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张之洞(一)

大清朝曾经一度辉煌,但到了道光皇帝时,开始走上了下坡路。道光十七年八月三日(1837年9月2日),一个婴儿在兴义府呱呱落地,他就是未来的中兴大臣张之洞。张之洞一出生就不停地哭,可能他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一个残败的王朝,他要呕心沥血效命这个王朝.....

对于知府张锳来说,这是他的第四个儿子。在高兴之余,对于孩子不停地哭又感到很焦虑。于是,张贴告示,求名医前来诊疗。也不知这孩子哭了几天几夜,什么时候停止的哭闹。反正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让人们惊奇不已。

这兴义府,地处贵州省,不远处有一座山叫将军山。传说这山上有一只老猿,这老猿据说有三百多岁了。每到月明星稀,人们总能听到从将军上传来的老猿的凄厉的叫声。这叫声让人听了毛骨悚然。自从张之洞出生,山上的老猿就没有叫过。于是,人们说,那老猿投胎转世成了张之洞。

虽然张锳在贵州当官,但他的家乡却是在直隶的南皮。张家祖籍是山西洪洞县,明朝大移民时候迁到北京通县。到了他祖先张端这辈,迁移到了当时的天津府南皮县(今河北沧州南皮县)。一直以来,张家世代为官。张锳这辈把家搬到南皮县城南面五里远的双庙村,所以说张之洞是沧州南皮人,沧州名人植物园里有张之洞的铜像。

张锳一生娶过三个夫人,最后一位朱碧筠就是张之洞的生母。张之洞的外公朱恩也是进士出身,而张之洞的母亲也是才女,擅长弹琴。张之洞到了四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突然去世。他便由张锳的另一位夫人魏氏抚养,魏氏对张之洞非常关爱,后来张之洞当了大官,魏氏也受到封赏。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张之洞开始了启蒙教育。他老爸给他找了一个老师,名叫何养源。张之洞虽然很顽皮,但是在学习方面非常认真。有个传说,说张之洞小时候读书从来不坐凳子,而是蹲在上面。我个人认为,这有两种可能。张之洞身材矮小,蹲在上面能增加高度,更难清楚地看到前面。另一个原因,坐凳子有时候会犯困,而蹲在上面就克服了这方面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张之洞的学习既刻苦又认真,再加上他的聪明好问,成绩斐然。到了他八岁的时候,就读完了四书五经。

到了十二岁,张之洞从贵州返回原籍,参加童子试。第二年,张之洞考中了秀才。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儿来说,能考中秀才简直是非常神奇的事情!

又过了两年,张之洞参加乡试。十五岁的张之洞竟然考了第一名,喜中解元!!(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