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孩子吃活蝌蚪已引起公憤,偏方真的一無是處嗎!

喂孩子吃活蝌蚪,這麼不可思議的事,在我們身邊卻出現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昨天,寶媽群裡發來一段視屏,讓群裡所有媽媽都為這個孩子難過。

視屏裡只見一隻大白瓷碗裡遊著七八條滑膩膩的小蝌蚪,孩子的家長一面哄著說是小魚,一面將這些鮮活的生物喂進孩子的嘴裡,看到孩子懵懂無辜的眼神,什麼都不懂只乖乖張嘴吃,實在讓人主疼不已。

喂孩子吃活蝌蚪已引起公憤,偏方真的一無是處嗎!

喂孩子吃活蝌蚪已引起公憤,偏方真的一無是處嗎!

喂孩子吃活蝌蚪已引起公憤,偏方真的一無是處嗎!

群裡還發來這個孩子媽的原話截圖:

喂孩子吃活蝌蚪已引起公憤,偏方真的一無是處嗎!

喂孩子吃活蝌蚪已引起公憤,偏方真的一無是處嗎!

這位家長說,自己小時候也吃,孩子吃了挺好,吃了可以可以“不生毒氣”。。。

看到這裡,真是為孩子捏把汗,是不是真的吃了就“不生毒氣”還不知道,但是她直接把“毒”喂進孩子肚子裡,倒是真真切切。

總覺得這種無知偏方應該在現代科學社會已經杜絕了,沒想到它就在身邊,還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正在遭殃呢。

喂孩子吃活蝌蚪已引起公憤,偏方真的一無是處嗎!

這件事在網上已經傳開了.

喂孩子吃活蝌蚪已引起公憤,偏方真的一無是處嗎!

評論區也是一片哀嘆

喂孩子吃活蝌蚪已引起公憤,偏方真的一無是處嗎!

我現在最希望的是這位孩子家長能夠停止這種行為,並迅速帶孩子去醫院消化科檢查,有問題及時治療,將可能出現的危害降到最低。

“偏方真的一無是處嗎?”

專家們對於此事的態度,更多的是對“偏方”一詞表現的深惡痛覺,認為這都是“偏方”惹的禍!

也確實,包括上次孩子發燒用開水灌喉導致孩子滿嘴皰疹的新聞,可以說都是偏方惹的禍,但是由此得出“偏方害人”“偏方完全不能用”“偏方一無是處”等結論,是不公平的。

對於“偏方”,我認為是過猶不及,真正害人的偏方,是過度使用了。

我也整理下,使用偏方導致的都有哪些(下面是已經被爆出來的事件):

1、吃活蝌蚪,醫生說極有可能感染“裂頭ao”

2、發燒用開水灌喉

3、用蒸汽燻腳治感冒

4、喝放了三年的冬瓜水為了去火

5、燙傷後抹醬油

6、凍瘡用滾燙的雞蛋滾

7、吃人血饅頭治癆病

……

它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有違常理,正常人的邏輯是不應該相信的。

中醫上下五千年歷史,古代沒有現代醫學,但是他們也要治病啊,要治病自然就會摸索和嘗試各種方法,由古自今,流傳下來的也有幾百上千萬的方法吧,這裡面肯定是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如果就因為那些個糟粕而否定幾千年文明留下來的東西,就是不公平的。

偏方能否害人,按現代人的正常思維,是應該可以辨認出的,就比如說用蒸汽燻腳導致燙傷,蒸汽溫度和開水一樣,就算是大人用開水泡也會嚴重燙傷啊,這已經是常識問題了,甚至可以說是智商問題了,我們也不知道這樣的偏方從哪來,但是相信這樣偏方的人,邏輯思維就不夠正常。

所謂偏方,是指組方簡單,藥味不多,易於就地取材,常流傳於民間,對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療效的方劑。

我的理解是不被現代醫學作為常規病治,但是在民間又在流傳,某些時候對身體確實有幫助的方法,就叫“偏方”。

但是這些事件的爆出,給大家傳達的觀念是:“偏方就是無用甚至危害人的方”,還會延伸出“中醫沒有用”“食療害人”“耽誤治療”這類的觀點,一棒子打死所有了。

喂孩子吃活蝌蚪已引起公憤,偏方真的一無是處嗎!

其實我在調理寶寶身體的時,也建議過泡腳泡澡,但是這個泡一定是孩子能承受的溫度,因為適當泡泡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對初期感染風寒預防感冒有一定好處。

那麼這算是偏方嗎?就算是,也是有益無害的。

偏方不是沒有用,是需要甄別然後正確使用。

很多時候,專家們只會說有病了去醫院,要接受治療,可是大多時候情況是,孩子有點問題但並沒有到去醫院的程度,而且有症狀的初期如果能正確使用一些“偏方”,對於控制發現還有一定益處,畢竟目前醫院的過度醫生療已是不爭的事實。

孩子有一點異常了,但是還沒到去醫院的程度,這個過程需要做點啥呢,總不能等著變嚴重了直接去醫院吧,或者說,有一點點問題就去做一堆檢查吃一堆藥嗎,這也是一種極端,醫院能治好也行,很多時候吃了藥打了針也都不好呢。

喂孩子吃活蝌蚪已引起公憤,偏方真的一無是處嗎!

所以,其實家長日常學一點有用的推拿、食療的方法,並沒有壞處,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選擇一些可能有幫助的方法,不耽誤治療,又無害,無可厚非。

比如焦米湯,比如鹽糖水,算偏方嗎,就算是,它也是有益無害。

焦米湯,就是大米炒焦黃後加水煮開,水變成焦黃色時取出,這裡面的成分相當於一點糊化的澱粉加上白開水並沒有任何壞處,對於腹瀉還會有一定幫助。

而鹽糖水呢,它也是“民間偏方”哦,但它其實就是藥店賣的補液鹽,只是在身邊沒有補液鹽的時候,可以就地取材而做,補液鹽醫生也會開,孩子腹瀉嘔吐時對於預防脫水有很大的幫助。

能說因為它們是偏方而沒用嗎,而堅決杜絕嗎?

這樣的“偏方”,再怎麼吃也不會到有害的程度,而且吃了多少還有幫助,就算吃了沒效果那也不吃虧,該上醫院還得去,偏方不能依賴,藥物也是不能完全依賴的。

萬事不絕對,適當用一些簡單的,有益的,沒有傷害的“偏方”,好了萬事大吉,沒好也不耽誤治療,就比如孩子有點拉烯的時候,就給點益生菌,喝點煎米湯,不必等到腹瀉拉水的程度,及早控制,不是更好。

不管什麼時候,學會甄別,科學分析,不盲從,適當取用,不論什麼方式都只把它當成輔助,而不是依賴,這才是偏方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者:藍弧營養師,9年職業營養師生涯,專注寶寶疾病的營養輔助調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