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拾者小區內堆放廢品讓居民心煩 市民:莫讓其成「三城聯創」絆腳石

市民:莫讓其成“三城聯創”絆腳石

首席記者楊洋

隨著“三城聯創”工作在我市迅速掀起熱潮,市容環境、文明出行等一系列整治活動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然而,作為“三城聯創”的一項內容,居民小區的環境秩序卻顯得有些“薄弱”。近期,有多名讀者向本報反映,居民撿拾廢品堆在小區裡,不僅破壞了環境、惡化了鄰里關係,也給“創城”工作帶來影響,小區環境整治迫在眉睫。

“出來進去的總能看到一堆廢品,誰心裡能舒服?”家住阜康裡的婁先生對於家門口的“廢品點”十分不滿。他稱,這些廢品都是一居民每天撿來暫時堆放在此,然後再進行售賣。但是夏天炎熱,這些廢品總會發出難聞的氣味,而且給人的感覺這裡就是一個廢品站一樣,讓人心裡不舒服。

根據婁先生的反映,記者在該樓前看到,三四個裝有廢棄飲料瓶子的麻絲袋子堆放在一單元門旁邊,一窗臺下堆滿了破舊的物品,雖然擺放還算整齊,但仍顯得凌亂。該樓前有一個不大的小廣場,石桌石凳可供人休息,但擺放在一角的麻絲袋子、飲料瓶子卻格外礙眼。有居民對記者說:“和該居民溝通過,但是沒用,天天看著這些垃圾堆,讓人心煩。”

小區內的“廢品點”存在後,難免會讓其他居民產生意見,時間一長,鄰里關係隨之惡化。黃女士家住橋南一小區,她所在樓就有一居民在公共綠地裡堆放了大量的廢品,只要她一站在北屋窗前,入目的便是大量的“垃圾”。

黃女士稱,這位鄰居長期的撿廢品讓大家怒不可遏,飲料瓶、紙殼子、廢舊機器撿回來後,他會對其進行拆分,有時會一大早便開工,咔嚓、咔嚓的聲音擾得大家睡不好覺,最後弄得很多人都有意見,但人家卻依然我行我素。黃女士說:“真心希望他能快點搬走,消停一下吧。”

小區內存在廢品點的情況算不上普遍,但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點,不論小區裡有沒有物業。記者瞭解到,這部分人大多以老年人為主,而且一部分人有退休金,在生活上並不差錢。一位收廢品的師傅曾經對記者說,賣廢品還是比較掙錢的。

市民張先生表示,無論是否生活所迫,廢品堆在小區裡肯定是不合適的,滋生蚊蠅、腐敗氣味對其他居民是一種影響,不聽勸阻讓鄰里之間關係破裂,這都是不和諧因素。

張先生稱,我市在“三城聯創”工作中下了很大的力氣,絕對不能受到小區環境的影響,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對小區內這樣的現象進行整治,取締的同時人性化管理,對那些真正有困難的群眾加以照顧,規範合適的地點,讓其能夠更好的生活,也讓其他居民安心、舒適。

捡拾者小区内堆放废品让居民心烦 市民:莫让其成“三城联创”绊脚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