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天才病」的兒童智商高,卻難融入社會—阿斯伯格

一種奇怪的論調

阿斯伯格綜合徵因為牛頓、愛因斯坦等歷史名人的案例時常被人稱之為“天才病.在網絡上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論調:有人會標榜自己是阿斯伯格人士,並且引以為傲。這反射出人們希望被他人說自己是天才,但是天才是否真的很幸福,是否能很好的適應社會?這是一個教育上的值得深思的問題。家長過度培養孩子的智商,參加各種比賽,得到各種榮譽,但是卻忽視了孩子社會交往的問題。雖然得到許多成就在短期會提升孩子自信心,但是當孩子處於人群中時卻無法適應社會,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的痛苦和殘忍的。

患上“天才病”的儿童智商高,却难融入社会—阿斯伯格

慧心源一週特刊

阿斯伯格兒童的干預和訓練

智商與情商,並非只能選其一

患上“天才病”的儿童智商高,却难融入社会—阿斯伯格
患上“天才病”的儿童智商高,却难融入社会—阿斯伯格

“天才病”兒童的行為表現

1. 過度緊張

過度緊張一般表現在女孩子的身上。女孩子的阿斯問題很難識別。因為他們也會用很多代償策略來掩飾行為交往的不足。

例如在學校中大家學習的時候,他會表現的非常安靜,非常乖。用老師的話說就是“她們乖的會讓你特別害怕傷害到她。”

她們會努力配合老師和同學的各種要求和規定,但她們其實處於一種極度緊張的狀態。

如一個10歲阿斯伯格的男孩在表述中會說到:他在學校非常的緊張,平時非常怕老師批評他,所以他在學校感到很疲勞。他上課的時候會目不轉睛,集中注意,生怕遺漏到老師講的任何一個重點。這樣的孩子可能會在上學到某一個階段後,由於過度緊張而產生厭學的情緒。

這種過度緊張表面上看他們顯得非常乖巧,在人際交往卻也非常的被動,小朋友的任何要求他都不會拒絕。

患上“天才病”的儿童智商高,却难融入社会—阿斯伯格

2. 過度興奮

過度興奮在男孩子身上表現的比較多。這樣的孩子會打別的小朋友,有攻擊行為,會坐立不安,或者過度極端。

這種過度極端和多動症還是有不同的地方,阿斯伯格的孩子會有言語刻板的特點,而且會有些特殊的愛好。

由於孩子過度過度,他們社會交往能力就會受挫。比如小孩子們一起聽課的時候,他們總去和左右的小朋友打鬧,打擾別人聽講。或者在交友的時候喜歡用打人來表示友好。

阿斯伯格的孩子情緒會非常的暴躁,平時的時候情緒還很平和,但是一言不合就會大發脾氣。尤其是當別人指責他的不足的時候他們會大發雷霆。

大一點的孩子甚至會出現抑鬱和焦慮症狀,在行為上表現的強迫,抽動,這都是由於刻板行為而導致症狀。這種情緒上的困擾會嚴重影響他的人際交往,同時他們可能也會出現一些學習困難。

患上“天才病”的儿童智商高,却难融入社会—阿斯伯格

3. 心智不成熟

阿斯伯格的兒童還有很多的表現。不同的孩子呈現的問題不太一樣,有的是學習困擾,有的是暴躁情緒,尤其是在家人面前,暴怒的很明顯。

一些家長在描述孩子的表現時會說到,孩子在平時會給人心智不太成熟的感覺。他們更願意和比自己年幼的孩子一起玩,這樣他們覺得會很自在,但是在和同齡人玩的時候則很緊張,拘謹。

尤其他們不理解孩子的各種玩笑,並且很難融入同學的時候,孩子就很想逃避。但是孩子本身是很渴望人際交往的,非常想和同學們一起玩。但是家長如果把阿斯伯格的孩子理解為心智不成熟,並且採取消極等待的方式,則會錯過孩子最好的訓練時機。

4. 興趣狹窄

一般阿斯的男孩子會有一些特殊的愛好,比如說汽車,機械,昆蟲,恐龍,一些自然界物理性質的物體。他們會對物理性質非常的關注。

患上“天才病”的儿童智商高,却难融入社会—阿斯伯格

當看到一個人的時候他們會想到人的身高年齡,胖瘦這些特徵,但是對和人之間的關係就不是很在意。這些特點會讓家長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興趣,是他本身的特點。

如果只關注孩子的優勢,忽略其他的問題,在青春期的時候孩子就會爆發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有些孩子對汽車感興趣,他和別的孩子的交流切入點就是汽車,當別的孩子想轉移話題的時候他們會很苦惱不知道說什麼。這是因為孩子的刻板愛好影響了孩子的交流,也是一種注意力難以轉移的問題。

比如一個女孩子很喜歡看書,那麼在無論人多人少她會一直看,需要她從書中脫離會非常的困難。這也體現了他們的注意力過度的沉浸在某一點上,一直集中在一個事情上難以轉移。她的人際交往也會因此表現的非常困難,她們聽指令的時候,尤其是複雜指令的時候,無法從一個指令轉移到另一個指令。在別人說話的時候往往會表示聽不太懂別人在說什麼。

孩子疑似或者診斷為阿斯伯格咋辦

理解孩子

由於阿斯伯格兒童的性格和行為方式都比較特殊,有些家長不太瞭解如何正確地教育阿斯伯格的孩子。錯誤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的問題更加嚴重。

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的性格有問題。比如有的孩子沉浸在遊戲對家長的呼喚沒有反應,家長會很氣憤,親子之間會發生戰爭。家長會嚴厲的批評孩子,認為孩子性格不好需要管教。在經過診斷之後家長才能意識到問題,意識到這是一種心理或者神經發育不好的一種病症。這時候家長才意識到要對孩子更加包容,因此家長需要換一種角度理解孩子,特別是態度上能給與孩子比較溫和的支持。

患上“天才病”的儿童智商高,却难融入社会—阿斯伯格

情感交流

在家庭之中,家長還要比較注重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比如我覺得今天什麼事情讓我很開心,什麼事情讓我很生氣。用這種方式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因為艾斯伯格孩子的思維總在理性層面上繞來繞去。

家長會有一個感受:如果和阿斯伯格的孩子講道理,他們會在這個道理上衍生出很多細枝末節的道理並且不斷重複。孩子在在生活中運用這些道理的時候也很被動,不知道怎麼運用。他們把人際關係的處理當成一種公式。A+B=C,就不能不等於D。

如果家長總說:“如果這樣做會發生什麼事情,如果那樣做會發生什麼事情”,那麼孩子自我感覺的成分就會很少。因此,家長還是應該和孩子多一些情感上的交流。

運動交流

阿斯伯格的孩子不願意運動,家長要多提供孩子戶外運動的機會,如攀爬,跳繩。有的阿斯伯格的孩子到了小學還是不會跳繩,這就是他們協調能力的問題,可以多帶孩子踢毽子,丟沙包,跳遠等等。

患上“天才病”的儿童智商高,却难融入社会—阿斯伯格

專業訓練

家長除了自己的努力,還要有專業的訓練。

在對孩子進行綜合訓練的時候,要結合孩子自己的特徵,從孩子情緒控制出發,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但不是機械的認識情緒!

有的孩子在一些機構裡面會學到開心就是微笑,眼睛要眯成一條縫,這是非常刻板的,不是對情緒上的理解而是學術上的描述,這樣會讓孩子更加刻板,不是用情緒理解事情而是用公式進行理解。還有對他人情緒的理解上,阿斯伯格的孩子也需要進行學習,進行社會交往的訓練。

語言訓練

有些阿斯伯格孩子的家長認為孩子語言能力很好,伶牙俐齒,說話條條是到。但是孩子在說話其實是會有顛三倒四的情況。家長要讓孩子學習不同境況下的不同的規則,而不是用一種規則適用於普遍的情境。

一個誤區

有人認為可以用感統失調來解釋阿斯伯格。這樣概括是很片面的,感統只是神經功能的一部分不代表人的方方面面。所以有的人標榜用感統訓練能治療一切病症,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感統訓練只是用物理上的運動,被動訓練和提升孩子的神經功能。這種被動的提高不會給阿斯伯格兒童帶來非常多的好處。阿斯伯格兒童運動的時候會非常刻板,長期感統訓練可能會增加他的刻板行為。

由於阿斯伯格的兒童有長期刻板行為,他們本來自己表達的東西就比較少,這個時候家長如果再強迫孩子做一些固定的運動,會讓孩子更加的刻板。最好是感統訓練的時間不要太長,而且要主動讓孩子進行運動,比如在戶外和同伴進行遊戲。

阿斯伯格的孩子在情商能力上的缺陷很多,而且是很不均衡的,有的孩子情緒過於暴怒,興奮或者過於安靜……因此,要根據不用孩子的情況進行不同的情商訓練和培養,尤其是在幼兒園的階段效果會更好,這樣更有利於他們升小學之後更適應學校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