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原来主要原因在这!

和南宋的岳家军,明朝的戚家军一样,都是冠以统帅姓名的军队,遗憾的是杨家将虽然真实存在,但是绝大部分都是文学创作。

杨家将始于杨业

杨业就是文学作品中的杨继业,他原非宋将,而是北汉建雄军节度使,由于作战勇猛,外号杨无敌。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原来主要原因在这!

北汉是宋朝统一之路上最后一只拦路虎,他们依附契丹,以至于后周柴荣,宋太祖赵匡胤数次用兵均无功而返,直到太宗赵光义亲征,才一举荡平北汉,杨业的归降使得太宗非常高兴对其委以重任。杨业即为初代“杨家将”。

雁门之战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980年辽军发兵十万来雁门叩关,当时杨业仅有守将数千人,而驻守太原的潘美为了稳固太原的防务拒绝发兵救援。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原来主要原因在这!

杨业无奈只得出奇兵,他率军绕至辽军背后,发动突然袭击,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战果,一举击溃辽军。

986年太宗挥师北上,杨业为西军主帅,因东路军战败,杨业也只好统兵南撤,但却遭遇辽军主力,杨业力主避其锋芒,但是监军王侁却讥讽杨业:“领数万精兵,而怯懦如此!”,杨业无奈被迫领兵出战,最终在陈家谷战败被擒,最终绝食而亡。

此战,杨业长子杨延玉一并战死。

二代杨家将,杨六郎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原来主要原因在这!

杨六郎就是杨延昭,自幼随父作战异常勇猛,杨业死后杨延昭被升为崇仪副使,其后又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驻守北宋边境,其威名不输其父。

杨延昭驻守边境二十余年,治军严明,辽军畏惧他,将其看作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故而有“杨六郎”之称。1014年57岁的杨六郎病逝于任上。

三代杨家将,杨文广

杨文广乃杨延昭之子,以父荫为官,但是杨文广却不是纨绔子弟,初为小吏,以军工升迁,后来得到范仲淹的赏识。

广西侬智高叛乱,杨文广随狄青平叛屡立战功,宋英宗对他的评价是“文广,名将后,且有功。”,其实从杨文广这一代开始杨家将就已经走下坡路了。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原来主要原因在这!

1074年,稳定了数十年的宋辽边境战火再起,已经75岁高龄,官居定州路副都总管的杨文广再度为朝廷献策,无奈年事已高,还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复就去世了,享年75岁。死后,被追赠为同州观察使。

三代杨家将就此落幕,此后杨家多是籍籍无名之辈,再未出现名将。像杨宗保,穆桂英则是杜撰出来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