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如果不能通過想像放鬆,那就好好回憶一下曾經放鬆的時刻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梁在2018年為您帶來的《睡睡平安》(本文內容節選於喜馬拉雅FM音頻節目《睡睡平安》016期)。

梁冬|如果不能通過想象放鬆,那就好好回憶一下曾經放鬆的時刻

01. 越想努力放鬆,越容易適得其反

上一篇小梁講到陳摶老祖的《睡經》。這部經文到底是不是由陳摶老祖傳下來的,其實真的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它到底講了什麼。

《睡經》的第一句是“先心後目昧”——睡覺的時候先睡心,後睡眼。

再來看第二句——“形神意象虛”。儘管我們都知道“心物一元”——緊張的身體,會讓我們的情緒緊張;緊張的意念,也會讓身體緊張。但是,身心再緊張,總有一些地方是松著的。這是身體緊張和反緊張系統之間的一種特殊關係。

生活中的大部分時候,我們都需要學會讓自己的“形”和“神”陷入“放鬆”當中,尤其是在睡覺之前。

那些面對大場面,仍然能夠放鬆自如的人,總是有一種別樣的魅力。

我曾經看過美國的一個脫口秀表演,主持人大衛·萊特曼在面對幾百名觀眾時,可以旁若無人地按照自己的節奏說話,他一點緊張都沒有,也沒有努力地去思考自己該說什麼。他那種放鬆狀態,反而將在場的所有人都自自然然地帶進了他的頻率當中。

現在有很多關於催眠的睡前節目,都會說“現在你要放鬆,眼皮放鬆、鼻翼放鬆、嘴放鬆、牙齒放鬆、舌根放鬆、肩膀放鬆……”但通常你聽見有人讓你放鬆的時候,你是很難真正放鬆的。因為努力放鬆的過程,往往適得其反。

梁冬|如果不能通過想象放鬆,那就好好回憶一下曾經放鬆的時刻

02. 回憶身體最放鬆時候的狀態

之前小梁在採訪斯蒂芬·吉利根教授時,他對我說:“如果你要想放鬆,不一定要刻意去做,你應該回憶。”

我問他:“回憶什麼?”

他說:“無論如何,你總能想到自己年輕的某個時候,比如初中二年級、三年級,或某個更早一點兒的時間。那時的你會特別開心地去睡午覺,或著在晚上倒頭就睡,覺得‘哇,今天好睏吶,終於能睡覺了’。你還記得那個時候的自己嗎?”

我突然想起大概在我二三年級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我表哥去廣東肇慶的星湖邊釣魚。表哥一會兒在釣魚,一會兒跳到湖裡游泳……我當時就坐在湖邊的一把躺椅上,剛剛吃完一口西瓜,也沒手機,也不用寫作業,我也不想去游泳……總之,在湖邊的那個下午,沒有任何煩惱,我就在躺椅上自然而然地睡了一個午覺。

當你回憶起自己曾經有過的特別放鬆的狀態時,當下的整個身心會一下子全部放鬆的。

讓我再說一遍,去回想你曾經最放鬆、最愉快、馬上就要睡著的那個狀態,儘量多想一會兒。

我們的身體和心智模式其實是有記憶的,小梁之所以建議你回憶過去的放鬆狀態,是因為當你想起來的時候,它會顯得比較真實,而真實本身就有力量。

有些人除了回憶之外,還可以通過想象達到那種狀態——想象自己很愜意,想象那些撲面而來亟待解決的問題突然解決了……就像有一層金鐘罩鐵布衫一樣的透明罩子罩住了自己,你的呼吸很順暢,所有的問題都暫停在那裡,不會來打擾你……

如果你暫時還不能做到靠想象來放鬆自己,那就好好回憶一下,在你過去的人生裡,總有那麼一次兩次是舒舒服服地、自自然然地睡著的,睡了一個很長的覺才醒的。

我們很多時候都在花時間去想“我不要怎麼樣”——我不要緊張、我不要糾結、我不要憤恨……其實這中間存在一個意識與焦點衝突問題。我們想成為什麼樣子,是一種狀態;我們不要什麼樣子,是另外一種狀態。就算我們不要怎麼樣,也是為了達到想要的狀態,但我們的焦點不在那裡,

我們的焦點始終落在了不想要的東西上,這才是問題。意識和焦點是錯位的。

吉利根教授說:“很多人都在問‘我如何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你為什麼不先想一想自己到底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然後讓自己的身體、意識和想象在那種狀態裡多待一會兒。待的時間長了,它就變成了記憶。”

比如,你現在可以回憶自己小時候在幼兒園玩了一天特別累,回到家爸爸媽媽也沒有提出任何讓你學習的要求,那一天可以讓你隨便玩。然後玩著玩著,你就在自己的玩具旁邊自自然然地睡著了。哪怕只是在傍晚的某個時刻,你居然也能睡著……

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那個時刻,然後回想你曾經有過的那個睡都睡不醒,早上起來睜不開眼睛,還要媽媽一遍一遍地跟你說:“起來啦,起來啦……”或者爺爺奶奶牽著你的手說:“起來啦,起來啦……”你恨不得在上學路上讓他們揹著你,一直趴著睡到學校。

人總有一段時間很容易入睡,可以睡很久,怎麼睡也睡不醒。想想你曾經有過的這樣時光,它是什麼樣的狀態?

讓自己反覆地想起當時的那個狀態,反覆地用自己的身體和感受去體驗那種狀態,閉上眼睛,你就可以回到那個時刻。這是小梁最近最大的收穫。

梁冬|如果不能通過想象放鬆,那就好好回憶一下曾經放鬆的時刻

03. “形”和“神”要一起放鬆

本篇我們講形神具虛,“形”和“神”與萬物混沌地連接在一起。小梁刻意地跟大家講,

不要把“形”和“神”分開單獨去進行放鬆,那屬於1.0版本。中國文化講心物一元、形神畢具,要放鬆就把形和神一起放鬆。方法就是回到那個曾經讓你一下子全都放鬆的全然的時空裡,讓自己的狀態在那裡多待一會兒,多待一會兒……

如果可以的話,大家也可以在文章末尾留言,告訴我們你曾經最放鬆的那個時刻是什麼樣。如果有些地方記不起來了,你可以稍加想象,因為重點不是你當時的樣子,而是當時的感覺。

這個世界上可能沒有什麼事是真實的,只有真實的感受。也許到最後,連真實的感受也都是你想象出來的。這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因此,你的感受想象也是空的。

所以,藉由觀察自己對一件事情的反應,可以看到我們人生的策略和選擇,也可以看到我們對生命的理解。

本篇我想跟大家分享的體悟就是,所謂的“形神意象虛”,無需把它刻意分為“形”和“神”兩種放鬆,而是立刻回到你曾經有過的自由自在的放鬆狀態,讓自己在那裡面多待一會兒。

時間長了,你就可以隨時把這種體驗調出來,你就能睡著了,不是嗎?

梁冬|如果不能通過想象放鬆,那就好好回憶一下曾經放鬆的時刻

——互動話題——

現在,閉上眼,

回憶一下你曾經

最放鬆時候的狀態吧,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