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除了冯小刚,这两天还有一位导演的名字被反复提起。

那个“高高在下”的姜文,带着他的新作《邪不压正》回来了。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和年长他5岁的冯小刚不一样,姜文不是一位高产的导演。

加上这部《邪不压正》,姜文导演的电影拢共也就6部,却常常带着“口碑”“佳作”的标签。

《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被许多人奉为经典,就连最“脱离群众”的《一步之遥》也有不少拥戴。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这个夏天,人们伸长了脖子,苦苦等了四年,终于等来了这部“年度期待”

即便没看过张北海的原著小说《侠隐》,光从崔永元在《邪不压正》首映礼上的发言中,也能知道这部片子讲述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北洋年间,十三岁的习武少年

李天然(彭于晏 饰)目睹师父一家惨遭大师兄朱潜龙(廖凡 饰)和日本人根本一郎(泽田谦也 饰)灭门。

侥幸逃生之后被美国人亨德勒医生救下,送往美国学医,并接受了严格的特工训练。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十五年后,北京变成了北平,李天然回国执行任务,伺机报仇,神秘男子

蓝青峰(姜文 饰)的出现却向他扔出了一个个新的难题。

历史的漩涡越卷越大,北平第一裁缝关巧红(周韵 饰)、交际花唐凤仪(许晴 饰)也被卷入其中。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用宁浩的话说,这是一部“很姜文,很电影”

的电影。

有姜文标志性的手起刀落,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有屋顶裸奔的彭于晏,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有姿态撩人的许晴,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有一如既往美得超尘绝艳的周韵。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还有姜文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值得反复玩味的对话。

“你写日记吗?”

“不写!”“心里话会写日记里吗?”“不会!”

“写出来的还能叫心里话吗?”

“不能!”

“写出来的那叫什么?”

“下贱!”

然而《邪不压正》并不是《让子弹飞》,它并不是一部能让观众集体狂欢的商业大片,而是处处充满姜文式恶趣味的一次个人表达

从影院的座椅上挪开屁股的一瞬,爱他的会觉得意犹未尽,不爱他的看完会觉得一头雾水。

从北平城的一砖一瓦,到民国时期的衣饰装潢,《邪不压正》在视觉上拍得“很实”,让人几乎能切实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

但里面的所有角色却都带有一种戏剧化的荒诞色彩,个个来无影去无踪。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复仇的主线之外,又同时牵扯了国仇家恨和儿女情长,但无论哪一条线都留了“豁口”,似乎无始无终。

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处理过于“写意”,让人云里雾里。

但这些,也正是姜文电影的迷人之处,亦虚亦实,难解难分,观众身在影院,却恍如身处姜文精心营造的梦境。

有些电影,是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有些电影,却只有少数人才能心领神会,《我不是药神》属于前者,而《邪不压正》明显属于后者。

你可以说“看不懂”,却不能说他“不讲究”。

“讲究”这件事,仿佛是姜文根深蒂固的一种执念。哪怕是一缕阳光,一种气味,都不能有偏差。

在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仅是宁静挂在床头的一张照片,他就拍了2万多张。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这种执念也延续到了《邪不压正》中,“屋顶”是影片中最为重要的场景之一,屋顶上是男女主角的情深意长,屋顶之下则是权力战争中的尔虞我诈。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影片中看起来特别酷炫的飞檐走壁,其实很不好拍。

因为“真的屋顶上不去,就塌了。北京这房顶没剩下几个,更不能让你遭害“,而搭一个也不够,得搭一片,“北京也没这么多地儿”。

最后,姜文选择在云南搭建了4万平方米的场景,专门从北京运来瓦片,从北京找来专人铺上,“跑一趟瓦就碎一趟”,姜文也因此落得了“较劲”的名声。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然而,在他自己看来,“这不叫较劲“,而是”你想让人在屋顶上跑,他就得这么实现“。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在旁人看来”差不多得了“的事儿,到了姜文这儿,就是不行。

而这种执拗,也是源自于对历史广泛的考证和对事物极尽细致的观察,“必须了解得都吐了才能作出自己的表达”,在拍电影之前,姜文就已经对这部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心”。

在《邪不压正》里,扮演日本兵的都是体操队的学生,因为根据民国时期留下的影像资料显示,日军身高在一米五左右,“步枪一米六八,人得比枪矮一截”。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但另一方面,廖凡等主演的身高无法改变,所以姜文采取的方式是“扣子做大一些”。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因为不这样“就不对,就糙”。

有了对“讲究”的要求,别的在姜文看来都“不叫事儿”。

“如果你的电影超预算了怎么办?”

“什么叫预算?”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所以《邪不压正》这样的电影,只有姜文会拍,也只有姜文能拍。

面对窦文涛的发问,是否会担心自己的电影“不接地气”。

“给人点好东西吃,他会记着你原来对人尊重来着,您天天想着接地气,掏人兜里的钱,人家进步着,回头一看 ,孙子,你当时给我拍什么烂电影看,你这人不靠谱。“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可要是你好心好意,人家还不领受呢?”

“没关系,给他点时间,来得及“。

《邪不压正》今日豆瓣开分7.3,很多人觉得姜文让他们失望了,但姜文不在乎。

在他看来,

“能不能讲清楚一个故事,讲得有趣,这都是技术,这都不叫事儿“,难的是“不讲一个故事”。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相比于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他似乎更执着于“造梦”,而且“天真”地认为,“我以为我拍的都是他们的梦呢,我没以为我跟他们的梦不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在《让子弹飞》大获成功之后,他又拍了《一步之遥》。

中国电影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圆桌讲究派》里,孟广美说,《一步之遥》是她最喜欢的姜文电影,但当时竟然约不到人一起去看。

但对于这样的指摘,他也抱着一种乐观,“我对得起你无知的时候,就够了“

”我觉得他今天不懂,他有一天会懂的,等他懂的那一天回来想,老姜真对得起我。“

面对自己的“衣食父母”,也许没有多少人能有姜文这样的“狂妄”,而无论你喜不喜欢这部电影,都不可否认,中国电影既需要《药神》,也需要姜文。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