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果小贩到名震上海滩的武术大师,曾任全国第一届武术大赛裁判

田兆麟(1891-1959),字绍先,太极拳家。1891年,字绍先,生于北京,兄妹四人,排行第二,幼年丧父,长兄走失,田兆麟便成家中唯一男丁。

从水果小贩到名震上海滩的武术大师,曾任全国第一届武术大赛裁判

田兆麟(

当时全家仅靠母亲缝补艰辛度日。八岁时,因不忍见母亲过于劳累,主动退学私塾,于自家门前设摊贩卖水果养家糊口。当时北京太极名家杨府离田兆麟家不远,杨建侯老先生经常经过田兆麟家门前,日久渐对他引起关注。1904年,在田兆麟十三岁那年,一日,杨建侯问田兆麟是否喜欢学拳,田兆麟虽喜欢,但虑于一家生计。后经家人商议进入杨府与杨建侯的两个儿子杨少侯、杨澄甫同宿共餐。杨建侯亲自执教,三人日夜勤练太极。

从水果小贩到名震上海滩的武术大师,曾任全国第一届武术大赛裁判

杨建侯

健侯师祖见其年轻力壮,勤恳好学,遂多加指点。健侯师祖授拳极其严格,一式架势未达到标准,决不肯教下一式。据田师伯回忆,当初无极式站桩和太极起势,就足足练了半年之久。由于基本功扎实,加上田兆麟甚有悟性,每日在杨家勤学苦练,功夫大有长进,多次请求拜师。因其性急好斗,健侯师祖不允。1912年,倡健身强国运动,并首次在南京创办全国南北武术擂台赛。奉命代表杨家参赛,一举成名。1915年,田兆麟24岁,被选为救火队领班,健侯师祖指定其向澄甫公叩头拜师,赐名“绍轩”,仍由师祖代子传艺。1917年,师祖逝世,田师伯再投少侯宗师门下,苦练杨氏家传的快拳及散手,身手柔绵而气势速猛。少侯公有“千手观音”之美誉,田兆麟手法多变而步法灵巧,颇有少侯公之风格。

1921年,田兆麟随少侯公至杭州。此时田兆麟尽得杨门绝技真传, 一身兼谙杨氏大、中、小拳架精粹。 以及推手、大捋、散手、刀、剑、枪、棍,还有杨家秘传之八段锦、闭身撇身捶、错骨分筋、点穴诸技艺。30年代初,田兆麟在上海南市珠宝公所设馆授拳,·工商界人士慕名而来者甚众。田兆麟又在外滩公园(现称黄蒲公园)设立拳场,公开授拳,历数十年之久。后上海地区知名的太极拳高手叶大密、陆恒昌等皆出自其拳场的弟子。尤其是陆恒昌以杨式小架拳路著称,此拳种目前知之之人甚少(后演变为吴式太极拳拳种中吴式方架太极拳种就是出自此拳种)。

从水果小贩到名震上海滩的武术大师,曾任全国第一届武术大赛裁判

田兆麟与人过招

关于田兆麟大师的江湖逸闻趣事主要有以下三件:

一次是在北京,是在跟杨健侯太师祖学拳的第三年(15岁),一天田兆麟在杨家学拳出来,街上有个叫"大虫"流氓,拦住他的去路,他说:"我想和你推推手",田兆麟回答说:"不推"大虫说:"一定要推"田兆麟说:"不会!"大虫说:"不会也要推",说着就动手了,田兆麟等他手刚要碰到衣服时,一化,顺势就把他打倒了。后来大虫来个恶人先告状,跑到杨家找杨健侯太师祖,说:"你的徒弟打我!"杨健侯太师祖对他说:"好了,好了,他还是小孩,看在我的面子上,算了!"这才完事。

第二次,是在杭州的戏院里,有几个流氓看田兆麟身穿皮袄,知道不是本地人,就商量欺负他,等田兆麟走到戏院门口,其中一人慢慢靠近师祖,用肩膀撞田兆麟,发觉动都不动,又突然朝师祖的脚背上狠狠地踩上一脚,田兆麟脚一让,马上给他一腿,把它腾空踢到马路中央,后来又上来5~6个流氓,想大打出手,都被田兆麟一腿一个,踢到马路中央,有人对田兆麟说:"你等着!我去叫人!"田兆麟说:"好!",不一会儿,来了一大帮子,手里都拿着凶器,为首的流氓头子叫二和尚,一看是田兆麟,马上双手和拳,上下作揖,对田兆麟说:"田老师,小徒不认识你,多有得罪,我请你喝茶,以示赔礼道歉!"田兆麟回答说:"茶就不喝了!小徒好好管教管教!"二和尚马上说:"一定!一定!" 。

1921年,田兆麟随少侯公至杭州。杭州人力车夫素有"刨黄瓜儿"之恶习。田兆麟坐上车后,车夫听他是北方口音,遂索要双倍车费。田兆麟不允,车夫上前扯其衣袖,田兆麟顺手一探,车夫跌了一个大筋斗。在路边候客的众车夫见状大哗,十余人一涌而上,将田兆麟围在核心。但闻哼哈之声不绝于耳,倾刻之间,十余名车夫均被放倒在地。又一次,田兆麟在西湖边茶楼凭窗而坐,品茶观景。两名国民党下级军官要田让座,田兆麟不允。军官撒野动手,被田兆麟发出丈外。军官回营召集十余名土兵前来围攻田兆麟,田兆麟乘机大显身手,从从容容,将来人一一放倒。田兆麟两次遭十余人围攻,所向披靡而本人毫发无损,于是名声鹊起,上门求艺者络绎不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