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颈骨抗日战争的故事:今天,你出国了吗

马颈,位于雪峰山腹地,洞口县桐山乡人民政府驻地。

马颈,俗称马颈骨,按当地方言来读,也就是马颈国。当地人总喜欢把去乡政府,开玩笑说是去出国,所以我们这些在桐山中学读过书的人,都是堂堂正正的留学生。

马颈骨抗日战争的故事:今天,你出国了吗

玩笑归玩笑,可谓是无风不起浪,这里流传着一段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传闻逸事。

1945年4月9日,湘西会战开始,日军分左中右三路进犯芷江。左路军由广西边境向新宁,绥宁方向进攻;中路军以116师团为主力约3万人,由邵阳沿湘黔公路向隆回,洞口(当时的武冈县,洞口县是在1952年4月1日由武冈分出设立的)方向进犯;右路军由湘潭,邵阳等地向新化,溆浦,辰溪方向进犯。

日军中路116师团泷寺联队加上炮兵,特种兵部队约5000人,从隆回小沙江抄小路向溆浦龙潭袭击,并成功占领了龙潭青山界险隘,老庵堂和离形山及圭洞附近的松林高地,由于圭洞距龙谭司不足3公里,情况万万危急。我抗日部队迅速反击,4月17日晚上10时,占据了龙潭外围的所有主要战略要地。

马颈骨抗日战争的故事:今天,你出国了吗

同时,隆回小沙江的国军守军也堵住了后续日军的进攻,并给予沉重的打击,成功牵制了116师团主力。

4月25日前后,泷寺联队奇袭龙潭开辟据点接应主力时,在洞口山门,渣坪一带遭受重创,伤亡过半,准备从桐山乡马颈骨峡谷(该浃谷约8公里,最窄处不足一米,而且一边傍水,视野开阔,易守难攻)通关,我文昌部队及19师和63师(好像有一位师长姓杨,当时人称杨司令)在马颈骨两面山上设下埋伏,5月7日至14日,共歼灭泷寺联队3000多人,其联队长泷寺保三郎亦被击毙。

据有关史料资料记载,包括救援部队在内的日军在进军龙潭时兵力共15029人,战役后只剩216人。抗日瑶族英雄蓝春达组织的“嗅枪队”,与桐山瑶汉两族人民团结奋战,英勇杀敌,重创日军,为湘西会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功不可没。

马颈骨抗日战争的故事:今天,你出国了吗

故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话说泷寺联队经鹅肢膀,天安界,望乡,进入马颈骨地界,日军的烧杀抢掠激起了当地人们的奋勇反抗。瑶族首领蓝春达发动瑶汉人民,组织猎户手执鸟铳(俗称嗅枪)组成了自卫队(嗅枪队)。

瑶族自卫队有三十多人,开始时,只有两三把长短枪,剩下的全是鸟铳。用鸟铳射击时,射击者好像是把枪往鼻子底下轻轻一嗅,枪口就能轰的一声喷出一股火焰,所有人们又把鸟铳称作嗅枪。

马颈骨抗日战争的故事:今天,你出国了吗

鸟铳长三四尺,是一种利用火药发射一种很小的铁沙(也称绿豆沙)的一种枪械,一经打中,打死还好,一了百了。打伤的话,铁沙太小根本取不出来,死又死不了,那痛苦非常人所能忍受。在山高林密的山区,蓝春达带领的猎户常年在山林里打猎,一个个身手敏捷,神出鬼没。日军虽然武器精良,战斗力强悍,但在此时,也只有挨打的份。这边草丛里一枪,那边树枝上一铳,你还没搞清楚,他的人已经跑的无踪无影了,让小日本防不胜防,打又没地方打,再精良的技战术也是毫无用武之地,气得泷寺保三郎哇哇大叫。

没几天日军就伤亡过半,泷寺保三郎望着那群鬼哭狼嚎的伤兵,心慌意乱。再加上山区人烟稀少,给养补给困难,部队差不多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有部分士兵甚至饿得去偷山民喂猪的猪食,被人打死的。

马颈骨抗日战争的故事:今天,你出国了吗

泷寺保三郎也一时没有主意,命令翻译官去找山民打听情况。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行走不便的山民,翻译官用枪指着他脑袋问:“皇军问你,这是什么地方?”

“马颈国,”不知是山民本来的方言就重,还是故意把“骨”字说的很重,让人误解成“国”。

“马颈国?”翻译官一惊,忙问。

“是,是。”

“是个国家?”翻译官再问。

“是,是。”

翻译官把情况向泷寺保三郎做了回报,泷寺保三郎一听,望着伤亡过半的残兵败将,斗志全无,自言自语说:“国中有国,我命休矣!”

果然,泷寺一语成懴,在经过梭石边时,被中央军一枪击毙,完成了他可耻可恶的一生。

马颈骨抗日战争的故事:今天,你出国了吗

1972年9月中日建交后,泷寺保三郎的儿子在洞口县统战部领导陪同下,来到桐山祭奠他的亡父,并提出要拜见马颈国的国王。小日本就是这种狗德性,只要打痛打怕了它,它就会像狗一样向你搖尾乞怜。

可是,马颈骨哪有什么国王呢?但为了让小日本记住战败的耻辱,县统战部和乡政府安排一个健壮瑶民,穿上谣族节日的盛装,冒充国王接见了这个日本仔。后来,小日本在祭奠时,要用相机拍照泷寺保三郎被击毙的地方的地形地貌时,被统战部的领导以这是马颈国的军事重地,没经过国王陛下同意,闲人一律不得照相为由,阻止了。最后,小日本只得悻悻而归。

这事传出后,当地人一去乡政府,就被人调侃:“今天,你又出国了?”

(部分图片选自《最后一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