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魯:一個令河南人驕傲的大學校長

坐落在河南開封的河南大學,曾是河南第一高等學府,也曾是河南人的驕傲,河南鞏縣人張仲魯曾三次執掌河南大學校長,是一個曾令河南人驕傲的大學校長,也是一個被歲月湮沒的教育家。

張仲魯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和礦業工程學家,早年曾出任福中礦務大學校長、焦作工學院院長,還曾三次執掌河南大學校長,此外還擔任過國立清華大學秘書長和國立中央大學總務長,可謂是為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事業做出過傑出的貢獻。

張仲魯:一個令河南人驕傲的大學校長

張仲魯

張仲魯(1895—1968)字廣輿,河南鞏縣人,1895年出生於河南省鞏縣回郭鎮乾溝村,1916年畢業於清華學校,當時這是一所留美預備學校,由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所建,分中等科和高等科,全部讀完需要八年左右的時間。

1917年,張仲魯在當時河南省府開封參加了公費留美生的考試,並以99分的優異成績名列榜首,成為河南人的驕傲。

1918年,張仲魯前往美國留學,入科羅拉多礦業大學採礦工程專業學習,他在獲得學士學位之後,又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深造並取得工學碩士學位,張仲魯在留美期間就是一個活躍分子,曾在留美學生中發起組織了“河南礦學會”。

1923年11月,在美留學五年的張仲魯回到中國,被聘為福中礦務大學校長,當年只有28歲的張仲魯之所以被聘為福中礦務大學校長,完全是因為張仲魯的留美專業背景,。

1909年創建的福中礦務大學是中國第一所高等礦業學校,最初校名為焦作路礦學堂,1921年被易名為福中礦務大學,張仲魯在執掌這所學校還不到三年,就於1926年7月辭去了校長職務。

張仲魯:一個令河南人驕傲的大學校長

福中礦務大學舊址

1927年3月,張仲魯被時任河南中州大學校長張鴻烈聘為教務長,中州大學是在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基礎上成立的,於1923年3月在河南省府開封舉行了開學典禮,由河南籍學者馮友蘭、曹理卿分別出任文、理科主任,因此張鴻烈、馮友蘭、曹理卿在當時也被稱之為“中州三傑”。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掌控北京之後,清華學校被易名為國立清華大學,由“五四運動”時期的學生領袖羅家倫出任國立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

羅家倫上任之後,對清華大學進行了一系列整頓和改革,同時在全國範圍內選聘了一批高水平的著名教授加盟,時任河南中州大學教務長的張仲魯,就是在此背景之下,被羅家倫校長召回母校,並於1928年9月正式出任清華大學教授兼秘書長。

1930年5月,張仲魯辭去清華大學秘書長之職,又重新回到河南開封,接替黃際遇出任國立第五中山大學校長,這是馮友蘭等河南籍學者教授力薦的結果。

1930年8月,國立第五中山大學又被更名為省立河南大學,同時將文、理、法、農、醫五科改為學院,繼續由張仲魯出任校長,但不久就因中原大戰爆發,張仲魯被免去校長職務,改任河南省政府參議。

1931年初,經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位於河南焦作的福中礦務大學易名為私立焦作工學院,這是當時中國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私立工學院,學校為此前成立了校董會,由時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出任校董事會主席。

張仲魯:一個令河南人驕傲的大學校長

焦作工學院舊址

曾經擔任過福中礦務大學校長的張仲魯又被校董事會召回,並於1931年4月正式被聘為焦作工學院院長,這是張仲魯第二次執掌這所位於中原的高等礦業學府,根據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的規定,焦作工學院改科設系,設置了採礦冶金系和土木工程系。

1933年8月,張仲魯再次出任省立河南大學校長,並主持制定了《河南大學組織規程》,精簡行政機構,緊縮行政開支,不惜重金聘請了一批著名的學者和教授到校執教,他立志將河南大學打造成全國知名高等學府,以實現他第一次執掌河南大學時的夙願,但因種種原因,張仲魯在苦撐一年之後,於1934年8月被迫辭職,改任河南省政府委員。

1935年冬,時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再次邀請張仲魯出山,出任國立中央大學教授兼總務長,羅家倫出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之前,該校校長像走馬燈似的不斷更迭,而在羅家倫出任校長的10年間裡,國立中央大學進入了穩定的黃金髮展時期,這其中就包含張仲魯教授的功勞和貢獻。

尤其是在“七七事變”爆發之後,國立中央大學由南京西遷重慶的過程中,身為國立中央大學總務長的張仲魯可謂功不可沒,張仲魯協助校長羅家倫將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學府完整地遷往陪都重慶,為國家和民族保留了高等教育的火種。

1938年秋,時任國立中央大學總務長張仲魯將中央大學大會堂提供給了中共駐重慶代表團使用,為代表團團長周恩來宣講抗日戰爭形勢提供了舞臺,當時現場觀眾達數千人之多,周恩來的演講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和民眾的抗日熱情和士氣。

1939年夏,經牟宜之介紹,張仲魯與周恩來在重慶晤談,張仲魯被周恩來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和折服,牟宜之是被周恩來親自調往重慶做統戰工作的,牟宜之的姨夫是國民黨元老丁惟汾,利用和依賴丁惟汾的聲望和人脈,便於在國統區開展統戰工作。

1939年9月,教育家張仲魯出任河南省建設廳廳長,在其任內先後組織開辦了煤礦,紡織廠、化工廠、機械廠等工業基礎設施,為抗戰提供了大批戰略物資。

1943年6月,張仲魯又出任了中原煤礦公司董事長,由政府官員變身為實業家,為河南地方工業建設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和貢獻。

1944年10月,張仲魯出任國立河南大學校長,這已經是張仲魯第三次執掌河南省最高學府了,但這次卻是臨危受命,因為1944年5月河南大學所在地嵩縣、潭頭淪陷,全校師生十幾人遇難,40多人受傷,學校圖書儀器也毀之一炬,遭受了建校以來最慘重的損失。

張仲魯:一個令河南人驕傲的大學校長

國立河南大學校門

在整個八年抗戰期間,河南大學流亡了八年,曾先後五次搬遷,輾轉遷移全國各地,沒有一個相對穩定的辦學環境,辦學條件十分艱難,這在當時全國高校當中確實是十分罕見的。

張仲魯第三次執掌河南大學之後,親自到重慶申請和募集辦學經費,解決了學校的燃眉之急,很快使河南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恢復到比較正常的狀態,尤其是難能可貴的是,張仲魯對河南大學中的一些進步力量及活動,都儘量給予方便和掩護。

1945年6月,在日本投降前夕,張仲魯毅然脫離了國民黨系統,投奔中原解放區並參加了革命隊伍,從此也改變了他自己的人生軌跡。

1949年5月,時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十九兵團司令官張軫將軍率部起義,張軫是河南羅山縣人,年長張仲魯一歲,曾長期追隨程潛、李宗仁等人,思想比較進步。

張軫在重慶國民政府軍政部工作期間,曾與周恩來、林伯渠、董必武、葉劍英等中共高級領導人有過接觸和聯繫,解放戰爭後期,張軫成為中共積極策反的對象,並多次派人對其進行接觸和策反,張仲魯就是參與策反的人員之一。

1949年5月16日,武漢三鎮解放,張仲魯被推選為中南地區代表,前往北京參加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出席了10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開國大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張仲魯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計劃司副司長,但燃料工業部僅存在一年就被撤銷,張仲魯又被任命為煤炭管理總局副局長兼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員。

1953年,張仲魯參加了中國民主同盟,被調任河南省交通廳廳長,同時出任政協河南省第一屆副主席,還曾擔任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和河南省科普協會副主席等職務。

1957年,張仲魯在反右運動中被打成右派,並被下放到河南焦作、鶴壁等地勞動,後來又被調到開封市政協,從事文史資料的整理工作。

張仲魯:一個令河南人驕傲的大學校長

晚年的張仲魯

文化大革命期間,張仲魯遭受到了殘酷的迫害,還曾被從開封羈押到鄭州,接受革命群眾的批鬥和批判,其身心遭受到極大的摧殘和傷害,1968年10月13日,張仲魯含冤去世,享年僅73歲。

1979年7月5日,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省政協聯合為張仲魯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為其冤案進行平反昭雪,恢復一切政治名譽。

儘管張仲魯在文革時期含冤而死,但其子女仕途卻晉升比較順利,其中張皓若曾擔任四川省省長,張昭若曾擔任天津市副市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