形成遠視。從寶寶出生到7歲這一段時間,他的眼球發育最為迅速,眼屈光度也逐漸向近視方向移動,遠視程度隨之慢慢下降。六七歲的寶寶沒有遠視,要警惕近視的發生。

當寶寶散光的度數小於100度時無需擔心,但是散光大於150度,需要佩戴眼鏡。

促進視力發育的方法

0—6個月:黑白期

新生兒只能看到光和影,吃奶的時候剛好可以看到媽媽的臉,再遠的地方就看不清了。寶寶3個月大時已具有三色視覺,但這個時候他們最感興趣的還是對比強烈的黑白兩色,尤其是黑白相間的圖案,所以此時最好在寶寶眼前20—38釐米處放一些具有黑白對比色的玩具,以刺激其視力發育。

6—12個月:色彩期

這是寶寶辨別物體物象細微差別能力的發展關鍵期,此時他們需要的是顏色對比鮮明的圖像和玩具。

寶爸寶媽不得不瞭解的寶寶視力及促進視力發育方法

色彩的鍛鍊可促進寶寶視力的正常發育

1—3歲:立體期

寶寶能直立行走了,開始對遠近、前後、左右等立體空間有了更多認識,這時家長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3D玩具,引導寶寶視覺從二維向三維轉化,激發想象力,如各種積木幾插接式、鑲嵌式的玩具都是對寶寶視力和智力發育有所幫助。

3—6歲:空間期

通過視覺,寶寶能判斷出物體大小、上下、內外、前後、遠近等空間概念。這個時候,家長應利用遊戲發展寶寶的空間視覺能力,如走迷宮、識別各種標誌、各國國旗、學地圖、找不同(辨別兩張看似相同卻有五處不同的圖畫)等,同時,讓寶寶學著使用油畫棒、毛筆、橡皮泥等進行繪畫訓練,將視覺啟智和美育教育相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