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No.78」最新餐飲業o2o商業模式案例

線下永遠是餐飲O2O的根本,線上線下數據連通是趨勢

信息管理將帶來新的機會,包括後端管理系統和用戶管理系統建設

外賣O2O領域重模式的代表“到家美食會”宣佈完成5000萬美元D輪融資,將餐飲O2O這個本就火熱的市場又一次點燃。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餐飲行業O2O用戶規模為0.98億人次,市場規模為386.6億元。預計到2015年,用戶規模將達到2億人次,市場規模達到1200億左右。

方創研究院將企業主要分為兩類:綜合性平臺與創業型公司。

「商業模式No.78」最新餐飲業o2o商業模式案例

一、綜合型平臺

大眾點評與美團是這類企業的代表。目前已經不能以餐飲概括這兩大平臺的業務,但這兩大平臺最初都是從餐飲發力,大眾點評以餐飲商戶點評切入,美團以團購切入。

大眾點評的佈局相對美團來說更為完整,“餐廳信息—團購—優惠券—訂座—線下活動—CRM會員管理”整個鏈條,已經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平臺。

美團模式來源於國外的GROUPON,它是千團大戰中存活下來的勝者,在團購方面優勢明顯,團購市場佔有率第一,與大眾點評合起來佔據團購市場70%的市場份額。美團除了團購外,也開始涉足外賣業務等,試圖在餐飲O2O方向形成縱深的佈局。

二、創業型公司

方創研究院將市場上的餐飲O2O創業型公司按照信息傳達、加工過程、成品交付方式做了以下分類。

1.按信息傳達方式分類

1)點餐軟件。主要服務於B端的點餐服務,一般付款環節也納入其中。“大嘴巴”就是從B端商戶入手,實現從移動端點餐到付款的交易閉環。

2)團購與優惠。這個板塊是餐飲O2O的主要收入來源。目前行業已非常集中,美團與大眾點評佔70%市場份額。

3)社交軟件。通過社交APP導流到餐廳。例如“食遇”:建立包含熟人在內的興趣圖譜,並且切實為用戶的進一步社交需求提供了便捷的工具類功能—約會吃飯。“飯本”:通過好友的推薦解決吃飯問題。用戶通過關聯微博、人人等社交平臺,查看好友的餐館點評或者是將點評分享給好友。

2.按加工過程方式分類

除了一般的連鎖餐廳中央廚房外,還有:

1)半成品加工。基於“懶人經濟”思維,“青年菜君”為白領人群提供晚餐半成品。

2)現場加工。廚師上門服務。“愛大廚”為用戶已備食材的用戶提供廚師上門服務,菜品與口味依客戶需求決定。

3.按成品交付方式分類

除店內面對面交付外,還有:

1)外賣送餐上門。

外賣是近一年來餐飲O2O領域被討論最多的細分市場,也被認為是繼團購之後餐飲領域的下一個強需求爆發點。

2)自動化交付。“速位”在快餐店鋪設智能設備,顧客在餐廳外通過APP完成選餐、下單、支付,到餐廳掃碼取餐、就餐,提高餐飲業的翻檯率,也節約了很大部分的人力成本。

3)為商戶提供SAAS服務。主要為商戶提供後端平臺建設與服務。“客如雲”就是這樣一家為商家提供SAAS服務的公司。它的系統已全面深入商家的整個服務鏈條,提供的SaaS服務覆蓋預訂管理、排隊、點菜、外賣、收銀、會員、營銷等環節。

通過對以上餐飲O2O模式的分析,方創研究院認為:

線下永遠是餐飲O2O的根本,線上線下數據連通是趨勢。

O2O不在於“線上訂購,線下消費”,其本質在於“精準產品+線上線下渠道整合無縫營銷+優秀的服務”。產品與服務體驗才是用戶最最看重的地方,這才是真正凝聚用戶實現落地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