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紧张和长期利好,资本市场如何再次评估海航

海航拥有8家A股上市公司和3家港股公司,近期,旗下参控股的7家公司先后停牌,引发了部分媒体对海航集团流动性的质疑。1月22日,截止收盘,海越股份、海航基础、海航创新跌停,海航投资、东北电气等公司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但随后的一个交易日,有个股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市场的信心很快在第二个工作日稳定住。财经圈人士分析了此次止跌回弹的原因:业绩回升加上利空出尽,是信心快速修复的核心。

1月24日,停牌近两个月的供销大集最先公告了其重大资产重组的具体内容:拟向第三方和关联方购买与公司主业相关的批发零售及产业链相关资产。从公告内容看,供销大集拟交易资产仍聚焦于公司主业,以批发零售及其相关产业链资产为主。这个公告像一个楔子首先打破了关于海航流动性停牌的传言。

同时,这些已停牌公司中的5家公司先后发布了2017年业绩预增公告。

根据中国证券网、第一财经、经济观察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分析报道,其中,海越股份预计2017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加213%至263%;海航基础2017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加4.46亿元—8.46亿元,同比增加44.42%—84.26%;渤海金控2017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5亿元—28亿元,同比增长约12.00%—22.98%;海航投资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00万元到2500万元,同比增长102.30% — 105.74%。1月25日晚间,天海投资也发布公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将增加8.64亿元到9.55亿元,同比增加475.99%到525.97%。

除了上述有力回击,海航集团运营总裁高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近期集团下属各参控股上市公司停牌,与集团流动性问题无关。海航集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下属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对各家上市公司的战略规划均具有清晰的定位。近期,集团下属各参控股上市公司分别基于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向交易所先后申请停牌。在停牌期间,上市公司会根据监管规则及时披露事项进展。"截止至此,可以分析,关于海航的利空已经出尽。

其实,很多投资者被媒体不实言论所引导,焦虑不安的时候,少有人想到,此前海航集团旗下参控股公司已经有过一次集中停牌重组的情况。2014年三季度至2016年初,海航集团下属各参控股上市公司曾在相对较短期间内先后停牌并实施定增重组等事项,涉及资金超过千亿元。最后,投资人增收,小股东获益,重组增厚了各方收益。也正是在那两年时间里,海航集团总资产超过万亿元,海航集团冲进世界五百强并每年实现名次大幅提升。

可以说,正是通过这种外延式并购方式,海航集团实现了跨越发展。当下,海航集团旗下各上市公司再次密集停牌,理性分析,有极大可能是延续了此前的发展模式,而非外界所质疑的流动性问题。这也助推海航登上世界500强榜单第170位。

从投资圈的口碑来看,海航的投资逻辑那就是围绕航空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三大支柱性产业摘取"皇冠上的明珠",所以,旗下资产应该说是十分优质的。目前,海航拥有全球第二大机队规模,海南航空连续七次蝉联"SKYTRAX 五星航空",代表民族品牌首次跻身全球最佳航空公司TOP10;海航拥有全球最大航食供应商Gategroup、全球最大航空及地面服务供应商Swissport、全球第二大酒店规模……

无论从其所买资产的优质性而言,还是从海航购买这些优质资产选用的时机看,都非常有利于海航投资收益的增加。截至1月24日,海航集团在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浮盈总额高达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87亿元。其中,海航收购希尔顿集团上市公司25%股权,不到10个月,实现浮盈超30 亿美元。收购德意志银行9.9%的股权,平均浮盈比例9.22%。

虽然,当前很多新闻传海航集团的某些子公司拖欠付款,但这并不意味着海航集团层面无法偿还其债务。1月19日,高盛发布报告称, 海航集团 2016 年全年以及 2017 年上半年分别产生了 505 亿元人民币和 311 亿元人民币的经营性现金流,这表明其确实拥有现金产生能力较强的资产,应有能力偿付债券。

此前,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赵权接受外媒采访时也公开表示,海航旗下航空、酒店、商业都是现代服务业,是现金流充沛的行业,多元化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战略投资者的资金进入。

2017年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境内金融监管持续趋严,市场整体流动性趋紧,资金利率普遍抬升。境内外金融机构的缩表,所有企业包括海航在内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给予这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民族企业、民族品牌创造较好的舆论氛围,而非被外媒加以利用,唱衰打压。如果海航遭到重创,受伤的只能是中国的投资者,中国的产业!

据腾讯《一线》:海航集团确认,旗下位于悉尼的写字楼OneYork以2.05亿澳币(折合约10.5亿元)出售于美国投资公司黑石集团,这就是从紧张到释放的开端。最后就看海航如何理顺这些优质资产,能发挥效益的发挥效益,短期财务投资的如何更好退出,这就考验操作层面的能力了。应该说利空出尽,就看如何释放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