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爲神奇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草木灰制釉

古人制瓷的秘密

一門手藝的生命力,正是對傳統的繼承和昇華,從商代原始青瓷出現,人們就開始用草木灰制釉。它看似簡單的燒製下,卻蘊藏著古人制瓷的秘密。這秘密流傳了千年後,當初的“驚喜”已經變成日常的制瓷技藝。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商周時期,人們在燒陶時偶然發現在器皿上有一層類似玻璃體的光澤,有著這層光澤的器皿不透水、容易清洗。如下圖: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那麼這層似玻璃體的光澤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後來,人們發現這層似玻璃體的光澤是窯中燃料燃燒後的落灰所造成的。這其實就是“釉”了,只是這不是人為施上的釉,是天然形成的釉。當時,燒造陶器的燃料是草木,那落灰自然就是草木灰了。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於是,人們把燃燒過的草木灰收集起來用水攪拌成漿狀,用手或毛刷工具把草木灰漿塗抹在器皿上入窯燒造。就這樣,最初的瓷器就誕生了。

我們來一句話概括什麼是"釉":

把石頭磨碎加入顏料高溫燒製後生成的玻璃。

那麼大家對於釉應該會比較容易理解了,變化萬千的瓷器釉面,等同於器皿上面有著各種各樣的玻璃,有黑的、有白的、紅橙黃綠藍靛紫、有帶裂紋的、有亞光的、有亮光的。如下圖: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接下來我們說說這次的主角:草木灰釉

許多自然界的植物在季節的更替中變成了枯萎的草木,但他們的靈氣卻依然存在,可以撿來通過與瓷石一定的配比,做出釉料燒製成華美的瓷器。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沒過濾的草木灰釉製作成的器皿有很多纖維顆粒,下圖是古時候草木灰配釉燒製出來的粗陶器皿。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樹林裡積攢了大量的枯樹枝和草杆,可以將他們撿來進行分類曬乾,不同品種的植物可以配置成不同的草木灰釉料。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接下來是對晾乾後的草木進行焚化,焚化的過程也就是植物纖維去除的過程,留下的是製造釉料的必要元素,然後進行研磨變成顆粒較小的碳化物。由於一般的溫度是很難將草木完全燒盡,所以需要經過高溫的焚燒,變成灰色的粉末,這樣就做成了配釉的草木灰。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找來熔點較低的瓷石,對其進行粉碎,就做成了釉果。將草木灰和釉果進行混合,加上一定比例的水再研磨淘洗,這樣就做成了瓷器的釉料。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接著杯子的製作過程,拉胚修胚素燒上釉等等等等.......這裡就不多敘述了。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瓷器製造是火與土的藝術,吹在泥坯上的草木灰釉料在經過高溫的燒製後,進行了蛻變成了如玉般的釉面。我們拿來高白瓷對比一下,看看釉色的區別。如果是看膩了白瓷,這種釉色或許會給你帶來新鮮感。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草木灰制釉的過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枯枝居然可以做成如此素然優雅的釉面,這是將枯枝爛葉變成如玉般美麗瓷器的製造過程,也是一場腐朽化為神奇的蛻變。

草木灰制釉——化腐朽為神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