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枯萎、腐朽的樹根,本來是大自然的拋棄之物,並沒有任何利用的價值,更別說有藝術的美感,但是在他的手中,卻將這些未開發的“璞玉”雕琢成器,創作出了一件件豐富多彩、婀娜多姿、造型各異的根雕作品。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根雕,是一種雕刻方式,它是中國傳統的雕刻藝術之一,是以樹根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的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由於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根雕工藝講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在根雕創作中,非遺匠人們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輔助性進行人工處理修飾,因此,根雕又被稱為“根的藝術”或“根藝”,堪稱大自然與人通力合作而成的藝術佳作。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在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出土了戰國時代的根雕作品“辟邪”,作為鎮墓獸的這件根雕作品,虎頭龍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蟬等紋樣,富有動勢,顯示出兩千三百多年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根雕藝術品已達到了自然形態和人工雕琢巧妙結合的水平。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到了明清兩代,根雕技藝已經日趨成熟。蘭陵婁氏根藝,起源於清道光年間,是婁氏十四世祖婁殿魁所創,後傳於十五世婁喜春,十六世婁榮德,十七世婁孝鐸,十八世婁淵祥。婁氏根藝現已經歷三個朝代,傳承五代人,一百六十多年曆史,是遠近聞名的根藝世家。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優秀根雕傳承人的婁孝鐸,藝名“大婁”,生於1969年,山東蘭陵人,婁氏根藝第四代傳人。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他自幼喜愛中國傳統根雕文化,婁孝鐸兒時的玩具就是父親用撿來的樹根做成的各種根雕,一塊塊經過大自然上百年洗禮孕育而成的朽木,在他父親的雕琢之下,變成了一隻只形態各異的小動物,非常的逼真,從此他便深深地愛上了這門民間手工技藝。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9歲的時候,婁孝鐸開始正式跟隨父親學習根雕的手藝,現在從事根雕創作已經歷時四十餘年,在這期間,他從未親自上山去刨過樹根,他根雕創作的原材料全部都是來自房前屋後、道路兩旁還有荒山開發的得來的爛樹根,他憑藉著自己多年的雕刻工藝和無盡的創造力,施藝於腐朽之物,將這一塊塊樹根點石成金變成了充滿靈氣的藝術佳品。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婁孝鐸現為中國根藝美術學會會員,國家一級高級根藝美術師,山東省根藝大師,山東省觀賞石協會理事,山東省根藝委員會理事,蘭陵縣觀賞石協會常務副會長,蘭陵縣根藝委員會會長,臨沂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第八、九、十屆根石展組委會委員,中國第四屆會員代表,組織參加山東省第三、四、五、七、九屆根石展,山東省第四屆“魯風”展任主評委,山東省第九屆根石展任評委。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他曾榮獲全國及國際藝術展金、銀、銅獎60多項,多篇根藝論文被評為“國家級根藝優秀論文”、“省級根藝最佳優秀論文”,被多部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網站登載宣傳。作品被海內外,多家單位及個人收藏。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大型根藝作品《珠聯璧合》、《老子出關》被譽為蘭陵國家農業公園鎮園之寶。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鐵農曾讚譽道:“做工精湛,形象奇特,世間瑰寶。”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迄今為止,婁孝鐸指導教授各地學員多人,兒子婁淵祥、兒媳牛春蘭也被培養成了優秀的根藝人才。


化腐朽為神奇,這位蘭陵手藝人用雙手演繹傳奇根雕故事



在未來的日子裡,婁孝鐸將以根雕傳承為己任,讓這項悠久的中國非遺技藝發揚光大,順利地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