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史蒂芬庫里的一些見解

提起庫裡,第一想到的是三分球,他不拘泥於傳統後衛的速度與突破,更加能定義他的是變態準的三分以及出色的視野和傳球。庫裡在高中時便因身體素質薄弱而被看低,縱使在高中打出了不菲的成績與名聲,卻沒有大學向他拋出橄欖枝,可以說,這樣的身體素質成就了庫裡日後的打法:以極具天賦的手眼協調能力為基礎,憑藉顛覆傳統的更遠更準的三分球以及別具一格的節奏感、人球結合能力在NBA搏殺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不是說庫裡不快不強,而是在NBA這樣的肌肉叢林裡顯得有些相形見拙,一些人喜歡庫裡的原因便在於此,不憑藉過人的身體天賦便能在NBA打出屬於自己的朝代。

對斯蒂芬庫裡的一些見解

誠然,庫裡的出現可以說是劃時代的,他將NBA帶入小球時代,從傳統籃球的高大強過渡到現代籃球的小快準。但是鄙人愚見,庫裡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離不開勇士的體系,勇士王朝的崛起也離不開庫裡的存在,兩者相依相存。之所以這樣說,並沒有一點點不尊重的意思,從NBA成立以來,沒有哪一個球星的成就離得開體系和球隊文化的根基,強如喬科詹,也只有當球隊體系成熟並且合適時才能綻放最耀眼的光芒。以最近的詹姆斯舉例,03到09一進總決賽,慘遭

對斯蒂芬庫裡的一些見解

橫掃,球隊幾乎沒有什麼建樹(也許也當時老詹的年輕有關),10年轉投熱火,四年兩冠,不可謂不成功,熱火當時有出色的射手群(巴蒂爾、雷阿倫、麥科勒姆等),穩定的第二持球點——韋德,能拉開空間的五號位——波什,替補席上還坐著內線防守悍將——鳥人,逐一分析,這不就是詹姆斯最需要的體系嗎?(注意:球員能力本身就是體系的一部分,如果說拋開球員能力不談,相當於讓小喬丹站到三分線外拉開空間一樣沒有意義,體系的能力本就是讓每個球員的能力得到儘可能的發揮。)以及後來16奪冠的騎士,雖說有些運氣與爭議,但從體系上看不也是複製熱火陣容嗎。

對斯蒂芬庫裡的一些見解

有點跑題。。。。

以上舉例是為了說明體系對於成就球員的重要性,回到庫裡。14年之前的勇士還是一支主打防守的球隊,球員大多名不見經傳,薪資最高的是後來總決賽失準的北卡神鷹巴恩斯,庫裡兩次受到腳踝傷勢影響,沒有什麼嶄露。自從科爾成為勇士主教練以後,尤其是15年總決賽G4變陣奪冠以後,庫裡得到了解放,主打小球,提倡更快更準,庫裡得打法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隊裡有同樣優秀的投手克萊湯普森,有能傳球的小大個格林,有能擋拆能接應的中鋒博古特,關鍵時刻還有FMVP伊戈達拉上陣組成死亡五小,這一切似乎都是最該出現的,再加上後

對斯蒂芬庫裡的一些見解

來杜蘭特的加盟,讓庫裡在手感不佳時能更多一個選擇。科爾曾在採訪時說,相對純粹的跑轟打法而言,勇士更像當初的馬刺隊。像,也不像。像在勇士一樣有優秀的擋拆、空切、無球跑動、傳球和優秀的防守,以及不可忽視的執行力。不像在勇士更有天賦,更快,更準,勇士隊球員的一些投籃選擇對馬刺來說簡直糟透了,可就是能進;勇士的轉換更快效率更高,所有人都能推進,他們甚至跑到三分線就能完成一次快攻,這些都基於天賦。庫裡是勇士的隊魂,是一切的基礎,隊友發揮再好,庫裡不行,勇士懸,參考17—18賽季常規賽開拓者VS勇士,庫

對斯蒂芬庫裡的一些見解

裡打鐵頻頻,杜蘭特空砍48分。。。庫裡的牽制力前無古人,因為他進過太多神奇的三分,他只要過半場就是威脅,他在三分線外一個無球跑動就能吸引包夾,擋拆難以防守(如果換防可以打錯位投到你懷疑人生,包夾能及時出球找到空位隊友,可以嘗試擠過,至於繞掩護emmmm...)無法用語言描述的他對防守的撕扯能力。在庫裡的牽制力下,對隊友也是一種加成,內線拉出空間更好空切無球各種跑位得分,其他球星(就是說現在的杜蘭特)單打不敢於包夾,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是擋拆之後的錯位單打,以杜蘭特的天賦和技術,可以說十拿九穩。再大的問題一個杜庫擋拆,可以說信手拈來、見招拆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