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中国国土近五分之一的沙漠,是中国的拖累还是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30多年的治理,土地荒漠化现象和沙化土地的扩展在不断缩减,目前全国有沙化土地面积约为1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的17%,我国治沙、防沙工作取得成效及方法经验已成世界典范!

占中国国土近五分之一的沙漠,是中国的拖累还是资源?

沙漠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而导致的旱地生态系统的持续退化,沙漠几乎所有大洲,2000年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1%旱地生活着人类人口占三分之一,即20亿人口。由于沙漠化将威胁到人类福祉的改善,因此,荒漠化是当今最严重的环境挑战之一。

占中国国土近五分之一的沙漠,是中国的拖累还是资源?

国荒漠化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国土陆地面积的27%,比中国的耕地面积总和还要大,可想而知如果把中国的荒漠化土地改造成林地、草原或耕地,对中国将会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占中国国土近五分之一的沙漠,是中国的拖累还是资源?

30年前,内蒙古的库布奇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是一片没有水、电或未来的贫瘠土地。为防治沙漠化,造林面积超过6000平方公里,改造后沙尘天气下降了95%,库布奇降水增加6倍。原来的库布齐沙漠现在变成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

占中国国土近五分之一的沙漠,是中国的拖累还是资源?

上图为库布奇沙漠及其沙漠中的一家酒店

从“死亡之海”到“绿色经济绿洲”,库布奇沙漠花了28年的时间,把“死亡之海”转变为“绿色经济绿洲”,给当地社区和居民带来了更好的环境和更多的经济利益。成功的实践证明,正确的策略和坚持的努力,是把广阔的沙漠变成财富和财富,以及更环保环境的重要因素。

占中国国土近五分之一的沙漠,是中国的拖累还是资源?

上图为俯瞰塞罕坝林场

除了库布齐沙漠,塞罕坝也是中国典型的治沙成功的案例,50年前的塞罕坝遍地黄沙,草木稀疏,人迹罕至,鸟兽绝迹,但经过几十年的治理,今天的塞罕坝已经成为祖国北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优美的自然环境每年吸引数十万各地游客前来旅游。

占中国国土近五分之一的沙漠,是中国的拖累还是资源?

每年夏天是塞罕坝最美的季节: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落叶松、樟子松,把每一片山头坡地染成深浅不同的绿色;连绵的草甸上,金莲花、柳兰、穗花、绒线菊、唐松草……随手一张照片,就是明信片一般的美景。

占中国国土近五分之一的沙漠,是中国的拖累还是资源?

上图为塞罕坝七星湖航拍

由于生态越来越好,塞罕坝的美景更是早已声名远扬,林场也改行卖起了风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每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一年的门票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

所以沙漠不是一片“死寂”的土地,它有着十分重要价值,除了沙漠下埋藏的煤层、石油和天然气外,沙漠也是一种旅游资源,我国的新疆、内蒙古等地都设有国家沙漠公园,当然改造后的沙漠景色更有一番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