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偶像时代”大批学生专注追星 无心学习......是你家孩子吗

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掀起了一场接连一场的追星狂潮,从造星行业的趋势来讲,

明星越来越倾向低龄化,目标粉丝也更是低龄。

身边朋友的孩子很多都是王俊凯,蔡徐坤的铁杆小粉儿,爱豆爱豆的叫着,比人还高的海报贴在卧室。

先给各位科普一下孩子们的偶像,你家孩子中招了没?

最近最火的综艺应该就是爱奇艺出品的《偶像练习生》了。

“全民偶像时代”大批学生专注追星 无心学习......是你家孩子吗

“全民偶像时代”大批学生专注追星 无心学习......是你家孩子吗

张艺兴带领的导师团队

“全民偶像时代”大批学生专注追星 无心学习......是你家孩子吗

《偶像练习生》冠军 蔡徐坤

“全民偶像时代”大批学生专注追星 无心学习......是你家孩子吗

最具争议的选手 范丞丞

“全民偶像时代”大批学生专注追星 无心学习......是你家孩子吗

范冰冰为弟弟实力打call

“全民偶像时代”大批学生专注追星 无心学习......是你家孩子吗

在这个造星节目里已经产生了九名选手正式出道,签约经纪公司。孩子们又迎来了大批新爱豆......

而指南君收到了妈妈党这样的困惑:

女儿十岁了,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个乖巧的好孩子。不过最近开始追星了,这让我很担心。

她手机里面下载的歌曲全都是TFBOYS,手里的零花钱全都用来买贴有TFBOYS照片的“周边”,什么笔记本啊,橡皮擦啊、签字笔啊、书包啊,统统都是TFBOYS。

我说她,她还不高兴了。我担心追星会影响到她的学习,想管管她,可又怕管了会引起她的叛逆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怎么引导呢?

案例中的孩子,即将迈入青春期的门槛。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自己孩子追星的问题。

或许,只要不达到“杨丽娟着迷刘德华”的境地,我们都不能轻易说,孩子的追星是个“问题”。


认识和引导孩子,从了解Ta的偶像开始

既然青春期孩子追星,就是一件发展过程中如此合理、正常的事件,那父母们不需要太过担心,只要正确引导就好了。

如果一味压制孩子追星,反而会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理;而且孩子不会随便喜欢一个明星,更多的时候,他是将自我投射在喜欢的明星形象上,其实也给父母提供了一个了解Ta的机会——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因为渴望独立而不愿意与父母交流。

后来,这位妈妈改变方式——跟着孩子一起“追星”。

她和女儿说,“妈妈知道你为什么喜欢TFBOYS了,他们不仅唱得好,还是学霸,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很有主见了,确实很优秀,妈妈现在都开始喜欢他们了。

”为了和女儿培养共同语言,妈妈也把三个小帅哥的贴画贴在手机壳后面,也积极关注TFBOYS的新闻动态。

以前,女儿和妈妈之间有一面看不见的墙,可现在,妈妈也却变成了女儿的知心朋友。

她们谈TFBOYS,谈理想,谈未来……就这样,这位妈妈和女儿有了共同语言,在重新建立了情感联结后,母女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向上的良性循环——女儿对于她的一些引导建议都能听得进去了。

如果孩子追星过于狂热,父母就要谨慎了

最典型的问题是,孩子追星过于狂热。大家应该都记得杨丽娟父亲为了女儿追星,卖肾卖房,最后跳海自尽的事。什么原因呢?

杨丽娟的父母老来得子,所以对于女儿有求必应,可恰恰是他们的溺爱,让女儿从小无法建立起安全感,无法找到自我界限。

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爱一直是匮乏的,也可能导致追星过于狂热,希望从偶像渠道找到精神寄托,甚至误入迷途。

理性的追星,或者正常热度的追星是青春期孩子成长的必经,父母不要过于担心和焦虑,反而可以把追星当成拉近亲子感情的契机,和孩子培养共同语言,以更好地实现对孩子的正面引导;

如果孩子追星过于狂热,就需要冷静地反省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并和孩子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全民偶像时代”大批学生专注追星 无心学习......是你家孩子吗

老师说:我更担心我的学生没有偶像

在此之前,杭州市青春中学的语文老师陈国庆就给班里的学生做过一项追星调查,孩子们的偶像来自各行各业,有电影明星,有体育明星,有作家,网络红人,甚至还有人直接填了自己的大名。

“比起担心学生追星,我更担心他们没有偶像。”陈老师说,如今明星的种类那么多,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偶像其实也可以看成是在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我认为任何明星都有值得学生们借鉴的品质,所以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而在追星“度”的把握上,陈老师认为,其实现在许多学生比我们预期的要成熟、自控得多,而且一些学生不会只有一个偶像,甚至是频频变化的,“我认为追求明星,其实是学生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偶像,如果学生们变得很冷漠,那才是最可怕的。”

追星可能是一种在学校里无法传授的正面教育

很多不追星的人,以为追星是很看重表面、很没有内涵的事情。

实际上,并非如此。老一辈人追星少是因为物质条件匮乏、信息闭塞,也只是对邻里乡亲的事情比较了解。

而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都几乎都能知道明星的行程以及他们对社会上各种事件的回应。

随之,我们内心就会对明星的人格、性格做出自己的判断。而真正完成喜欢到追星这个转化,是粉丝在内心深层对某个明星综合素质的认可。

家长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一、考虑到孩子的发展年龄

通常来说,十岁以内的孩子相对缺乏抽象的思维能力,从而影响他们分析并判断某位名人或明星的行为究竟是为大众所颂扬,还是十恶不赦。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你的“偶像”在做错事情的时候,正是一次自我学习的机会-从错误中成长。

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偶像也是人类,也会犯错。尽可能不要将焦点集中在小报消息或消极的评论。

二、以此为契机,加强道德品质的概念

传递给孩子同理心及同情心的建立,探讨儿童的移情能力,以及建议这种移情模式的方式方法。

无论是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还是从家庭生活的点滴开始。

三、观察孩子对名人偶像的崇拜

如果孩子对名人偶像产生过度崇拜、向往之情,那么他效仿对方不良行为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同观看电视节目对名人的采访、报道,意识到它的反作用无疑很重要。

毕竟,孩子比成年人更为敏感。尽管类似于真人秀的节目针对整个家庭,但其内容与主题相较于孩子,其实更适合于成年人。

孩子追星有两种表现,一种较为麻木,是属于从众心理下跟着他人追星,他们可能只是简单地模仿明星,而只有少数的孩子能够认识到学习偶像也是一种从内在塑造自己的行为。

“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比如说你的孩子喜欢歌星,就可以适当地引导他为什么喜欢这位歌手的作品,这首歌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作的,你喜欢的明星有那么多优点,那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品质是让大家喜欢的等等。”

家长在跟孩子讨论之前,可以先自己做一做“功课”,而不要一听到明星就皱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