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十六句!首席大检察官透露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方向标!

↑ 点击上方“人民监督”关注我们

7月25日,2018年大检察官研讨班在广东深圳开班,首席大检察官张军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小伙伴们是不是都非常好奇,这次研讨班都作出哪些顶层设计?传达出哪些重要信号?

别急,小编特意送上一份首席大检察官讲话的金句精华版,今后的检察工作该怎么搞,让你一目了然!

纯干货十六句!首席大检察官透露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方向标!

7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深圳举办大检察官研讨班,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媒体记者程丁摄

1.明确检察工作新的时代坐标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更高水平、更丰富内涵的需求。

2.提供更好更优检察产品

检察机关必须对标对表,为人民群众、为社会和时代提供更好、更优、更实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

3.转隶就是转机!

今天回过头来看,大家都意识到过去以反贪为主、为重,导致反贪与其他工作不平衡,并由此派生形成“三个不平衡”:

一是刑事检察与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发展不平衡。

二是刑事检察中公诉部门的工作与侦查监督部门、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工作发展不平衡。

三是最高检、省级检察院的领导指导能力与市、县检察院办案工作的实际需求不适应,也是一种不平衡。

4.解决三个不平衡问题

解决三个不平衡问题,努力实现检察工作平衡、充分、全面发展,与党和国家解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要求高度一致、完全吻合——

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检察工作平衡、充分、全面发展有需求。

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平衡、充分、全面发展有诉求。

履行宪法法律赋予职责对检察工作平衡、充分、全面发展有要求。

5.以内设机构改革为切入点、突破口

以内设机构改革为切入点、突破口,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在刑事检察方面,按照案件类型、案件数量等,重新组建专业化刑事办案机构,统一履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补充侦查、出庭支持公诉、刑事诉讼监督等职能。

适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从各类诉讼案件90%以上是民事案件、检察机关受理的民事行政申诉持续上升等实际出发,设立专门的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机构或办案组。

以案件类别划分,实行捕诉合一,形成完整的、适应司法责任制需求、有助于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和提升检察官素质能力的内设机构体系。

6.正确认识监督与办案的辩证统一关系

履行各项法律监督职责要贯穿于检察办案中,就是要在办案中监督、监督中办案。办案是第一位的,优质高效办案是我们的第一任务。离开办案,法律监督就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无法落地。

7.与其他执法司法部门形成良性、互动、积极的工作关系

对于诉讼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适用错误,监督的实质是启动法定的纠错程序,提醒、促进被监督者重新审视并自我纠错。这一点必须始终保持清醒!

8.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理念

与其他部门良性、积极的工作关系,其实就是监督过程中的双赢多赢共赢。这一点在公益诉讼工作中更要有充分体现。

公益诉讼中,我们与被监督机关的法定职责本质上是一致的,工作目标、追求效果是一致的,这是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基础。

9.抗诉,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准

以抗诉为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准。就是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在司法理念方面有纠偏、创新、进步、引领性的案件,抗诉一件可以促进解决一个方面、一个领域、一个时期司法理念、政策、导向的问题,发挥对类案的案例指导作用。

10.把检察建议做成刚性、做到刚性!

无论是对公安机关、审判机关,还是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检察建议,都要把问题指得精准,解决建议于法有据、合情合理,可行性、操作性要强,同时就落实检察建议的期限提出要求。

印发检察建议可视情抄送上级单位、主管部门。

检察建议绝不是发出去就了事,要紧紧盯住效果,监督落实情况。不管是一年、两年都要督。对不落实又没有讲清理由的,在向党委、人大报告工作时,在与主管部门沟通协调时,要如实反映、客观报告。

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把所谓没有硬性要求的检察建议做成刚性、做到刚性!

11.领导干部带头办案

各级检察长都要积极主动直接办案,从批捕到出庭支持公诉,从审查起诉、抗诉到列席审委会,在检察职责范围内完整地办若干案件,带头办疑难、复杂、有影响性案件。

12.切实强化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检察队伍建设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切实强化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13.政治建设要始终放在首位,努力作“三个表率”

最高检、上级院要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为下级院作出榜样。

14.加大干部交流力度

这里讲的交流,更多的是指副职和内设机构负责人的有序交流,既包括系统、机关内部的交流,也包括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之间的交流。

干部交流机制要进一步创新。

15.重视多种方式、不同途径的学习、培训

最高检大检察官每年要到国家检察官学院讲课。省级院检察长、副检察长也都要主动上讲台。

建设检察业务交流平台“检答网”,进一步拓宽新型、疑难、复杂案件研讨渠道,以加强检察业务交流和工作指导,促进办案能力的提升。

检察指导性案例,最近作了突出检察特色的“改版”,目的也是加强业务的指导、普法的优化落实,得到各方面认同。

16.司法体制改革,在巩固中深化、在深化中巩固

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深化改革,首先是要巩固深化过去五年的司法改革成果。

这些问题,是改革中落实的问题、精装修出了问题,不是改革顶层设计、房屋的结构出了问题,必须也只能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来解决。

有的地方入额检察官的业务能力水平还需要提高,如果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甩手”,案件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 END -

来源 | 检察日报

策划 | 王治国 魏春华 张伯晋

摄影 | 程丁

审核 | 沈建华 田骁 贺忠

喜欢,就赞一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