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既然可以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为什么不去守卫南京呢?

台儿庄战役是日军2个支队孤军深入,进入我国重兵集团的核心区域。而南京战役是30万日军全面进攻,四面包围了南京。而在外围的我国军队根本没有能力,击败30万日军,打破包围圈。当时南京卫戍军主力仅有第88师、第36师及教导总队等部队数万人,而且又都是由淞沪战场撤至南京补充整理但尚未完成的部队,兵力严重不足,因而不得不放弃东南主阵地带的既设国防工事,仅防守复廓阵地。虽然又在南京当地紧急征收了数万新兵,补足8万军队数量,但是这些新兵战斗力都非常薄弱,才都刚刚入伍几天时间。南京参战的首都警戍总司令部参谋长处长谭道平将军曾经说过,因为所有部队都已经在淞沪会战当中损失惨重,因此在南京 14个师,实际人数只有81000人,其中3万人是在南京临时拉的新兵。一般人一看在南京有14个师,就直接按照满编制计算出15万军队是错误的。因为这些部队在淞沪会战都遭到了严重损失以后,直接进入南京的。实际兵力才14个师5万人,是到了南京才临时补充了3万人,凑到了8.1万军队。在台儿庄,李宗仁拥有60万大军,日军2个支队孤军深入。而在南京,日军的序列是7个师团又个旅团,还有2个野战重炮兵旅团,3个重炮兵联队,7个攻城重炮大队,16个高射炮部队,21个汽车队。光是高射炮和压制大炮就有超过700门,如果计算速射炮,步兵山炮,步兵炮等等超过2000多门火炮。以当时,我国军队在整个东南地区的所有部队加在一起都阻挡不住,更何况南京的8万残军。

李宗仁既然可以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为什么不去守卫南京呢?

1937年10月,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1月至5月期间,李宗仁主持徐州会战,3月14日台儿庄战役爆发,4月15日国军获胜,取得徐州会战中的重大胜利果实,严重挫伤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李宗仁,1913年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曾与黄绍竑、白崇禧联手打造新桂系集团,在黄绍竑投蒋后稳坐新桂系集团总裁,与白崇禧合称“李白”,绝对是民国时期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台儿庄大捷确实是李宗仁在抗战时期取得的辉煌。李宗仁率部血战台儿庄:“战争关键往往在于谁能坚持,你把所有后方能拿枪的人全部组织起来顶上去!”

1937年12月23日,日军分两路自齐河与济阳强渡黄河,韩复榘以蒋介石撤走炮兵为由不作抵抗,于12月24日撤出济南,26日黄河北岸的日军自泺口渡河,28日凌晨孙桐萱部奉韩命撤出济南,日军成功占领济南。韩复榘的撤退为李宗仁日后主持的徐州会战造成了不利后果,在李宗仁发电要求韩守住泰安以与自己构筑战线的时候,韩复榘则回电怼李宗仁:“南京不守,何守泰安。”1938年1月,李宗仁领军奔赴山东战场,旋即主持徐州会战。南京已于1937年12月13日为敌军占领,日军试图自济南、南京挥师合击徐州以打通津浦线,贯通南北战场。但是日军欲攻徐州,则必先取徐州门户台儿庄。日军第5师团与第10师团自左右两翼欲会师于台儿庄,李宗仁将军指挥国军第二集团军与第二十军团与日军交战。

李宗仁既然可以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为什么不去守卫南京呢?

李宗仁既然可以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为什么不去守卫南京呢?

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它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南京沦陷,致我30万中国同胞惨遭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屠戮宰割。我们先看南京保卫战发生的时间。1937年11月,日军取得淞沪会战的胜利后便挥军南趋,直指南京。1937年12月1日,日军发动进攻,南京保卫战爆发。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从时间上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日军攻占南京的时间早于济南,这意味着什么?如果当时是李宗仁在山东指挥作战,而不是韩复榘的话,后面可能不会有台儿庄战役了吧?李宗仁所部赶到山东战场的时候,济南都已经沦陷了,更不用说南京了,既然来不及救济南,应该也来不及救南京。南京画长江为天险,又有山峦环绕,在冷兵器时代应该算是易守难攻的城池。可是,放到热兵器时代,只要渡过长江,南京便唾手可得。南京除长江外再无屏障,易攻难守,即使再怎么雄伟壮观的城墙也根本抵不住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日军还可以沿长江直取南京,即使李宗仁可以守得住南京,但是损失必然难以预料。在日本的战略中,南京是必取之地,所以到最后南京仍然会沦陷。这是李宗仁不主张死守南京的原因,当时白崇禧及许多国民党高层也这么想,甚至蒋介石也不愿意这么做,但是老蒋作为国府老板不战而弃南京绝对说不过去,到时候韩复榘再说句“南京失守谁负责”的话怎么办?

李宗仁既然可以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为什么不去守卫南京呢?

其实,按照当时南京保卫战前的敌我双方态势分析,绝大多数将领的意见是正确的,南京是守不住的。当时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是20万对15万,敌强我弱,日方还占据空中和水路的优势,且南京历史上就是个易攻难守之地。所以,应该有序的组织南京民众撤离,并相应做好防守和撤退部署,在进行有效抵抗之后,随即有计划有步骤的撤离方为上策。即使当时派了李宗仁来防守南京,恐怕也避免不了这样的结局,取胜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次年3月爆发的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中,敌我双方军力对比是29万比5万,即便这样不也才勉强取得了我方5万伤亡对敌方2万伤亡的“惨胜”吗?


李宗仁既然可以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为什么不去守卫南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