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野蘑菇,1家全中毒,9歲小女兒身亡,不要隨意食用野生蘑菇!

今年36歲的李女士是西安當地的一名保潔員。7月12日,她在上班的附近清掃垃圾時,發現草地裡長有野蘑菇,於是採摘回家和兩個女兒一起食用,不料3人先後中毒,小女兒不幸身亡。到醫院後檢查出食物中毒導致的腎衰竭。醫生提醒:不要隨意食用野生蘑菇!

吃野蘑菇,1家全中毒,9歲小女兒身亡,不要隨意食用野生蘑菇!

蘑菇中毒如何急救

1.首先判斷是否為毒蕈中毒

發現毒蘑菇中毒者要首先判斷是否為毒蕈中毒,是那種毒蕈所致,保留蘑菇樣品或中毒者的嘔吐物為專業人員救治提供參考。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請醫生急救。在等待急救車或送往醫院途中,讓中毒者飲用大量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把手指伸進咽部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2.及時補充糖鹽水

為補償反覆嘔吐發生的脫水,最好讓患者飲用加入少量食鹽和糖的“糖鹽水”,補充體液的丟失,防止因脫水造成休克。

3.催吐和洗胃

催吐、洗胃或服用活性炭後飲濃茶水。無腹瀉者口服硫酸鎂導瀉。同時可服用肝泰樂、維生素C、複合維生素B等保肝藥;出血者應採用維生素K、止血定、維生素c等控制出血;

4.昏迷患者及時保溫

對已發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防止窒息。為患者加蓋毛毯保溫。

哪些蘑菇是有毒的

1.致命白毒傘

吃野蘑菇,1家全中毒,9歲小女兒身亡,不要隨意食用野生蘑菇!

菌體幼時卵形,後菌蓋展開成傘狀,白色。菌肉白色。

毒性:劇毒,毒素主要為毒傘肽和毒肽類,在新鮮蘑菇中含量甚高。對人體肝、腎、血管內壁細胞及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極嚴重,死亡率高達95%以上。

2.灰花紋鵝膏

擔子果小型至中等。幼時鐘形至半球形,成熟時扁平,深灰色、鼻菸褐色、暗褐色至近黑色,中部色較深。菌肉白色,較薄。

毒性:劇毒,在湖南、江西因誤食此菌曾發生多起多人死亡的惡性中毒事件。

3.黃蓋鵝膏白色變種

擔子果小型至中等,偶大型。菌蓋初期近鐘形至扁半球形,後扁平至平展,有時邊緣稍翻卷,白色,有時中央米黃色至很淡的淺黃色,稍粘,光滑。菌肉白色,不變色。

毒性:劇毒,是目前我國已知毒性最大的4種劇毒鵝膏之一。

4.簇生沿絲傘

菌體一般小,全體黃色。菌蓋初期半球形,開傘後近平展,光滑,硫磺色或玉米黃色。

毒性:中毒後主要引起嘔吐、噁心、腹瀉等胃腸道病症,嚴重者會死亡。

5.粘蓋包腳菇

菌蓋平展臍凸形,肉質,淺灰微帶粉紅色,中央部分灰色,有云母光澤,邊緣整齊至撕裂,有弱條紋。菌肉白色,邊緣處幾消失,無味道,無氣味。

毒性:極毒。可使人中毒致死,其毒素不明。

在野外如何辨別有毒的蘑菇

吃野蘑菇,1家全中毒,9歲小女兒身亡,不要隨意食用野生蘑菇!

一、看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地帶。

二、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豔,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

三、看形狀。無毒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杆上有菌輪,菌托杆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四、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株,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五、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六、測試。在採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

七、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八、化學鑑別。取採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溼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