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從自殺大臣家中搜出個箱子,打開一看,嘆道:給他兒子升官

所謂酷吏,就是喜歡用殘酷的方式進行審判和執政的官員。在很多人眼中,酷吏是君王手中的一柄利劍,他們執法如山、手段殘忍、六親不認,經常會幹一些君王所不願乾的髒活,比如追捕、迫害很可能危害君王統治之人。髒活幹多了,酷吏總是樹敵無數,成為大眾仇恨的焦點。因此,歷史上酷吏們的命運大多都不是很好。

漢武帝從自殺大臣家中搜出個箱子,打開一看,嘆道:給他兒子升官

漢武帝劉徹,是一個喜歡用嚴刑峻法治國的君主。所以在他手下,有很多酷吏,而在所有酷吏中,又以張湯為佼佼者。

張湯是長安人,從小就是個當酷吏的胚子,他最愛玩的遊戲就是審訊,而對象則是家中盜取食物的老鼠。張湯長大後,其審訊天賦得到了極大發揮,也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漢武帝一朝,諸侯王頻繁造反,而鐵面無情、不怕得罪人的張湯成為負責這些案件的最佳人選。在處理淮南、衡山、江都三王謀反的案件時,他均做到窮追狠治,徹底審理。在他的羅織之下,被處以死刑者達到數萬人之多,其中不乏無辜者。面對這些生命的消逝,張湯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漢武帝從自殺大臣家中搜出個箱子,打開一看,嘆道:給他兒子升官

對於張湯雷厲風行的性格,漢武帝表示相當讚賞,他認為張湯會成為自己手下一把利劍。於是便將其提升為御史大夫,成為三公級別的高官,並要他負責國家經濟工作。感動於武帝對自己的提拔,張湯表現出極高的忠誠度,並將所有不光彩甚至骯髒的活,攬在自己身上。

為了討伐匈奴,漢武帝制定了一系列與民爭利的政策。這些政策雖然充實了國庫,提供了軍費,但卻搞得社會民不聊生、百業皆廢,造成很不好的影響。而張湯卻主動為漢武帝背了這些黑鍋,讓自己聲名狼藉,也為自己製造了無數敵人。

漢武帝從自殺大臣家中搜出個箱子,打開一看,嘆道:給他兒子升官

在張湯的敵人中,有個叫朱買臣的人,此人官拜長史,早些年曾受過張湯的排擠和侮辱。為了報仇,朱買臣聯合其他兩位長史,共同在漢武帝面前說張湯的壞話。他們捏造謠言,說張湯大搞官商勾結,將國家機密政策提前洩露給商人田信,然後兩人趁機囤積居奇,從而牟取暴利。

聽完朱買臣等人的讒言,漢武帝果然對張湯起了疑心。因為他早就察覺到,自己只要有了某些打算,就總有商人會“提前料到”。很顯然,漢武帝的某些親信很可能向外人洩露了他的意圖,其中嫌疑最大的,自然是負責經濟工作、經常與他接觸的張湯。

漢武帝從自殺大臣家中搜出個箱子,打開一看,嘆道:給他兒子升官

為了查驗此事,漢武帝派執法官趙禹去審訊張湯。而趙禹和張湯一樣,也是名酷吏。在審訊中,趙禹大聲責備張湯:“如今對你所有的指控都有據可查,你還有什麼可抵賴?之前被你整死的人有多少,如今你終於遭到報應了吧!”對於趙禹的逼問,張湯卻表現出問心無愧的模樣:“我張湯雖位列三公,卻絕對沒有做過違法亂紀之事,所有對我的指控,全是朱買臣等小人捏造的!”說完,張湯便在趙禹的目視下自盡而死。

張湯自殺後,漢武帝認為他是畏罪自殺,於是派人去抄他的家。結果抄家官員發現,貴為正國級官員的張湯竟然沒有任何產業。家中最值錢的東西就是一口破箱子,裡面裝著五百金,打開一看,都是來自於皇帝的賞賜。而對張湯搞官商勾結的指控,由此便不攻自破了。同時,張湯的葬禮也很寒酸,只有棺木而沒有外槨。對此,他的母親悲憤地說:“我兒作為天子的大臣,竟被誣陷致死,有什麼可厚葬的!”聽聞張湯母親之言,漢武帝明白自己殺錯了人,張湯雖然是個酷吏,同時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廉吏,於是後悔道:“有這樣剛烈的母親,絕對生不出貪贓枉法的兒子。”

漢武帝從自殺大臣家中搜出個箱子,打開一看,嘆道:給他兒子升官

最終,漢武帝處死了朱買臣等人,也算給冤死張湯一個交代。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漢武帝下令提升了張湯之子張安世的官職。在漢武帝的提攜下,張安世最終位極人臣,封侯拜相,成為集軍權和相權於一身的三朝老臣。之後,張安世的子孫繼承了他的爵位,並橫跨東西兩漢,將富貴保持了兩百多年。

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在筆者看來,張湯或許並沒有後世傳揚的那麼壞,雖然手段比較極端,但內心卻是為國為民。在他幫助下,漢武帝獲取了攻打匈奴的資金,也順帶打擊了橫行鄉里的豪強,而這些工作從長遠來看,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所以張湯的後代享受幾代人的榮華,也是不奇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