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决明子

决明子

名称】决明子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 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杖,全体被短柔毛。叶互生;双数羽状复叶;叶柄上面有沟,叶轴上2小叶间有腺体;托叶线状,早落;小叶3对,倒卵形,长2~3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圆形,有微突尖,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一边倾斜,全缘,上面近无毛,下面被柔毛。花腋生,成对;总花梗长约1厘米,被柔毛;萼片5,卵圆形,外面被柔毛;花瓣5,倒卵形或椭圆形,具短爪,黄色;雄蕊10,上面3枚退化,下面7枚发育完全;子房细长,弯曲,被毛,具柄,花柱极短,柱头头状。荚果,线形,略扁,弓形弯曲,长15~24厘米,直径4~6毫米,被疏柔毛。种子多数,菱形,灰绿色,有光亮。花期6~8月。果期9~10月。

药食同源—决明子
药食同源—决明子

性状】干燥种子,呈菱方形,状如马蹄,一端稍尖,一端截状,长5~8毫米,宽2.5~3毫米。表面黄褐色或绿褐色,平滑光泽,两面各有1凸起的棕色棱线,棱线两侧各有一条浅色而稍凹陷的线纹,水浸时由此处胀裂。质硬不易破碎横切面皮薄,可见灰白色至淡黄色的胚乳,子叶黄色或暗棕色,强烈折叠而皱缩。气无,味微苦,略带粘液性。以颗粒均匀、饱满、黄褐色者为佳。

药食同源—决明子

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丘陵、路边、荒山、山坡疏林下。2.生于山坡、河边。

资源分布:1.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或野生。2.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栽培或野生。

有效成分】新鲜种子含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葡萄糖甙、大黄素蒽酮、大黄素甲醚、决明素、橙黄决明素,以及新月孢子菌玫瑰色素、决明松、决明内酯。尚含维生素A。

药理研究

1.抗菌作用 决明子醇提物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而水提物则无效。决明子的根和种子均呈现抗菌活性,从中分得的2,5-二甲氧基苯醌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呈强抗菌活性,8-O-甲基大黄酚(8-O-methylchrysophanol)仅对葡萄球菌有抗菌活性。从根及种子获得的化合物通过纸片法观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09P及大肠杆菌NiHJ的抗菌活性,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证明苯醌(2,5-二甲氧基苯醌)、大黄素型蒽醌类(大黄素、大黄素-8-甲醚)、四氢蒽(决明蒽酮)及萘-a-吡喃酮类(决明种内酯、异决明种内酯)抗菌活性强,而红镰玫素等萘-γ-吡喃酮无抗菌活性。有资料表明天然蒽醌中以1,8-二羟基蒽醌类衍生物的抗菌活性最强,如大黄酸、大黄素等,由于该类化合物抑制细菌中核酸的生物合成和呼吸过程而产生抗菌活性。

2.抗真菌作用 决明子水浸剂(1:4)在试管中对石膏样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决明子含大黄酚-9-蒽酮,体外对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地丝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

3.降压作用 决明子水浸液、醇-水浸液、醇浸液对麻醉犬、猫、兔等皆有降压作用。在慢性实验中,煎剂每日2g(生药)/kg,无降压作用。决明子注射液0.05g/100g体重静脉注入可使自发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明显降低,同时也使舒张压显着降低,其降压效果、降压幅度、作用时间均优于静脉注射利血平0.3mg/kg组大鼠。

4.对高脂血症的影响 含7%决明子的高脂饮料喂养小鼠2星期,决明子不能影响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但能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及提高HDL-C/TC比值,即明显改善体内胆固醇的分布状况,而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决明子散有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的作用,使之分别比模型组降低29%和73%,还能降低肝中三酰甘油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值分别比模型组降低49%和59%。有资料证明决明中蒽醌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作用。

5.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决明具有抗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collage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决明中的3个蒽醌化合物橙黄决明素、黄决明素、大黄素有微弱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从中还发现3个蒽醌糖甙类化合物葡萄糖基美决明子素、葡萄糖基橙黄决明素和葡萄糖基黄决明素均具有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对决明分得17个9,10-蒽醌化合物进行抑制AA、ADP、胶原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筛选,结果抑制AA诱导:葡萄糖基美决明子素和葡萄糖基橙黄决明素与阿司匹林相当,葡萄糖基黄决明素约为阿司匹林的3倍;抑制ADP诱导:上述3个蒽醌塘甙类化合物为阿司匹林的5-50倍;抑制胶原诱导:上述3个蒽醌糖甙类化合物为阿斯匹林的2-5倍。并发现,在9,10-蒽醌的化合物结构中引进羟基、甲氧基或羟基成甙后,使之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增强。

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决明子水煎醇沉剂15g/kg皮下注射可使小鼠胸腺萎缩,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染色阴性率明显降低,使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受抑,但对血清溶血素形成无明显影响,另外决明子水煎醇沉剂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增高,溶菌酶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决明子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对体液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而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

7.保肝作用 决明子热水提取物口服670mg/kg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脏有弱的解毒作用。决明子经石油醚脱脂、氯仿提取,再用甲醇提取,结果该甲醇提取物有显着的护肝作用。进一步从中分得大黄酚-l-O-三葡萄糖甙、大黄酚-1-O-四葡萄糖甙在1mg/ml时对四氯化碳损伤的肝细胞有弱的保护作用,还发现芦荟大黄素也有类似的抗肝毒作用。深入的药理及植化研究还表明决明子甙、红镰玫素-6-O-龙胆二糖甙和红镰玫素-6-O-芹糖葡萄糖甙是决明子保肝的主要活性成分。

8.泻下作用 决明子具有缓泻作用。其流浸膏口服后泻下作用在3-5h达到高峰。从水煎液中得50%乙醇可溶部分,依次用醋酸乙酯、丁酸,分别得到各可溶部分及水溶部分。将泻下活性最高的丁醇部分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出数个组分,将具有活性的组分用酸水解,得到相同的大黄酚、二蒽酮及d-葡萄糖。口服这些组分后,可从大肠内检测到亚硝基二苯胺的缩合物及大黄酚蒽酮,但对用氯霉素处理而抑制肠内细菌增殖的小鼠,其泻下活性减半,蒽酮生成也降低。可见,其泻下成分可能与番泻甙A在小鼠内的作用方式相同,即在肠内细菌作用下,生成对肠管作用的物质而发挥作用。决明子含有的泻下物质之一,系相当于番泻甙A的大黄酚二蒽酮甙。

9.对胃液分泌的影响 对做了胃瘘的狗,空腹时给决明子流浸膏可促进胃液的分泌。

10.抑制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OH PGDH)作用具有利尿作用的前列腺素E2经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作用转变为15-酮代前列腺素而被排到体外,通过抑制此体内反应可使利尿作用延长。决明子水提取液具有抑制15-OH PGDH活性。用乙烷、氯仿、甲醇、水依次提取,再用柱析法分离酶活性抑制物质,发现蒽醌衍生物决明素及美决明子素的IC50分别为1.064×10mol/,1.666×10mol/L,共存的蒽醌衍生物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IC50分别为1.789×10mol/L,1.236×10mol/L,抑制活性均样均较弱。

11.毒性 实验证明药用植物中的蒽醌化合物具有致癌性。大部分羟基蒽醌甙元对鼠伤寒沙门菌TA-1537有致突变作用。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测试表明,羟基蒽醌类化合物致生殖毒性有明显的构效关系,当1,3位羟基(如大黄素)和侧链有羟甲基(如2-羟基蒽酮、芦荟大黄素)时,这些蒽醌化合物就有致生殖毒性。但决明子本身的毒性尚待研究。

【功效与作用】祛风清热,解毒利湿。主风热感冒,流感,急性结膜炎,湿热黄疸,急慢性肾炎,带下,瘰疬,疮痈疖肿,乳腺炎。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禁忌】泄泻和血压低者慎用。《本草经集注》:蓍实为之使。恶大麻子。

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百度百科

您觉得我们的努力对您有帮助吗?想了解更多本草知识,就关注我们吧!您的关注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