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企业衰败的速度

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企业衰败的速度

最近一篇文章比较火,名为《人与人相处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的人生高度》。大概意思是:让人舒服是人与人相处的最佳境界,不管是朋友之间,还是亲人之间。厉害的人比较懂得和人相处,化问题于无形,不动声色就处理完了事情,不会给别人造成伤害,也不会让周围的人感觉不舒服。

让别人舒服,的确能决定自己的高度。我们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组织年终中高层360评价时,会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

平时埋头苦干、不善言辞、不搞小团队的人,得分会偏低,甚至很低。平时左右逢源、善于迎合、说的多做的少的人,反而能遥遥领先。

实施360评价的企业往往会把评价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评价的重要一部分,给予一定的权重。如果这个权重足够大,比如占比50%,那么基本可以说是人缘决定了干部的晋升晋级。也正应了开头那句话“人与人相处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企业衰败的速度

但是,人是都舒服了,企业却迈向了衰败的道路。生产交付不及时,销售部门急的火烧眉毛也不愿向上级反映,生怕伤了与生产部门的和气。生管部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明生产部门交付不及时,月底生产计划完成率还是判的高高的,生怕生产部门有意见。结果呢,大家都舒服了,面子上一团和气,可企业却是最大的受害者,交付不及时,生产不稳定,客户不满意,逐渐丢了客户,丢了市场。

抛开部门之间不说,单说部门内部,也存在个人舒服企业受损的问题。管理者下边管着十几个下属,个别人迟到早退、状态不佳,推一步走半步,管理者却不去严厉斥责,而只是蜻蜓点水的暗示几句。到了考核期末员工评价,平时表现差的绩效反而不受影响,部门内部大行轮流坐庄之道。结果呢,面子上部门其乐融融,里子里先进者未受到激励,落后者未受到惩罚,部门的做事文化日落西山。

有的管理者不让人舒服,但他管理下的组织却蒸蒸日上。曾见过一家国企的老大,每天在车间走两个小时,从机台到食堂,每天都要走一遍,哪台设备虚假点检了,哪个地方废料多了,哪个地方有卫生死角了,发现一次,责任车间的大小干部一个不拉的集中挨吊。公司干部都很怕他,有的背地里骂他。这个老大可以说没有让任何人舒服。但是,这个国企却发展的很好,成本控制能力在行业里都是很靠前的。抛开这个国企老大粗暴的工作方式不说,他这种有话直说不拐弯抹角、直面问题不遮丑藏羞的工作作风,值得很多管理者学习。

有的管理者在工作中的确遇到了矛盾和困扰。碰硬就会得罪人,不管吧企业又受损。面对组织和个人,思来想去最佳的选择还是向个人屈服,逐渐变成了圆滑的老油条。那有没有一种方式,即不得罪人,或者不直接得罪人,又不影响或者少影响组织绩效呢?我们推荐两种方式:

一种是基于流程绩效的过程考核,另一种是人力资源模块的岗位绩效考核。

中国有句古话,丑话说前头不丑。你要借我5000块钱,咱俩虽然关系不错,但丑化还是得说前头,避免后续撕破脸。比如几月几号前归还,是否计息,是否打借条,都得一一说清。这时候把丑话摆到桌面上说,以后就会少很多麻烦。企业管理也是这样,组织得提前把奖罚条例讲清说透,这样出了问题才好下手。才不至于让罪犯对刽子手有复仇之心。毕竟杀罪犯的是组织是制度,而不是行刑的刽子手。而基于流程的过程考核和基于人力资源模块的岗位绩效考核,正是“说到前面的丑话”。

实施基于流程的过程考核,需要在制度流程里予以明确。

这方面目前很多企业都比较欠缺。大多数企业都有制度,但没有流程,也就是说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流程的每个活动环节需要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需要输入什么、需要输出什么,更别说执行错误应该给予什么样的考核了。比如,假设我们规定采购验收时,需求部门要邀请归口部门同时验收,否则考核需求部门20元/次。那么在实际验收时,假设需求部门没有按此规定执行,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实施考核。

实施基于人力资源模块的岗位绩效考核,需要在岗位绩效责任状里予以明确。这方面大多数企业都在做,但是效果参差不齐,做的好的不多。什么算做的好,笔者曾这样总结过——考核期末被考核者如果对考核结果没有任何异议,那么就是一次比较成功的绩效考核了。因为绩效考核结果关系到被考核者的位子、票子和面子,但凡对绩效考核结果有一点可以争辩申诉的机会,被考核者就会像猎狗看到野鸡一样狠狠的咬住不放,向执考者争取改判。如果绩效指标选取的足够合理,是被考核者职权范围可以左右的;指标计算公式足够严谨,可以涵盖任何可能出现的现象;目标值制定有充分的基础数据支撑,且考核期内目标值是否调整、如何调整都有明确的规则。那么到考核期末,被考核者是无力反驳的,因为期初白纸黑字的责任状可是他签的。

除了基于流程绩效的过程考核和基于人力资源模块的岗位绩效考核,还有一些项目奖励、专项奖励等激励,这些其实可以列入人力资源模块的岗位绩效考核,是一种特殊的绩效考核形式,在这里不再多讲。其要点是一样的,绩效计划要足够合理严谨,绩效过程要足够严丝合缝,绩效结果要足够符合实际,让被考核者百口难辩。

如何在不得罪人、让人不舒服的情况下维护组织利益,流程绩效和岗位绩效是不错的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