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打通脫貧政策落地落村的最後一公里

民和:打通脱贫政策落地落村的最后一公里

扶貧政策宣講現場

“如果家中是雙女戶,請問有什麼優惠政策嗎”?

“計生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規定,自2004年實施計生家庭夫妻雙方為我縣農業戶口,年滿55週歲,現存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或子女死亡現存子女,每人每年扶助1160元”。

“申請貧困戶小額信用貸款在年齡上有哪些要求”?

“申請客戶要年滿18週歲,在民和縣內有固定住所、有民和縣常住戶口,具備一定勞動技能,有經營項目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借款到期時借款人的年齡男性不超60週歲、女性不超55週歲”。

5月的初夏,民和縣峽門鎮的田野裡吹過一股清爽的涼風,地裡的麥子已經泛起了綠,民和縣精準扶貧政策宣講組深入峽門鎮峽門村和陽坡村對兩村的貧困戶就精準扶貧政策進行了耐心、細緻的宣講。

民和:打通脱贫政策落地落村的最后一公里

宣講幹部向諮詢的群眾耐心解答相關政策

一邊是村委會里的集中宣講,而另一邊的農家裡,峽門村村民白成海忙活著收拾房屋,前不久,白成海一家人從交通不便的山上搬到了離村委會不遠的山下,白大哥笑得燦爛,和我們聊起了家常,“以前在山上的時候,道路雖已進行了硬化,但是老人孩子出行還是非常不便,尤其雨雪天,更是困難,去年,我依靠搬遷政策在山下建了房子,如今已經搬了下來,幹啥都方便了”。享受了惠民政策,搬遷了新居,聽聞今日有幹部專門到村上集中宣講扶貧政策,白大哥這回特意讓妻子前去深入地瞭解一番。

白成海說,孩子們的學費減免,家也搬下來了,再努努力,通過產業資金和貧困戶小額信用貸款發展好產業,這日子就能過舒坦了。感受到黨的好政策,白成海下定決心要摘掉“貧困帽”。

村裡人不比城裡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前不清楚的政策專門要找到鎮村幹部瞭解,這樣的集中宣講既不耽誤大家下地勞作,也不耽誤大家獲取扶貧信息。村民田繼文說,以前,儘管幹部們對政策也進行了宣傳,但有些政策大家還是理不清,通過這樣系統的宣講,大家對貸款、醫療保險等方面的政策瞭然於心,今後要加倍努力,通過黨的好政策和自身的奮鬥早日實現脫貧。

民和:打通脱贫政策落地落村的最后一公里

群眾諮詢現場

用峽門鎮峽門村第一書記張福軍的話說,“宣講組進村集中宣講,打通了脫貧政策落地、落村的最後一公里”。

為了能夠讓貧困群眾切實享受政策紅利,積極引導貧困群眾轉變觀念、強化認識,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民和縣成立了以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為組長,以社保局、衛計局、信用聯社、就業局、扶貧局等部門幹部組成的精準扶貧政策宣講組,從5月11日開始至5月30日充分利用20天時間,深入民和縣2018年35個退出貧困村開展覆蓋全部貧困戶的政策宣講,積極宣傳“530”貸款、醫療保險、商業保險相關政策知識,加強小額貸款、健康脫貧政策與成效宣傳,確保脫貧攻堅政策全覆蓋,無死角,切實打通脫貧政策落地、落村的最後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