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李敖”及此之后,再无相见

忘记了是哪位大师说过衡量一个时代的进步就是看这个时代是否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现代的

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对于过去而言更为先进的、进步的、文明的、有个性的时代,所以人们能够听到很多与众不同的声音。

在这些声音当中,仿佛总有那么一些人跨越了很多年,依然活跃在我们的耳边,他们的故事像传说一样,即使没有见过面,可是却可以从很多人的谈论里、很多人的书里、很多人写的东西里、很多媒体报道里、他们自己的作品里听到或者看见他们。

李敖就属于这一类人。

据悉,今日(2018年3月18号)上午10点59分台湾作家李敖因罹患脑瘤病逝,享年83 岁。

“再见李敖”及此之后,再无相见

李敖,1935年4月2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字敖之。他是一位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国学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时事批评家、台湾作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也是一位台湾省的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2008年任满,宣布退出了台湾省政坛。获得过全美华人协会杰出华人成就奖、2011年年度新浪微博最具影响力文化人物奖。中国海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的名誉教授。

他著有诸多的作品,包括:《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历史与人像》、《教育与脸谱》、笑傲五十年》、《第一流人的境界》、《李敖智慧书》、《恰似我的温柔 》、《君子爱人以色》、《启发你的小故事》、《只爱一点点》、《我们没有明天》、《李敖生死书》《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李敖大全集》(全四十册,收录了其大部分著作)。

李敖的作品谈古论今,惊世骇俗,思想敏锐、见解独到,文风自成一家。作品风格兼爱调侃和幽默。评论犀利,素以文字尖锐、不留情面著称。

文如其人,李敖的性格亦特异独行,与众不同。

引自媒体对李敖的原话记载:“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早就立好了我的牌位。”话语一出,令提倡谦虚的国人为之耳目一新。他的知名语录多不胜数,稍作列举如下:

“除了是知名的作家、有名的政治犯,李敖还是人人皆怕的诉讼大王。除了告过‘总统’、五院院长、故宫博物院长、台面上知名的政治人物、媒体负责人,甚至连政府机关,只要被李敖锁定,几乎很难逃过被李敖告的命运。"

”有时解释是不必要的——敌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须你的解释。“

”我生平有两大遗憾:一是,我无法找到像李敖这样精彩的人做我的朋友;二是,我无法坐在台下听李敖精彩的演说。“

“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个本领,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英国人说英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对我李敖来说,我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正义。"

李敖还是一个古文物的鉴定家,曾自喻为张大千之后“中国五百年来文物鉴定第一人”。他不仅收藏有珍贵的艺术品,并著有《周越墨迹研究——你不知道的故宫博物院》,周越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书法家,此书从根本上解决了古代中国书法在唐宋间艺术断层的问题。

借用转附信里的一句话结束本文:“再见李敖”及此之后,再无相见。

转附:

李敖离世前亲笔信

你们好,我是李敖,今年83岁。

年初,我被查出来罹患脑瘤,现在刚做完放射性治疗。现在每天要吃6粒类固醇,所以身体里面变得像一个战场,最近又感染二次急性肺炎住院,我很痛苦,好像地狱离我并不远了。

我这一生当中,骂过很多人,伤过很多人;仇敌无数,朋友不多。医生告诉我:“你最多还能活三年,有什么想做、想干的,抓紧!”

我就想,在这最后的时间里,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编41-85本的目标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见一面做个告别,你们可以理解成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后一次会面,“再见李敖”及此之后,再无相见。

因为是最后一面,所以我希望这次会面是真诚,坦白的。不仅有我们如何相识,如何相知,更要有我们如何相爱又相杀。

对于来宾,我会对你说实话;我也想你能对我讲真话,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或许我们之前有很多残酷的斗争,但或许我们之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希望通过这次会面,能让我们都不留遗憾。不留遗憾,这是我对你的承诺,也是我对你的期盼。

对于来宾,不管你们身在哪里,我都会给你们手写一封邀请信。邀请你来台北,来我书房,我们可以一起吃一顿饭,合一张影,我会带你去看可爱的猫,我会全程记录我们最后一面的相会,一方面是留作你我纪念,另一方面也满足我的一点私心:告别大陆媒体近10年了,我想通过这些影片,让大家再一次见到我,再一次认识不一样的我,见证我人生的谢幕。 谢谢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