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性別,更有助於小姐姐們的職場發揮

淡化性別,更有助於小姐姐們的職場發揮

在一項研究中,斯坦福大學助理教授阿什利·馬丁(Ashley Martin)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凱瑟琳·菲利普斯(Katherine Phillips)請參與者閱讀一系列關於性別差異重要性的表述,並根據認同程度打分。他們發現,相比主張關注女性特質(“性別敏感”)的女性,主張關注男性和女性相似點(“性別中立”)的女性,權力感和自信心更強。研究者的結論是:

淡化性別,女性更受益

馬丁教授,捍衛你的研究吧!

馬丁:在本項研究和其他四項研究中,我們看到了同樣的規律:淡化性別差異讓女性更自信。這些女性認為自己能克服工作中的挑戰,並且勇於提出不同意見。她們願意承擔更多風險、採取主動,並積極溝通。在男性主導的環境中,這種現象最明顯。

HBR:淡化性別指什麼?

馬丁:性別中立和性別敏感都是實現平權的策略。性別敏感指的是主張承認並接受性別差異的一系列觀念和行為,性別中立則相反。不過它並不意味著完全忽略性別差異,而是主張性別差異的重要性低於其他因素,並減少對它的關注。淡化性別的策略關注兩性的相似點,同時也關注獨特性:讓某個人與眾不同的因素,而非某位女性的與眾不同之處。這兩種策略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我們無法確定哪種更有效。

HBR:你似乎主張性別中立更好。

馬丁:根據我們的研究,在特定情境下是這樣。從性別中立的視角看,堅定、競爭、冒險等職場進取所需的性格特徵和行為,不再含有“男性”意味。將這些特質“去性別化”,可讓女性更容易在自己身上發現它們,並更樂於接受。

HBR:女性必須淡化自己的性別,才能在職場得到更高評價,這聽起來有點遺憾。我們還沒有超越這一階段嗎?

馬丁:性別中立確實有點反常識,因為我們總在宣傳多元性。問題不在於多元性本身,而在於我們強調哪些差異。

HBR:哪些差異存在問題?

馬丁:我指的是人格、興趣和技能方面的基本差異,它們其實都是刻板印象,規定了男性和女性各自“應該”具備的優勢和特徵。我們的第一項研究發現,當被要求思考性別差異時,女性經常列舉出主體性、堅定、獨立、競爭、行動力等特質。人們現在仍傾向於把這些特質與男性和領導者聯繫起來。我們還發現,女性認為強調這些“差異”,將損害他人對她們領導能力的評價。

HBR:所以其實是要淡化人們對兩性能力差異的觀念,而非淡化實際表現的差異?

馬丁:沒錯。我們不應淡化實際存在的問題,比如女性整體上遭遇的不平等。有研究證實,如果能力至上的工作體制忽視對人們境遇和機會差異的考量,女性和少數群體將處於不利地位。如果你無視這些差異,你就是在無視組織中損害女性自信的系統性問題。你會認為,如果體制沒問題,那就是女性自身的問題。這種態度是有害的。

我們必須謹慎使用性別中立策略。它的核心是消除女性在技能方面與男性不同的觀念,因為這不符合事實。

HBR:淡化性別會讓人感覺無法保持本真嗎?

馬丁:完全不會。性別中立並不主張女性應該更像男性,而是要消除男性和女性分別具備某些特質的觀念。實際上,我認為性別敏感也有損害本真性的風險,尤其是對於不認同“女性特徵”的女性。強調性別差異,然後鼓勵男性和女性在工作中展現真實自我,這等於預設他們的真實自我是圍繞性別建構的。性別中立讓人們真正保持本真,而不去定義本真性對男性和女性分別意味什麼。

HBR:性別中立能否讓女性更自信?

馬丁:是的,我們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我們讓研究參與者讀一篇關於如何實現職場平權的文章。其中一半人讀的文章主張,性別差異並不真的存在,我們應關注相似點,從而實現和諧;另一半人讀的文章主張,應該強調性別差異,女性有很多獨特的重要技能,我們應通過充分承認差異實現和諧。相比閱讀後一篇文章的女性,閱讀前一篇文章的女性感到更自信,更認同“我能夠克服挑戰”“我樂於在工作中提出不同意見或質疑他人”等表述,而且她們的自信較閱讀文章前也有所提升。

HBR:你的研究對象也包含男性嗎?

馬丁:我們的一項研究發現,性別中立並不影響男性的自信;但在另一項研究中,男性的自信受到負面影響。這種現象符合我們的論點:我們強調的差異都屬於傳統上的男性特質,且被視為職場中的優勢,因此淡化這些差異很可能降低男性的自信。

HBR:是否女性需要更自信,而男性需要減少過度自信?

馬丁:我們發現男性和女性都會對自身能力過度自信,但男性更嚴重。也許女性的自我評估更準確,但問題在於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差異。

HBR:自信如何體現在行為中?

馬丁:我們根據人們對一系列場景的反應打分。例如,一位女性拿到好牌後是否還會叫牌?談薪酬時是否會爭取最理想的待遇?我們發現,女性對傳統男性特質的認同度越高、在性別中立的組織中越多展現這些特質,她們的自信和行動力就越強。

HBR:性別中立和種族中立一樣嗎?

馬丁:我們從種族研究中借鑑了很多語彙和測試方法,但二者並不一樣。我們對種族問題的討論方式與對性別問題不同,至少在美國是這樣。如果我們主張對種族保持中立,人們經常會忽視非白人群體境遇的系統性和結構性差異,因此保持種族敏感可能有好處。性別中立策略淡化的很多差異並非系統性差異,而屬於刻板印象。所以種族中立只在理論上與性別中立相似,現實中並非如此。

HBR:管理者如何助推性別中立?

馬丁:在分配任務職責、培養下屬及與下屬互動的過程中,管理者可以避免強化刻板印象。例如,組織經常要求女性做行政或情感類工作,因為人們認為她們更擅長。人們對男性和女性的興趣和願望有各種預設,性別中立則儘量淡化這些預設,讓每個人完全被當作個體看待。

HBR:我去上班的時候如何淡化自己的性別?

馬丁:我不會建議任何人隱藏自己的性別認同或拒斥女性特質。你只需記住,性別不應該束縛你。男性和女性並沒有天生適合做的工作,也沒有天然的優勢或劣勢。重要的是,你和身邊任何人一樣,對於機會和提升都享有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